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记性更好,怎么办?

我们通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强调当我们要记住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光凭脑子去记忆,最好是写下来,写下来能加深我们的记忆。老师们长长讲“听十遍不如写一遍”也是这个道理。

从脑科学来讲,人脑是“输出依赖型”。在我们“输出”时,我们的大脑认为既然我们频繁地调用(输出)这些信息,那它们一定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被大脑“记住”。

相比于“记住”,我们生来就更擅长“忘记”。

我们知道,大脑的记忆是由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构成的,近似似计算机的存储器(存临时信息)和硬盘(存长期信息)。存储器小,硬盘大,如果存储器的信息没用,则随时丢弃,如果存储器的信息有用,就放到硬盘里,于是需要一个“检察官”来判断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个检察官进化出了一个判断原则,和“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信息是有用的,而我们在课堂学的那些知识是没用的。

既然“没用”,大脑自然就把他们“忘记”了。

为了记住,我们设计出一些方法来欺骗这个检察官,“烂笔头”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

“欺骗”的方法还有很多,最简单、有效的有两个:一个是内容关联,一个是情绪叠加。

先说内容关联,在脑科学研究中,发现如果记忆的知识都是相互没有联系的,则很难记住,但是如果信息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记忆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可以想起那个,记住那个想起这个,关联的内容越多,记忆就越快速、牢固。

情绪叠加,就是我们人类天生对情绪更加敏感,如果记忆一件事,里面要是有了情绪,就很容易记住。比如我们说惊涛骇浪,涛和浪,在惊和骇的加持下,很容易带入到场景中,类似的还有波澜不惊等。

回来说写字

烂笔头之所以烂,是强调写比不写好,强调快,这是从0-1的过程。我们现在讨论下从1-10的增量问题。

写字,如果增加了规则结构的要求,就增加了书写内容的关联,不但容易记住内容,更加容易记住字本身。我们常说的提笔忘字,就是因为对字形的长期不重视造成的。所以我们一直提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一定要记住书法层次的书写,记住书法规则,多一个关联的逻辑去记忆,练的时候会增加一些“负担”,但是记忆效率却增加了。

我们写“大江东去,浪淘尽”,“杨柳岸,晓风残月”,或豪放、或婉约,通过书写的轻、重、缓、急,把情绪和书写、情绪和内容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

书写的美使人愉快,这种“欺骗”,大脑乐此不疲。

书写快而美的捷径

第一,突出主要特色,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华文化一直强调主次。展示最重要的特征,比如横要长、竖要直,有展开、有收缩等等。

第二,注意笔画的衔接,笔画间的衔接是写快、写好的基础,写字很像写文章,要起、承、转、合,前一个笔画要顾及后一个笔画,起笔要顾及终笔,字的最后一笔还要想下一个字等等。

好心情才能好记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