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融
崔融—出身于”崔氏家族“的济南诗人
崔融(653-706),初唐时期著名文人,与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旧唐书·崔融传》载,崔融是“齐州全节”人,唐朝时全节是齐州的一个县。据《济南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全节今天的位置大致位于历城区董家镇与章丘区龙山镇之间。
了解崔融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他出生的崔氏家族。清河崔氏是隋唐时期北方声名显赫的士族门阀,其族人才华横溢,名士辈出。定居济南的这一支也出现了多名进士和宰相,诸多崔氏名流在朝堂和文坛上颇具声名。就连李唐皇帝也发出了“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的感慨。崔融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风优良、文化厚重的家族之中。
崔融原有诗文作品60卷,但留存下来的不多,《全唐诗》中收录其诗作18首。这些为数不多的诗歌难以看到崔融诗歌的全部样貌,不过也可从中窥探到他过人的文学才华。崔融最好的一首边塞诗是《关山月》:“月出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照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前四句气象雄浑,苍茫悲壮,写尽边塞风光之广阔无垠。末两句更写征人闻笳、悲恸南望的思乡愁情。
全篇浩茫雄壮,感慨遥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李白的《关山月》中的前四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就是受到了崔融诗句的启发。
初唐文人崔融
因为曾经有过时间不长的从军经历,崔融写过如上文中《关山月》等一些边塞诗。这些边塞诗苍茫辽阔,有些句子即便是放到盛唐诗人的作品中也不逊色。再如《拟古》:“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从军行》:“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崔融的这些诗作,颇有开盛唐之音的气势。他还有一首写景诗《吴中好风景》,起首两句是“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闻一多称这首诗是从“古诗到律诗过渡期间的绝妙佳作”。
生活在武氏时期又身居朝堂,崔融的经历和文风都难免与世沉浮。崔融有一首作《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的诗作被记入了《太平广记》的谄佞篇。诗作背景是,武三思等人为了谄媚武则天,说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是仙人王子晋的后身,并在缑氏山为王子晋建祠。
诗人们皆赋诗赞美,崔融的这篇是其中的绝唱。其实就文学性而言,这首诗的艺术水平并不低,只是确实是一首谄媚之作。这说明作为武后宫廷文人的一员,崔融确实随潮流写了一些歌功颂德、溢美弄臣之作。
事实上,崔融的文学才能深为武则天所赏识。圣历年间,武则天封禅中岳嵩山时,崔融所写的《启母庙碑》得到了武则天的肯定和赞美,封禅完毕后又命他写撰朝观碑文。“启母”即夏启的母亲,大禹的妻子,后来化作石头的涂山氏。
文章表面上赞美夏启的母亲,实际上也是赞颂武则天这名女性当权者。也是在圣历年间,武则天“禁天下”,禁止宰杀牲畜和捕捞鱼虾,以示好生之德。崔融作《断屠议》上书直言,最终武则天取消了禁屠令。这说明崔融也是一名敢于直言进谏,体察民生之苦的文人。
武则天画像
公元700年,崔融“坐忤张昌宗意,左授婺州长史”,等到张昌宗怒气稍解之后才将他召回。这说明崔融并没有一味附和于二张兄弟,也有自己的气节。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崔融写一些应和之文似也不必太过苛责。
武则天去世后,崔融对她的离世表达了发自肺腑的,写下了饱含真挚情感的挽歌,其中有两句:“日月昏尺景,天地惨何心。”“隐月霾中道,轩星落太微。”武则天去世的次年,公元706年,崔融也离世,史料载崔融去世的原因是创作《则天哀册文》时,因苦思过审,殚精竭虑,遂发病而卒。
崔融的子孙也有多名在政治上颇有作为者,其子崔翘曾任礼部尚书,孙子崔异曾任水部员外郎、太子太保,还有两名后世子孙分别在唐玄宗和唐昭宗时期担任过宰相之职。济南的这一支崔氏门楣,亦是显扬光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