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这样走路吗?这不是养生是“养病”!!
温馨提示
今日案例
据沈阳晚报,64岁的路女士在10年前患上了糖尿病,爱妻情深的丈夫一直陪着妻子一起锻炼“减糖”,每天坚持走路锻炼10公里。两人每天都关注着自己血糖和心脏功能。然而没想到10年后,血糖和心脏没啥大问题,膝盖先坏掉了。随着年龄增长,夫妻两人关节逐渐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经检查,夫妻俩的膝关节均严重变形。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暴走!
最新消息
人到中年难免有点小病痛,学会养生变得十分重要。走路是一种简单实惠的养生方法,只要迈开腿就能为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很多好处。民间有句老话:“百练走为先。”走路的好处很多,可以活动筋骨,使淤滞的脉络畅通,四肢健壮;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每天坚持走路,还能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古人云:“散步以养神”,走路能使因为一天紧张工作而疲惫的大脑得到调整恢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走路还是最安全的运动方式,它不像踢球、游泳、跑步、爬山等那样激烈,男女老少皆宜。更重要的是,能使糖尿病大幅减少。然而,走得多不代表就越好,走路多了也伤身,容易患上膝关节滑膜炎、腰肌劳损等疾病。走路为什么会让膝关节提前“退休”呢?怎样走路才不伤膝盖呢?生活中又有哪些走路的误区呢?别急,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走路为什么会让膝关节提前“退休”?
临床上除了因年龄增大而发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以外,80%-90%都是运动过度造成的膝骨关节的损伤。运动不正确,会导让膝盖提前“退休”!我们的膝关节表面都有一层软骨,能够润滑、吸收冲击、减缓摩擦和保护关节。然而,软骨也是会被磨损的。随着年龄增长、过度使用或者外来损伤,软骨表面不再光滑,就会产生令人不适的摩擦感,加上滑膜上神经丰富,疼痛和炎症随之而来。
怎样走路不伤膝盖?
1. 走路步数:6000步
人常说“万步走”,不过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是日行6000步。6000步比较安全,万步只是利于记忆。能走多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必过于刻板,要循序渐进。兼顾有氧运动的安全与效果。出现身体不舒服或者感觉疲劳,建议停止运动。
2. 走路时间:至少30分钟
步行的速度可分为:慢走(70~90步/分钟);中速走(90~120步/分钟);快走(120~140步/分钟);极速走(140步以上/分钟)。有一定运动能力的老人可采取中速或快走,每次30~40分钟,可进一步强化心肺功能。走路以微微出汗为宜。
3. 走路地点:公园或塑胶场地
走路最好还是在公园、体育场等远离马路,清静又干净的地方。最好是塑胶场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也避免上下坡行走或上下台阶。因为这些路段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膝盖部位容易受伤。
4. 走路姿势:抬头挺胸
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
5. 走路准备:一定要拉伸
健走前最好做做拉伸或者原地小跑5-10分钟,增加关节的灵活度。健走后也要做做放松和拉伸活动。
6. 走路装备:鞋底要微软有弹性
走路一定要选双舒服的鞋,因为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掰”一下鞋底应该较自如的弯曲,穿上走几步,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但不至于太软。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走路误区?
1. 饭后立马行走
大部分人都喜欢在饭后立即散步,这个不好的习惯。容易给胃部压力,正确的散步时间应该是饭后半小时。
2. 早起猛走
很多人有早起走路锻炼的习惯,这个习惯很好,但是如果不吃早餐或者不喝水就开始猛走路,容易导致血糖过低。早晨人体的血液比较黏稠,此时进行剧烈运动的风险更大,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注意。早晨,身体器官刚刚苏醒,此时较为适合散步或者其他舒缓的运动。
3. 乱晃手臂
很多老年人喜欢走路的过程中手臂前后大幅度摇晃,认为这样既能增加运动量,又能避免四肢僵硬的问题,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在走路的过程中,这么做会越走越累,越走越慢。正确的走路方式应该是手臂放松,自然地前后摇摆,晃动的最高点不要超过肩的水平线。
4. 负重前行
背着重东西走路能让减肥的效果更好的想法是错的。如果在走路的时候背负太重的东西,会让膝盖承受太大压力,有可能造成小腿和大腿的肌肉、膝盖关节受损。正确的做法是在走路的时候不要带太多东西,带个小包放出门必需的东西即可。
5. 速度过快
特别是刚开始运动的人,如果快走快停,有可能给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建议刚开始运动的人从缓慢走路开始,等自己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好时再慢慢加快速度,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6. 挺着肚子
如果走路的时候挺着肚子,不但形态看起来不好看,而且还会让整个走路运动的过程更吃力。应该在走路的过程中挺直腰杆、收紧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