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东风”起,江苏成房企重仓地!碧桂园为拿地、建面“双料冠军”

江苏省内城市一角(来源:图虫创意)

近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炉,这份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让市场再次将目光聚焦这片城市群。

对于房企而言,长三角一体化相比京津冀、粤港澳,覆盖行政面积更广,整体经济体量更大,并已经形成了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宁波等多个经济增长点,发展优势明显。

因此,不少房企认为把握长三角发展利好意义重大。于是,以长三角为投资核心区域的规模房企占据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他们中有本土房企的蓄力,也有外来房企的重仓。

01
江苏是兵家布局重镇

克而瑞曾统计,新城、中南、招商、中梁、弘阳等房企在长三角区域土地投资建筑面积占比较大,均在40%以上

深耕长三角的远不止如此,前11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业绩目标的宝龙集团近7成项目集中在华东,其董事会主席许健康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曾直言,长三角的吸引力在于“政府的高效执行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港资香港兴业国际在内陆市场“寻找十几年后”,除了天津项目外,其它均分布于长三角。

长三角对房企的影响力愈发重要,而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占据9席之地的江苏更是不少兵家布局的重镇。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19年1-11月,江苏省已成交地块1610宗,总建筑面积13136.3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81%,相比去年全年(15151.33万平方米)差额在2014.99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6116.7亿元,同比上涨20.65%,增加609.7亿元。

目前,江苏省挂牌中地块为419宗(只统计12月将出让地块),总建筑面积4053.24万平方米,总起价1236.35亿元。若全部底价成交,全年合计总建筑面积为17189.58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全年涨幅约13.45%;全年合计总出让金为7353亿元,较去年全年涨幅约33.52%

数据来源:好地大数据

分城市来看,前11月成交金额排名前三的城市是苏州、南京和常州,对应的出让金分别为1589.4亿元、1320.34亿元和595.43亿元。由此可见,苏州、南京是江苏省土地出让金的主要贡献地,仅这两座城市占比便达到47.5%

受经济发展和城市能级等原因,城市间的地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出让建面榜单与出让金额榜单并不一致。前11个月,成交建面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徐州(2066.59万平方米)、南通(1577.62万平方米)、苏州(1466.06万平方米)。

02
碧桂园夺得“双榜冠军”

这些土拍的背后究竟有哪些企业参与?

从企业端来看,前11个月,碧桂园以217.4亿元的拿地金额和381.8万平方米的拿地建面夺得了两个榜单的“双料冠军”

数据来源:好地大数据

实际上,自2008年碧桂园在江苏落下第一子——泰州碧桂园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已经实现了对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27城的全覆盖。作为集团的一级区域,江苏区域一直是集团的业绩重镇,自2013年起,碧桂园江苏区域连续七年业绩过百亿,2016年江苏区域更是为集团贡献了367亿元的销售额,位列所有区域第一

除此之外,招商、保利、新城均进入出让金额和出让建面双榜的前十名。

其中,新城是典型的深耕长三角并实现快速扩张的企业,2018年年报显示,其在投资核心区域长三角的土储建面和货值分别占到了集团总土储的32%和41%。江苏是新城的大本营,在新城土储占比靠前的10个城市中,江苏占据了8席,常州、苏州各占总土储15%以上。2018年,新城全年销售业绩为2210亿元,其中苏州区域贡献超200亿元,苏南、南京等区域也突破百亿,因此,江苏区域对于新城的“黑马”业绩起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江苏本土房企三强除新城外,中南和弘阳在拿地端并未一掷千金。然而,较为谨慎的土地出让金额却并未影响上述两家的出让建面,中南建设和弘阳分别以172万平方米和171.98万平方米位列前11月房企拿地建面的7、8位

有行业人士直言,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上述两家并没过多重仓热点城市和核心区域。此外,如果借力商业地产谈合作,这两家企业在拿地依然存在优势。

和新城一样,发家江苏的中南和弘阳也未摆脱对于大本营的依赖。年报显示,2018年,中南建设共计实现合约销售1466亿元,其中江苏区域贡献超641亿元,占比近44%。

弘阳的这一情况更甚,其2018年业绩主要来源于11城,合约销售排名前三的城市南京、苏州、南通均位于江苏,全年合约销售额473.38亿元,其中江苏6城贡献超391亿元,占比近83%

记者 孙婉秋

编辑 沈玉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