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在太空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再也没能重返太空?
“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杨利伟在2010年出版的自传《天地九重》中这样描述自己在太空遇到的险情。
太空一日,杨利伟到底经历了什么
火箭剧烈抖动,杨利伟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杨利伟带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缓缓升入太空。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当火箭上升到30~40公里的高度时,杨利伟感受到了剧烈的抖动。对于这种抖动,杨利伟在地面训练时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这次抖动与以往不同,火箭和飞船产生了低频共振,这种低频共振叠加在6G重的负荷上,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杨利伟才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他真的以为自己就要牺牲了。
杨利伟
而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上一动不动的杨利伟,比他本人还要紧张,紧张到窒息。
二十六秒钟以后,杨利伟眨了眨眼睛,地面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来自太空的神秘敲击声
进入到太空以后,杨利伟要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飞行十四圈。在这期间,正当飞船里面安静得出奇的时候,飞船外面突然传来“咚咚”的敲击声。这种敲击声是杨利伟在地球上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他感到非常紧张。
神秘的太空
更奇怪的是,这种仿佛来自太空的神秘敲击声毫无规律,一会儿连续敲击,一会儿又突然停止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这种敲击声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
杨利伟百思不得其解,由于没有影响到任务的执行,他便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事实上,这种神秘的敲击声是密闭性很高的封闭件与内部空气热胀冷缩引起的。后面的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船上天时都出现过,美国的阿波罗系列飞船也出现过。
舷窗玻璃出现裂缝,飞船要解体了吗
2003年10月16日5时35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开始返回地面。飞船进入到大气层中,开始出现剧烈燃烧。杨利伟坐在飞船里,突然发现右侧的舷窗产生了裂纹,像极了玻璃融化前的场景。
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
这时,杨利伟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解体的场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大气层阶段防热板出现一条裂缝,随后整个航天飞机就碎裂成无数小块,在天空拖过一条长长的白烟,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好在,神舟五号飞船安全地降落到地面上。
杨利伟后来向科研人员咨询,才得知这是飞船外面的防烧涂层烧裂了,并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了问题。
落地时嘴角流了很多血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落地的一刹那,杨利伟遭遇到了整个太空旅行中最惊险的一幕。由于落地速度较高,飞船返回舱落地时强烈地撞击在地面上。在大风的作用下,飞船又被降落伞带起,杨利伟果断切伞,飞船第二次落地时又撞击在地面上。
杨利伟随身佩戴的麦克风,边缘呈不规则状,在巨大的冲击力下,麦克风划破了他的嘴角,让他当时流了很多血。
杨利伟
我们通过当时的照片也可以看出来,杨利伟的嘴角有一小块被划破的痕迹。
幸好麦克风没有划到杨利伟的脖颈,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杨利伟为什么再也没有重返太空
“年龄偏大”说法靠谱吗
自从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8年,杨利伟再也没有重返太空。至于原因,杨利伟本人没有回应过,网上也没有比较权威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杨利伟的年龄已经偏大了,不再适合执行飞天任务。
神舟飞船
“年龄偏大”的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杨利伟出生于1965年,2003年第一次进入太空时才38岁。此后十八年间,中国又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杨利伟的年龄就算是放到神舟十二号升空的节点,也完全赶得上。要知道,第三次执行飞天任务的聂海胜今年已经57岁了,比杨利伟还要大一岁,这完全没有影响到他执行神舟十二号飞天任务,并担任指令长。
美国第一位宇航员约翰·赫歇尔·格伦,在77岁高龄还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太空之旅,并平安地返回了地球。
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杨利伟之所以没再重返太空,是因为他有更重要、更繁重的任务需要去完成。作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飞天经验实在太重要了,他要肩负起传授经验、培养新一代航天员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杨利伟返回地球
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从2005年起,杨利伟先后出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等重要职务。这些职务全部都跟航天员的培养和训练息息相关。
把机会留给新人
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一共有14人,这些人全部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和学习。他们在2003年7月3日,经过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全部都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获得了三级航天员资格。
11名曾经出征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03年10月,这14名航天员中只有杨利伟一个人进入了太空。此后的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我们都是安排的新人来执行飞天任务。而杨利伟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宝贵、非常详细的指导和经验。
这样薪火相传、不断壮大的中国航天员队伍,才更有利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