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五台山故事之八|名寺古刹塔院寺
塔院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大白塔处,寺以塔名,颇为得体。该寺原为大华严寺塔院。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全山“青庙十大寺”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金国重点寺院。其传承法系既有显密,亦有藏密。塔院寺藏密。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影壁、牌坊、石阶、周门、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廷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发塔等建筑,气魄雄伟,有殿堂楼房一百三十馀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在五台山众多佛塔中,塔院寺大白塔最著名,其他诸塔犹如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它。
大白塔位于殿阁之间,旌伟挺拔,直指蓝天。古人称誉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塔基为正方形,环周83.3米,通高75.3米。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精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之上,盖铜板八块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地位安置,拼成圆盘形状,其上为风磨铜宝瓶。圆盘周长23米多,铜顶高5米多,从铜顶到铜盘边缘有铜钮固定,望去似北方草帽,南方斗笠。圆盘边缘,还吊装36瑰铜质垂檐,每块长2米馀,宽近1米。各垂檐下端,又挂风铃三个,连同塔腰风铃在内,共有252个。每逢风和日丽,鸟雀围翔,风吹铃响,悠然成韵。明朝镇澄法师;曾有诗先赞曰:“浮图何漂缈,卓出梵王宫。远带青山色,孤标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宝铎振天风。自是藏灵久,神邦万古崇”。大白塔是我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是我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和孤例,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经历地震和风雨雷电侵袭而不衰的实物资料。大白塔也是朝圣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叩头,一边抚转法轮。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
在大白搭东侧,还有一座高两丈余砖构文殊发塔,外抹白灰,通体白净,状如宝葫芦。相传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金发,就藏其中。大白塔底坐碹洞里有佛足碑。石碑上所刻佛足足印长1.6尺,宽6寸,足心有千幅轮相和宝瓶鱼剑图,十个足趾有华纹字。据下部碑文解释,释迦去世前站在一块大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後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到此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玄奘取经时,把这佛足印也拓下带回,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於祖庙。明万历王午年秋,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养在大白塔下。寺内现存其它蒙、藏、汉文各类碑记数十通。
大白塔北侧建有面宽五间,高二层的大藏经阁。正中门顶上挂有一块木匾,上有乾隆皇帝御笔绝句一首:“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藏经阁内有一木制经架,叫转轮藏,六角形,33层,高约10米,最上面一层周长11.5米,最下面层周长6.5米,构成上大下小形状,每层分若干小格,放置经书。最下层底下有转盘,人力捱动,能够来回运转。所以制成这种转轮藏,按佛教的说法是转动诵经,能为朝山拜佛者消灾除难。藏经阁现存汉、蒙、藏多种文字经书二万册,其中属於宋以後至乾隆年间版本的二千馀册经卷为国家善本书。
大白塔北侧建有面宽五间,高二层的大藏经阁。正中门顶上挂有一块木匾,上有乾隆皇帝御笔绝句一首:“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藏经阁内有一木制经架,叫转轮藏,六角形,33层,高约10米,最上面一层周长11.5米,最下面层周长6.5米,构成上大下小形状,每层分若干小格,放置经书。最下层底下有转盘,人力捱动,能够来回运转。所以制成这种转轮藏,按佛教的说法是转动诵经,能为朝山拜佛者消灾除难。藏经阁现存汉、蒙、藏多种文字经书二万册,其中属於宋以後至乾隆年间版本的二千馀册经卷为国家善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