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一切的重来是为了让妈妈过得更好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春节看电影选择《你好!李焕英》,准备去开怀大笑的,结果却变成连哭带笑,带着眼泪走出了影院。每个人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遇到误会失意的时候,可能都会有这种想法,我为什么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爸爸?这样的一个妈妈,或者说我为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1、无论父母怎么想,孩子的内心都会觉得自己让父母失望了

或许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让自己的父母失望,我什么都做不好,别人家的孩子或许才是好的,剧中贾晓玲穿越回去无非是想让妈妈更快乐更幸福,所以无论让妈妈参加球赛,还是让妈妈和厂长的儿子谈恋爱,无非是想让妈妈有一个成功幸福的人生。

妈妈成功了,她的女儿就会是那个在美国读导演专业,可以每个月挣8万美金,给妈妈争光长脸的人,妈妈就会有不一样的辉煌人生,每个人都会掉入这样的陷阱,总觉得自己会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不这样选择,我的人生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内心都想当一个拯救者,不但拯救自己,也想拯救我们受苦的亲人。

如果自己的妈妈嫁给别人了,自己就不会出生了,这在自己内心深处意味自己是多余的,我是妈妈的耻辱,我是妈妈的累赘,如果有选择,如果能让妈妈快乐,孩子宁可不出生。人们总是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价值,实际上内心深处还是隐藏着女主的没有价值感,自己的无能为力。

2、我们要让妈妈快乐,我们自己才能心安的快乐。

如果妈妈活得不快乐,我们快乐的就是有一种内疚,我们的快乐变成一个罪恶感。所以很多时候母女都在互相成全,就像现在很多父母一样。我要给我孩子最好的一切,最好的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教育,我要让我的孩子快乐成长。反过来在孩子的心中又变成了我要好好学习,我妈就快乐。

我学习好了,考上好的大学,有了好的工作,我就会领我妈妈出去旅游,拼命地努力来回馈妈妈给妈妈幸福。妈妈和孩子都在为对方受苦,实际情况是为什么有时候孩子受的心理创伤会更重?因为孩子是弱小的,在家庭里,孩子只能是替罪羊的角色,所以我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是痛苦家庭的产物。

特别是有很多精神疾病的患者,她们会活在妄想的世界,因为那个世界能够填补自己所有的缺憾。自己可以在头脑里填补任何自己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自己可以重回过去弥补自己的错误。自己甚至可以是拯救者,自己有无所不能的能力。所以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宁可活在幻想的世界,因为那里有快乐,而现实却是冷冰的,在他们自己的眼里是残酷的。

3、父母少关注孩子,孩子或许会轻松一些,父母和孩子就都不会那么累。

父母有多少希望?孩子就会背多大的包袱,无论父母出发点多么好,如果不能从人性出发,如果把人生完全的功力,不但父母不会快乐,孩子更会痛苦。我常说生活不要那么严肃,生活应该有一些幽默感,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乐观和豁达。

否则我们一方面要求孩子豁达,另一方面父母非常严肃,害怕犯错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怎么能够变得豁达?我的孩子为什么想不开?我们从来没看到是我们自己想不开的。所以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常说父母不要过度关注孩子。过度关注孩子,孩子不会有呼吸的空间,甚至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感冒,哮喘的问题,当然最严重的就是心理疾病。

所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能够活出自己,能够认识自己,就能够理解自己,才能够爱自己。父母身心健康,孩子才身心快乐。否则一个病态的父母,努力得越多,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就越多。现在孩子的问题不是缺少爱,而是给的爱太多了。而且我们的爱也不是爱,那个爱是控制,是捆绑,是枷锁。

过去父母因为太忙,忽略了孩子的教育。现在父母又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度重视孩子的教育。控制和放纵都是两个极端,过度关注和过度忽视都是问题。这个就需要父母的智慧,这样你自己的人生才不留缺憾,我们孩子的人生更不会留有缺憾。为别人活,别人会背着这个罪恶的十字架。为了自己活,每个人都会轻装前行,当然最受益的还是我们的孩子。

所以这部电影是一个疗愈的题材,女主通过头脑中的回溯和意象,用对话的方式,疗愈自己内心愧疚和遗憾的创伤。所有的误解都是为了爱,只是我们隐去了很多真实,让人看不清。所以人生需要复盘,去仿佛看清那个缺憾,看清疗愈就开始了。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