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二十,司马炎驾崩于含章殿,享年五十四岁。当天,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尊皇后杨芷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尽管已经大权在握,杨骏却并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张。他将司马炎的灵柩搬进太极殿,然后自己也住在太极殿,日夜和司马炎的灵柩在一起,身边还随时站着一百名甲士,即使六宫嫔妃前来祭奠,杨骏也没有下殿的意思。杨骏的紧张情理之中,他很清楚自己的辅政之命是怎么来的。况且,他平日的威望也不咋地。得知司马炎驾崩,司马亮很慌,杨骏既然将自己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肯定饶不了他,他连入宫祭奠都不敢,只在大司马府门外哭。哭完之后,他连大司马府也不敢呆,直接搬出城外,然后给司马衷上表,请求丧事结束后再去镇守之地。身为宗室的宗师,司马亮就这么将京师拱手相让,你对得起大侄子司马炎吗?对得起辛苦创业的司马氏三代人吗?司马亮怂了,胆识、谋略和他旗鼓相当的杨骏却慌了?你既不入宫,又不赶紧离开,驻扎在城外是几个意思?很快,有人告发司马亮要谋反。杨骏想都没想,立即通过司马衷手写诏书让司空石鉴和中护军张劭去讨伐司马亮。张劭是杨骏的外甥,虽然担任中护军,但并没有什么威望,万一和司马亮阵前相见时士兵哗变,那就搞笑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劭必须拉上石鉴,毕竟石鉴长期身居高位,人脉深厚,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关键时刻可以镇住场子。但是,已年过八十的石鉴人老成精,从曹魏的官当到了西晋,见识了多少血雨腥风和大场面,怎么可能将宝全压在杨骏身上。况且,司马氏的藩王多着呢,他要是敢把辈分奇高的司马亮杀了,以后在晋朝还有得混吗?那可是灭门之祸啊。所以,当张劭邀请他一起出兵时,石鉴拍着胸脯道:“相信我,汝南王绝对不会反!”坚决不出兵。看着这个信誓旦旦、斩钉截铁的老人,张劭犹豫了。而就是这一犹豫,司马亮跑了,连夜跑回了许昌。杨骏如此决绝的将司马亮排除在权力中枢之外,他身边的人嗅出了强烈的危险气息,反对者众。比如,他的弟弟杨济和外甥、河南尹李斌都劝他留下司马亮,杨骏不听。杨骏是偏执短视的,作为对手的司马亮更是一个大怂包。司马炎驾崩后,司马亮害怕杨骏杀了他,不敢入宫祭奠,搬到城外驻扎时,曾向廷尉何勖询问对策。何勖道:“现在朝野上下都归心于您,您不去讨伐别人,还害怕别人来讨伐你吗?”何勖的话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却不无道理。假设一下,如果此时的司马亮大摇大摆的入宫,杨骏应该没那个胆子直接杀了他吧?毕竟司马氏的诸侯王还有一大堆,除非他真的想篡位,不然不敢做得这么绝。实际上,杨骏连儿子都没有,谋反的动机不大。既然杨骏不敢第一时间杀了他,凭借司马亮这么多年的号召力和威望,应该可以团结一大批朝臣,和杨骏形成对峙之势。可惜的是,司马亮不敢冒险,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他只想保命。左思右想之下,他一走了之,跑回许昌。司马亮既走,杨骏没那个本事,也没那个胆子到许昌抓人,只能不了了之。好不容易料理完司马炎的丧事,杨骏将另外一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是安抚人心。为此,杨骏想出了一个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那就是给每位大臣都晋升爵位,让他们感念自己的恩情。消息刚刚放出,立马就有人反对,左军将军傅祗(音同知)亲自给杨骏写信,怼道:“我从没有听说过皇帝刚刚驾崩就给臣下论功行赏的事!”
傅祗,出身北地傅氏,官宦世家,父亲傅嘏(音同古)曾任曹魏太常卿。傅祗为人至孝,年少已知名,有才能和见识,行事明达精练。
杨骏不听傅祗的劝告,一意孤行。五月十八,他通过司马衷颁下诏书:“朝廷内外群臣一律晋升一级,参与先帝丧事的晋升两级,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一律封为关中侯,免除天下一年的赋税。”诏书一下,满朝欢喜,但有脑子的人还是看出了这件事的不靠谱。散骑常侍石崇和何攀一起上奏,坚决反对,理由有二:一、皇帝被立为太子已经有二十年,如今继承大统,确实应该值得庆祝,但遍施恩赏,普晋爵位,比大晋立国和平定东吴的赏赐还要丰厚,显得朝廷没有轻重。二、曾有人为大晋的国运占卜,说是千秋万代传之无穷。所以,现在的制度是要传之后世的,如果每次新帝继位都要晋升爵位,那么几代之后,人人都是公侯了。石崇和何攀的话很有道理,还有大局观,让人无可辩驳。但杨骏可不管这些以后的事,他只管眼前,不予理会。给群臣晋升完爵位,该轮到自己了,通过司马衷之手,杨骏将自己任命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领朝政。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杨骏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那个所谓的皇帝不过是个摆设,朝廷大事全由他说了算。杨骏的专权行为,引来了不同声音,其中尤以傅咸的言辞最为恳切。他劝说杨骏道:“皇帝谦虚,将政事委托给您,但天下人并不知道内情。周公是大圣之人,况且招致流言蜚语,何况皇帝已经成年。窃以为,先帝丧事已毕,您应该考虑隐退,还政于皇帝。”对于这样的苦口良言,杨骏自然是听不进去的,还想过将傅咸赶出京师,在李斌的劝说下才暂时作罢。
傅咸,和傅祗一样,也出自北地傅氏,傅玄之子。傅咸为官清廉刚正,疾恶如仇,直言敢谏,曾上疏主张裁并官府,重视农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杨骏必将为自己的短视和一意孤行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让他尝到苦果的是一个女人,她是皇后贾南风。前面曾说过,贾南风能够成为司马衷的太子妃,杨皇后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成为太子妃后,贾南风和母亲一样,彪悍善妒,不让其她宫女接近司马衷,还亲手杀死了几个宫女。贾南风的彪悍引起了司马炎的注意,为免日后生出事端,决定废了她。这时,又是杨皇后救了她,但不是杨艳,而是继后杨芷。杨芷以为:“贾充对国家有大恩,贾妃即使嫉妒,也不能因此忘了贾充的大恩。”在杨芷的劝说下,贾南风保住了太子妃之位。身为皇后,又是贾南风的婆婆,杨芷出于好心,求完情后顺便训斥了几句,让她收敛一下。不料,贾南风将杨芷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认为是杨芷故意陷害她,对杨芷怀恨在心。如今,杨芷成为皇太后,杨骏又大权独揽,不甘居于人下的贾南风岂能忍受,一场报复行动在她的主导下悄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