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眼里,这个在纽约出生、身价不菲的男人,洋溢着迷人的异国土著情调

马丁女士,在二十几岁,从小城市到纽约耶鲁大学,读了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博士,也在纽约遇到自己的先生,结婚生子。

谷歌来的马丁的照片,妥妥上东区贵妇的样子了

毕业后,她并没有继续学术研究,而是当起了作者——不得不说,以她的学历和学术训练,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肯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学术训练能够生产好文章,但是要接地气,还是得近距离观察人类。马丁女士,将自己近距离观察人类的经历,看作是“田野调查”,一个Bunny旁边很多博士生正在做的事情——去当地住着,采访相关的人,观察他们。

马丁当妈妈的时候,才是真正观察到纽约上东区妈妈时候——她进入了这个群体,先是盘算着近距离观察,后来不得不全身心融入。因为,毕竟所有人科动物们被边缘化的结果都是毁灭性的。融入,意味着学术研究者会认同当地人的立场。她也在谈吐、穿着、行为方面,越来越像贵妇圈成员。

Bunny很了解她需要融入的决心。因为Bunny最近也在做这件事。读博士之后,逐渐融入了自己楼的生态圈,能跟楼里的学者们交流。也逐渐掌握了跟自己学科学者交流的节奏。认识男朋友之后呢,逐渐融入了当地众多华人圈的一种华人圈。

但是有个问题,Bunny自己居住城市的女人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整体画像,一直是个谜。毕竟,工作时大家只谈工作,工种还限制接触人们的民族和文化水平。日常情况,本地女人是什么样,怎么说话,怎么发信息,爱好什么,Bunny都很好奇,甚至认为,不知道这些,就算没有融入本地文化。于是,Bunny开始每周卖出2~3条珍珠项链,同城线下见面交易

(要Bunny更本地ladies百态的读友请在留言处扣“1”)

回到马丁,她的俩孩子就是她的珍珠项链,每天她也必须跟其他妈妈,同城线下见面交易。互相帮助的需求,让交易持续而热烈。如果类比到《绯闻女孩》,同样的纽约上东区故事,绯闻女孩这个账号,就是看到贵族学校第一手内幕的窗口。区别是马丁在真枪实战,《绯闻女孩》则是影视作品。

最让Bunny感到好玩儿的,是马丁和她妈妈都喜欢用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观察人类。马丁小时候,她妈妈就博览群书,然后用马丁做案例分析:为何父母把资源用在孩子身上,是亲缘投资(parental investment)的原因吗?为何马丁的弟弟更听话,是因为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和利他主义吗?如果她用生命在大货车下救下孩子,只是因为《社会生物学》里讲的,父母本能地要延续自己基因吗?这么厚重的理论融入日常生活的例子们,都只是出现在一个自然段里。——够学术,足够妈妈们和未来妈妈们在谈孩子时装逼。

当然,如果对学术理论进入生活不感兴趣,完全就可以跳过理论部分,进入马丁的一手田野调查材料——上东区的妈妈们。她们是怎样一群人呢?虽然拥有高学历,但最大目标是保持形体美丽。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却焦虑如何花得优雅。虽然是人生赢家,却为了保持胜利者姿势,依靠药物才能睡着。她们高傲,内卷,对其他阶层充满敌意。

不过,我对她们的焦虑和冷漠,不大感兴趣。肤浅的我,就想知道她们啥时候用私人飞机,给孩子请了哪些家教,穿啥牌子衣服,吃啥轻断食健身餐,家里挂了哪些艺术家的画——对,就这么具体,这本书可以的。

令我深感欣慰的是,马丁居然还特别有幽默感。她先生在纽约出生,她被他的纽约气质所吸引,她觉得他像“塔希提人或萨摩亚人一样,洋溢着迷人的异国情调。”

He was born and raised here, a reality as exotic and appealing to me as, say, being from Tahiti. Or Samoa.

呃,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好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她已经入戏了,纽约就是她的原始部落,她来做田野调查,爱上了当地的土著人。

在说不融入的坏处时,她的例子是黑猩猩族群,会杀死新来的黑猩猩母子的故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把自己比喻成黑猩猩,把上东区女人也比喻成残暴的黑猩猩,是不是特别有喜感呢?

话说回来,Bunny在网络丛林里跟女人们相处时,也是有相同的感觉。会买珠宝的女人们,年龄,heritage,肤色,文化教育水平,都层次不齐,总有一大部分人是冷漠粗鲁的。虽然经营公众号多年,跟一两千位读友在微信上打交道,但爱读书的人群,本来礼节就要好很多。如何在见识过所有人性形态之后,还能一如既往保持初心,是Bunny一直在磨合自己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