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趣事典故——万姓
家谱传记
一、万贵妃与明宪宗
贵妃万氏,小名贞儿,本是宪宗的祖母孙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诸城人,4岁就选入宫中,长大后选往东宫服侍朱见深。万氏比朱见深年长17岁。从朱见深2岁起就陪伴其左右,在朱见深人生中最黑暗的岁月里,万氏一直守护在朱见深身边,始终如一,不离不弃,这也是宪宗朱见深一辈子对万氏都非常宠幸的最大原因。成化一朝的内宫,基本上是万氏主宰着,进而影响了外庭的政治。
万氏为人机警,身材丰满,很会迎合皇帝的心意。据说每次皇帝游幸的时候,她总是穿着戎装,骑着马为前驱,或佩刀侍立左右。相比六宫粉黛的柔姿弱态,身着戎装的万氏自然给朱见深一种新鲜感。也许,这是万氏邀宠于朱见深的关键。有的史书记载万贵妃长的丰满漂亮,宪宗见到她就眉飞色舞;但有的史书说她像“假小子”,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宪宗的母亲曾问宪宗:她有什么美的,让你这样神魂颠倒?宪宗说:每当她抚爱我时,我就感到非常舒心,并不是因为她的相貌如何漂亮。
吴皇后对万贵妃十分气恼,大概是恨朱见深与万氏的暧昧关系,最后她以后宫之主的身份杖责万氏。皇帝获悉此事,便毫不犹豫地废了吴皇后。继立的王皇后,自然从中吸取了教训,对万氏的态度比较友善,不大理会万氏的横行霸道。王皇后的明哲保身态度,以及皇帝对万氏的宠幸,使万氏成为成化朝后宫真正的主人。特别是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万氏生下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朱见深非常高兴,派人四处祭祀山川,封万氏为贵妃。但是,万贵妃所生的皇子不久便死了。
此后万氏再也没有怀孕。万氏虽然不能怀孕,但是皇帝却还是很喜欢她。俗话说,皇帝不急太监急。皇帝多年来没有儿子,让外廷的大臣们也着急。大臣们也许都听说是万贵妃在作梗,就上疏请皇帝“溥恩泽”,也就是请求皇帝多宠幸宫中其他的嫔妃。
成化四年(1468年)秋,出现了几次彗星。在古代,彗星的出现意味着不祥。于是,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也上疏请求皇帝要扩大宠幸的范围,以广后嗣。皇帝表面上同意,但行动中仍然专幸万氏。所以,万氏在宫中越发地骄横起来。太监中谁违背了她的意思,就立即被赶出宫去。宫中的妇女一旦谁与皇帝发生关系并且怀孕的话,就千方百计命人进药汤,使其堕胎。贤妃柏氏生下一子,即悼恭太子,也为万氏所害。后来的明孝宗,若不是宫中的宫女、太监、废后吴氏、周太后的百般保全,恐怕也遭了万贵妃的毒手。但是,即使这样,宪宗朱见深对于万氏一直非常有感情。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氏暴病身亡。宪宗非常伤感,哀叹说:“万氏长去了,我亦将去矣!”辍朝七天,谥万氏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二、曹禺在江安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各种组织、学校等,纷纷向大后方撤离疏散,曹禺也随剧团迁往长沙、重庆,最后于1939年4月再迁到川南江安。在江安这个宁静、闭塞的小县城,度过了他难忘的三年时间,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迎来了曹禺的又一次创作高峰,《北京人》《蜕变》《正在想》等作品相继问世,《家》的改编也酝酿成熟。
在这个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小县城里,曹禺仍然坚持进行大量的戏剧创作和教学,他的执著精神,为话剧事业特别是对抗战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在这三年中,曹禺与江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在40年后回忆起这段历史,仍深情地写到:我们喝过江安的水,吃过江安的粮,永远忘不了江安人民对我们的哺育之恩。曹禺自称在江安时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可称“人杰地灵”。
在江安,曹禺最感兴趣的是江安的茶楼,他时常与吴祖光、沙梅等坐在茶楼里,要上一壶清茶,一坐就是半天。他们观察着茶楼里进进出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过往人群。
观察生活是他的习惯,他怀中总是揣着一个小本子,随时把观察到的种种生活景象、人物的言谈举止记录下来。有一次,大街上一个打扮得衣冠楚楚的人,让他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就尾随这个人。这人原是江安的一个大地主,名黄久安。过了不久,黄久安发现有人在后面盯着他,人又不认识,很奇怪,便有点儿害怕了,就钻进一个小巷子里,跑到一个亲戚家里躲藏起来。其亲戚认识曹禺,就告诉黄久安说:“那是剧团的万先生,他在观察人物呢。”有一次,他对西街一位做豆腐的老婆婆产生了兴趣,看她怎样推磨,怎样做豆浆,又怎样点卤把豆腐压出来。这样,接连观察了三天,天天在那里细细看着、琢磨着,有时还仔细地询问这位老婆婆,临走时,他还给老婆婆一些钱作为酬谢。在江安的日子里,曹禺不断地将他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东西都融于所编剧本之中,成功地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和戏剧情节。至今,江安的一些老人中间还流传着曹禺的故事。
在江安,最使曹禺感到厌恶的是耗子。江安的耗子够厉害,一是个头大,二是多,到处都有,无孔不入。吴祖光曾写过一篇曹禺与耗子的故事,他说:“曹禺最憎恶、最怕的是什么?是耗子。耗子给他这么大的刺激不是没有原因的。前两年在江安教书的时候,曹禺已在着手汇集他的历史剧《三人行》的材料,足有一个厚厚的本子。可一天他打开抽屉时,那本子被耗子啃得粉碎了。他很无奈地又重新整理编写,可又一次遭到同样的命运,最后他不得已采取了特殊保存方式,才将剧本完成。又一回,很冷的一天,早晨在路上碰到曹禺,他说胃病又犯了,犯得特别凶,右肩上时时发抖,这病状的确是不寻常的。
下了课我回到休息室,他已经坐在那里,说肩上抖得很凶,心里也不好过,所以告诉学生说胃病犯了,早点下了课。说着说着又抖起来了。他用力一按'哎呀’!他脸白了,大喊'耗子’,不用说我们有多么惊奇,他匆忙把棉袍脱下扔在地上,掩着脸,一溜烟跑到墙犄角。棉袍里子上爬着一只大耗子,已经精神不振,近乎瘫痪状态。大概是因为天气冷,耗子钻进棉袍里去取暖,因为棉袍里破了,耗子一直钻到棉花里出不来,却不巧被曹禺穿在身上了。”后来《北京人》问世,曹禺把耗子巧妙地写进戏里,每逢演到出现耗子的台词时,引起了极有“喜剧味”的舞台效果。以至于四十多年以后,江安代表到北京拜望曹禺时,他还问到,江安的茶楼还多吗?耗子还多吗?
三、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由于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在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后来,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也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服务电话:010—68920114 8841 5586
参观咨询: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图书城)25号楼家谱传记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