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未来学校的3大特征与8大趋势

在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王素所长作为受邀嘉宾,进行了主旨发言。王素在发言中指出,在未来一是要重新定义学校,二是强调要重新认识学习。王素强调,未来学校一定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新时代未来学校特征

特别喜欢一诺的那句话,教育本身就应该是美好生活,我们希望教育能够变得更加的美好。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建设未来学校,培养时代新人》。我们在2014年第一届未来学校大会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未来学校实验室——教育大变革时代的“蝴蝶翅膀”》。我们五年之后又重新梳理了未来学校的概念,结果画出来的概念图特别像一只蝴蝶。

一是我们怎么样认识今天的学校,它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二是我们怎么样认识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我们怎么样理解现在的课堂?三是我们的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学习路径去学习,这是我们今天所讨论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人机共存的时代,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又是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全球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我们现在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个就是环境,第二个是经济,第三个就是社会的挑战,而所有的这些挑战其实和我们的教育都是息息相关的。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中,我们也提出来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我们的学校究竟应该做什么,刚才各位专家反复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学校的本质。

1.未来学校至少有三个特征

第一有中国特色维度,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教育,都是为本国的文化传承,包括培养本国公民而做努力的。首先在中国特色维度当中我们会谈到他一定要有卓越的现代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内涵,教育永远是以培养人为核心的。另外一个教育本身要服务经济社会,所以我们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发展的人。我们现在需要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要为未来的社会做准备。

第二个未来的维度,面向未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行动上我们需要遵守教育的规律和人自身成长的规律。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所担心的技术过度。我觉得没有技术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所以技术不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也一定会赋能教育,技术不是过度,关键是你如何运用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技术永远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一定会赋能教育实现精准供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

另外一个是全球化的维度。我们现在处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会引进国外的优质资源,当然更重要的我们要有中国自己的经验和模式,这也是我们希望在未来学校当中发挥的一个作用。

2.重新认识学习

学习最大的变化在于,第一学习不是全盘推翻过去重新来过,我们一定对过去是有传承的,但是由于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一定会进行重组。所以将来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40分钟,一定是更弹性的学习时间。

传统的教室空间会被进行重构。现在已经有许多学校进行了尝试,这次我们参观了江北区的一些学校,在参观的过程中也看到这种空间重组对学习方式的有效的支持。同时我们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所以说我们的空间一定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我们是一个泛在的学习,因此它的这种网络空间也一定是我们学习的空间。

现在的学习具有科学的特征。不是拍脑袋的,不是我们说我们应该怎样学,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它的依据是以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为支撑的学习。

3.重新理解课堂

我们的学校到底教学生什么?刚才李一诺说一土教育他们是要给学生以冰山以下的人格的培养,我认为这些都非常重要。所以作为学校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就是人自身所具有的东西比知识更加重要。

另外一定是跨过时空的学习,所以他可以通过技术来支撑我们过去所无法实现的学习,当然他也会跟家校合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一定是助力教育的发展,各个学习要素之间是一个社区,是一个相互的关联和活动。

4.重构学习路径

学习路径的重构,第一是通过技术的支持,第二是通过差异化的学习方案,还有就是我们不仅仅在学校学,我们还要回家学,我们还要在社会学,所以学习路径的重构是以整个大的教育生态系统为支撑的这样一个学习路径的重构。

培养时代新人

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在学校中实现这些目标?其实在对于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发展的人,国际社会上也一直在探讨。

过去有一本书,《学习—内在的财富》,当时提出来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一点在今天也是依然非常重要的。当今的社会,我们的技能在不断的更新,在中国41%的技能都需要更新,我们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人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所有变化当中,凡是机器能做的以后人就不要去做了,所以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是处在一个人机共存的时代,和我们竞争或者和我们共存的是人工智能,那我们要更加具有人的特质,才能在未来社会当中得以更好的生存。

凡是属于高阶思维的,包括情绪、智力这些才是我们要培养学生必备技能。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德智体美劳的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第一你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没有好的价值观,你连创造力都会衰减。

所以我们要有高级思维能力,我们要有社会情绪学习,这才是现在学校更应该提供的。我们要有成长性思维,我们要有高阶思维能力,今天褚校长一直说我们的教育都是以记忆为主的,我们是在低阶思维上,高阶思维我们就要让他创造,然后进行评估和分析。我们要教会学生更加有智慧,所以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怎么样来做正确的事。

未来学校的挑战和趋势

1.教育重心会发生转变

我们一直说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我们一直都有的,但是过去我们的重心是放在知识上,后来我们更加强调能力。但是现在仅仅有知识有能力还不够,其实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人为核心,而人所具有的激情、勇气、好奇心、想象力、坚毅、坚持,这些就是冰山之下的那些能力,这些才是真正在学校教育当中应该让学生具备的。这也是他将来能够在人机共存的时代,他能够胜出机器,他能够成为一个美好生活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的激情,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调查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于他们说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激情、好奇心、勇气,这些才是真正他们做科学研究的内驱力,是让他们能战胜无数困难的决心,对真理的追求,才能让他持久的坚持下去。

2.课程的改变

学生所学的一定不是抽象的知识,一定是跟真实的世界联系的。现在我们就是应该让学生有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当然他面临的挑战就是你说你用40分钟想完成这样的,那是不可能的;想用单科学习还完成这样的任务,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课程除了真实性之外,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关联性,孩子们的学习一定是跨学科的,学生要学习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仅仅记住知识,那只是信息,你只有建立了关联才能产生知识结构,才能为将来高阶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课程还应更具有灵活性。现有的课程是根据课本按步就班,在个性化的学习时代,这种现象一定会改变。课程一定是生成性的,比如餐馆这样一个课程,可能孩子每一次讨论结果不一样,第二步的课程可能就变了,这个班的孩子想买衣服,那个班的孩子可能不想买衣服,所以后续的课程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会从静态的课程变成一个动态的,一个生成性的课程。课程的开发者,我们现在是专家是课程的开发者,但是将来我们生成性的课程,教师学生还有家长,还有社会,他可能是课程的共同参与者和开发者。

3.PBL和EdTech在课堂上的崛起

我们不可能回到没有技术的时代,所以说我们的教育技术一定在课堂会发生更大的作用。它会让我们的学习更精准,它会让我们把过去看不见的东西,体会不到的东西用沉浸式的技术更容易看到,都是通过技术来帮助我们实现的。

当然另一方面,还需要一种平衡。一方面技术会在我们的学习当中会越来越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项目式学习也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这种项目式学习他可能会跟真实的生活,跟真实的世界会更关联。他甚至会突破课堂,走向社会。

4.人工智能支持的个性化学习

人工智能支持的个性化学习一定会在未来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课程会更有弹性,学生一定不是单一地学习固定课程。将来甚至年级都会打乱,假如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路径去学习,那他为什么一定要跟着这个年级学习这个单元的课程呢?

按学段的学习会变成按阶段的学习,而这个是按照程度来决定的。现在因为未来的工业,未来的发展我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们将来的人,刚才李司长说2045年我们现在培养的人还很年轻,他们刚刚踏入社会,那个时候他们要干什么工作呢?一定好多都是跟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

5.培养STEM与SMAC技能

中国也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要把编程,我们要学会用编程的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去做逻辑性。所以有时候甚至我们没有模块,我们也可以,我看过英国有一套教材,他就是没有计算机一样能够做编程课程。他考虑的是逻辑性的思维,所以这些技能也很重要。

6.运用学习平台进行过程性记录与评价

现在考核学生不仅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智发展。我们需要知道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创造能力等等。这些如何去评价?用我们传统的方式一定不行。那么过程性的评价一定会变得更加重要。真实的记录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变成一个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

7.社交技能和情感技能日益受到重视

因为在未来工作当中,合作学习沟通都是人们必备的能力。但是目前学校课程当中这方面涉猎比较少。美国大概从94年开始做,美国一个调查显示,凡是上过这样课程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和与人沟通是会变得更好。

8.学校设计由教育专家+设计师共同完成

因为学校的灵魂是教育,建筑只是载体,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载体,这个学校是空洞的。所以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校的灵魂,其次才是它的外观和它的长相,我觉得将来在这个方面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