《把时间当作朋友》下-人生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本文承接上一篇《把时间当作朋友》上-人生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本书的下半部分,着重从思考、交流、应用、累积等几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我们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它让我们明白:我们过去读过的那么多“感觉上有道理”的文字,为什么最终却并无帮助。也许是我们被误导了,也许是我们过去太愚钝,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管理”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

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运用良好的心智才能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若真的做到“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那一瞬间,时间无须管理,应为时间是你的朋友,它会亦步亦趋的陪你走到最后的朋友。

本文进一步的分享《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下半部分,其书中的一些经典思想提炼入下,期望能够给你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感悟:

46.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47.思维陷阱,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一般人看见房子,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但是对建筑师来说,砖头分为好多种每种功用都不同,这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

48.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脑子混乱的人,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糖、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糖、混乱、无法理顺的。

49.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须做的功课。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的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习惯性拒绝思考;二是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

50.案例局限性,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一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务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其实,爱迪生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51.“道理都明白,可就做不到”,也许是无数人在生命中无数次遭遇的尴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本是讨论者,后来却变成了“为争而争”的争辩者,常常并非故意。他们识是像醒过来后最终还是要咬衣夫的蛇一样,展现出了他们难移的本性而已。

52.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

53.我要是xxxxxx就好了!之所以在遇到尴尬时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是因为大多数人早就朴素地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所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过去。可是,时间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无论后悔的程度多么强烈,都无济于事。

54.冒出这种念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现实局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不是完美无缺,并且无论怎么努力,也注定不会有完美的人生。于是,个子矮的人希望自己高一些,丑的男人希望自己帅一些,难看的女人希望自己漂亮一些……

55.人类讲话的速度往往远低于思考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刚开始走神持续时间不会太久,也许只有几分之秒,但就在这一瞬间,大脑也能处理许多信号。当大脑神游归来时,我们往往发现自己并未错过什么重要的东西。于是大脑又开始自动走神,这一次可能要比之前更久,因为大脑早已证明过自己“游刃有余”。而当再次归来之时,大脑也许还会“印证”自己并未错过什么…于是,走神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如此这般下去,终究会出现真正错过重要信息的情况。

56.说与不说,有一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明明是同样的话,自己说出来就不像那么回事。你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57.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58.有时,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59.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了解自己,也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关注自己。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论,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晚很久。

60.交流守则,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理解

61.正如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一样,估计你也帮不上别人。你可以为之努力,但效果如何,不在于你。因为,你或许已经能够明白:很多时候,好的意图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

62. 正确复述,沟通在很多时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不同人的“编码/解码”机制常常不相同。每个人的“编码/解码”机制都是依靠长期积累获得的,而且深受环境的影响。

63. 勤于反思,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对方的“固执己见”挫败,但在对方眼里,我们可能也是“固执己见"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来自各个方向的局限,例如认知上的,经验上的。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作所有事实”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要常常反思。

64. 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部分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说来说去,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65. 成功的人都都很成功,更准确地说,他们自己都很成功。但是,他们用的方法却并不相同,甚至可能相左。不过,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至少有点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是非常用功的人。

66.其实,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清楚一件事不容易,说清楚这件事尤其不容易,与其不停的找更好的方法,不如马上行动。

67. 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它会提醒我们:这是你曾经遇到的尴尬。如果不做这样的记录,那么“遗忘”肯定会发生。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些记录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会让我们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

68.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而且是个大坑。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想清楚后,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时间会一如既往地流逝,但采取了这个方案的人会惊讶于自己生活的变化。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天、每一年,时间的质量由于对幸福的追求和感知的差异,竟然会如此不同。

69. 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从理性角度出发,我们能体会的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

70.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人认为是优秀者。

71.如果有一天,某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人。

72.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3.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感知这个世界,而“感觉”本身非常不准确,且特别容易受影响,甚至被误导。

74.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维。例如,在股票市场上,经常有人因为在思考的时候用词不当而损失大笔财富,当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他们去描述缩水的市值时原本应该用的词是“账面损失”,而不是“损失”或者“实际损失”。但是有些人没有经过思考训练,在描述缩水的市值时所使用的词是“损失”或者“实际损失",于是一些投资者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其实是自己吓唬自己),把手中的股票卖了出去,“账面损失”就真的变成了“实际损失”。

75. 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当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找关于某个特定领域的书的时候,好书会自动出现:或者朋友推荐,或者随手翻到,或者网上闲逛时看到,或者不知道谁写的帖子里提到……

76. 博学之人不见得是在“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将其写出来的,“博学"背后的真相是他们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并发现了那些让我们惊奇的内容。

77.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绽放的铁树之花。

78.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变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裏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79. 任何人不可能100% 有效率,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80. 生活中的其他事槽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记性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81.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在决定是否给人教帮助的时候,要考虑他是否值得我们帮助。同理,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如此判断。优秀的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帮助。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82. 自我证明,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已给别人看”。殊不知,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平庸的,那么也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平庸的,别人同样会看到。

83.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若一个人的心态受到了现状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行为与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如果一个人不能运用自己的心智控制这个过程,那么他必然会沦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

84.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欧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人万劫不复的境地。

85. 在今天这个相对更加公平的商业社会里,相信积累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财富和成就。想象一下富裕家庭能给孩子创造的环境,再对比一下贫困家庭能给孩子创造的环境足以看出,从整体上来讲(注意,个别的反例并不能说明整体上的问题),贫与富的区别可能造成巨大的智力差异。

86. 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累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下半部分,作者教会我们要勤于思考,避免思维陷阱,让自己具有一些哲学上的思维,比如:明白因果关系、分清相关命题、举例论证等。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案例的局限性,在论证的时候,不要张冠李戴,我们要明辨是非,避免生搬硬套,避免人家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克服恐惧,摆脱自以为是的陷阱,避免让自己有“ 我要是......,就好了”之类的念头,因为这个念头最耽误事,毫无意义。很多时候,一个不现实,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这个人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由他所适用的句型决定,所有我们要避免让自己说出类似“我要是......,就好了”这样的句型。

交流的本质是首先要学会倾听,我们要克制自己过早的提出质疑,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的状态。更多的时候,交流的不成功,是听者没有给出恰当的反应:比如该回应的时候沉没,改高兴的时候却意兴阑珊,别入努力论证的时候,却过早开始反驳......等等。

另外,我们要通通过积累,努力让自己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也就是赢得别人的尊重,别人才能会听你说的更多。交流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相互竞争的同时也相互合作;坚持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不会依附于任何人;真理不变,变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的复述是顺利沟通的前提,同时也要勤于反思,认识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

兴趣,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有了兴趣,才能做好,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是因为做好了,才有兴趣。我们做事情有时候,迷恋于寻找方法,寻找更简单有效的方法,而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浪费了不少时间,我们与其 不停的寻找更好的方法,不如马上行动,相较于方法来说,有时候,持续的用功才更为重要。

我们感觉不快乐不幸福的本质是,我们习惯了和比人比较,而成长则是和自己比较,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当你有了这份心态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幸福不少。运气不常有,而实力会常在,所谓的运气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人脉不是毫无意义的遍地撒网,而是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让自己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并且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用自己的独立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才是人脉的意义,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卑不亢,同时鼓励他人,给别人一点勇气,久而久之,也便给了自己勇气。

灵感,更多的是量变到质变的铁树开花,灵感的背后无不充满着努力和积累。学会分割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工作、生活之余,也要给自己一份做其它事情的余闲,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慢一点,让自己有规律有计划的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不要过分的去执着一些事情,要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留一份时间给家人,运用自己的资源,给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需刻意迎合别人的认可,让自己生活的更坦然。

最后,我们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累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至此,《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分享结束,把时间当作朋友,我们所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别再和时间较劲了,管理好我们自己,相信累积的力量,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的最快的,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靠累积改变,来掌控自己的人生。

把时间当作朋友,慢慢的积累,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灵光乍现和铁树开花的时候,也期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好让你的人生有质的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