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0)

▲1941年宜昌局部,东山上可见东山寺

宜昌风俗自古“尚左尊东”,而东山在历史上就被堪舆学家的祖师爷郭璞认定为宜昌城主山。后因风水先生认定宜昌城又被江南的葛道山(今称磨基山)抢了风水,客争主位,为了破局,就不得不从唐朝开始就在东山之巅建起东山寺,以助宜昌之兴旺。和罗洪波老师说的那样:“东山寺以其壮美雄姿和香火悠远占尽风水,成为宜昌古八景之首。”

“东山图画”曾被列为古“夷陵八景”之首,原因就在于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朝的东山寺坐落于“蔼蔼东山巅,悠悠图画里”(清宜昌籍学者王定安《东山寺》)。而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赞赏有加:“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

明清时期,东山是一座巨大的坟场,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能在东山上找到自己最后的归宿。所以每到清明时节赶堆子,全家老少一起出动,祭祀加踏青,整个东山白茫茫一片,也是蔚为壮观的。而农历九月九日重阳来临之日,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样去爬江南的磨基山,东山才是人们登山的好去处。登上“飞阁流丹、屹然胜迹”的东山寺览胜楼,既可凭栏俯瞰宜昌全城,黛瓦街市,还可“信步东山上,凭高眺远村,云连奔峡口,烟合锁荆门”(清宜昌贡生杨振世《登东山寺》),听着暮鼓晨钟,看着大江东去,也是美不胜收的一幅图画。

明朝的夷陵(宜昌)城里,出了两位与东山有关联的朝廷重臣,一位是在朝廷担任吏部侍郎的刘一儒,家住城内尔雅街,因张居正把女儿嫁给了刘一儒的儿子刘堪之,两家成了亲家。《明史》曰:“初,居正女归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qiè),一儒悉扃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笔者对这段史料不以为然,认为作假严重。

关键是前面的一段话说漏了嘴:“居正当国,(刘一儒)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归。”当时明朝的国度在北京,南京是留守内阁,也就是老弱病残和仕途无望的留守处。从权势极大的刑部侍郎挪到留守内阁中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是升是贬一目了然(详情可参看笔者的《刘家大堰的前世今生》)。

另一位则是张居正的得力助手,这其中既有张居正慧眼识珠,又有王篆鼎力相助,就连《宜昌府志·士女传(上)》中就记载有:“王篆,字绍芳,嘉靖乙卯举人,壬戊进士,初知吉水县事,历官两京都御史,晋位少宰,扬历中外三十余年,固有'铁御史’之号。张居正枥政日,以天下才推之,殁犹荐以自代,神宗书其名于御屏。”

虽然同因张居正被牵连,可刘、王两人的遭遇不同,刘一儒不过就是遭到冷遇,被明升暗降赶到南京去不得不辞官回家;而王篆这是被抄家,被押解离京回宜的。可是在宜昌两人的威望都很高。刘一儒生前留下了位于东山脚边、供文人好友品茗闲聊的东山草堂,死后还留下锁堂街的传说,尚书巷的地名,以及刘家大堰那一塘清水。

(0)

相关推荐

  • 史话宜昌,穿越千年,看东山公园的前世今生

    说起宜昌的东山公园,所有宜昌人都不是陌生人.进入公园,山清水秀,树木葱郁,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这座位于宜昌市"主山"东山之巅的公园,海拔128米,占地约1000亩.它建于1936年 ...

  • 散文《致恩师》作者:朱巧英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自从苏州群艺馆谭亚新老师,把我介绍到苏州文联,刚上任文联副主席的你,便主动地关注与扶持我:介绍我参加苏州市 ...

  • 悠悠大公桥(1)

    ▲宜昌晨曦初现的大公桥滨江带 稍稍年长点的看官都会哼两句<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也都知道万里长江冲出西陵峡口的南 ...

  • 悠悠大公桥(2)

    ▲唐贵智<南津关附近红层中的地应力场示意图> 宜昌河道的"沧海桑田"这一结论,可以从这一节的照片上得到证实,这是地质学家.宜昌地质地矿研究所唐贵智先生所绘制的<南 ...

  • 悠悠大公桥(3)

    ▲青草滩长云满渡 万里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1公里,就在长江和汉江之间的冲击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形成十分壮观的"江汉湖泊群".据统计,解放初期,湖北全省共有湖泊1065个, ...

  • 悠悠大公桥(4)

    ▲图上是江南五龙山,图下是青草滩,如今还能见到的只有宝塔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清廷将彝陵州更名为宜昌府,增设东湖县城即为宜昌府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东湖县将所属三十八" ...

  • 悠悠大公桥(5)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招民填川诏 当年,从当阳.荆(门)襄(阳)往宜昌的行旅客商,只要到了青草铺与九溪铺和峰溪铺交界处的金巴岭,就知道宜昌快要到了,都会松一口气,停下脚来歇息,喝茶.青草铺 ...

  • 悠悠大公桥(6)

    ▲<宜昌府志 溪> 笔者在寻找史料翻阅同是清同治版的<宜昌府志>和<东湖县志>时发现一个新大陆,宜昌地方史学界常说的"常家溪"在清同治年间叫&q ...

  • 悠悠大公桥(7)

    ▲1953年宜昌港务局确定的港区和作业区地界 宜昌文史爱好者张玉新老师在<旧貌与新颜--宜港茶园的前世今生>中回忆说:1953年,宜昌港务局在作业区内兴建工人茶园,购置躺椅660把,并拟定 ...

  • 悠悠大公桥(8)

    ▲<东湖县志 铺> 从上面这张<东湖县志 县疆域图>中可见,当时宜昌府有三十六"铺",除了作为府治的"东湖铺"(东湖县城),就是北面的& ...

  • 悠悠大公桥(9)

    ▲王天官 不知各位看官发现没有?常家溪发源于东山寺左边的青龙嘴,和<东湖县志>说的那样"经江家塝.石垸子,会南湖水,出天官桥入江."而那句"访僧湖引东南去&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