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那一座可以释却乡愁的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吴美,广丰人,商人,喜好阅读思考、书法写作。
作品理性、唯美,大气,颇见思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午,几位多年老友相聚,喝了酒,微醺。晚上回家早早睡下,刚刚竟然被自己的鼾声惊醒。
真是奇怪,又做梦了,又梦见了从小到大不知造访过多少次的梦境。满山肆意的野花、谷中清透的溪流、河边爬满青苔的石屋、小木桥上慵懒的花狗,还有小心翼翼绑着裙裾踩着鹅卵石捞鱼的我……醒来绞干脑汁也想不起那是哪。毎次演绎的场景都一石一木不移,纳闷之余曾描述给母亲听,怕是婴幼时眼里录过的美景残存在记忆深处,但总是被笑愚痴。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妄自断定,那该是前世的故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信江之子 摄)
平日里,每遇友人谈及故里,我总仓惶逃离。心里不知该如何界定地域范畴里的故乡,这个概念实在是模糊又支离。看着友人们都能时常触摸故土的温暖,思念之余还能用笔尖倾诉外人难以破译的与生俱来的一往情深,我心里着实是艳羡并偷偷妒忌的。
祖父五都人氏,年轻便到福建浦城讨生活。父亲出生在祖母娘家杉溪,幼年随之去了浦城待成年后才回广丰工作。母亲成长在浙江永康,我不敢妄言感谢1960年的全国大饥荒,本应以良知和慈悲来祭奠这一凄凉,但事实是,若不是江西的农耕生活尚能维持温饱诱使母亲的出逃,我又如何来遇见这般美好的你们?
从小生活在县城,在大规模城建之前的广丰,步行一个小时就能走满一个圈。居住的中大街,顾名思义是县城中心地段、繁华所在。县衙门座北朝南,两臂伸出,南北杂货、福利部等商铺一溜儿排到南门外的丰溪河边。现在迈着猫步也不过七、八分钟的路程,而这稍作纵横的小小世界就围住了我整个的童年。
所幸父亲栽种了几株葡萄,待我能攀爬釆摘,它已枝节盘错、根深叶茂。丰年时它能蔓延伸展至天井四边的屋顶,遮天蔽日,洒下整片阴凉。七月暑期,正是熟透时节。那时物质溃乏,有小伙伴来访,我吊坐在虅蔓上瞄准晶莹剔透的几串抛掷下来,已足够让大家欢天喜地的了。
偶尔趁母亲不在家,倒出一把麦乳精在纸上狠狠捏紧再放入嘴中轻咬,那份松脆和香甜至今能在唇齿间流连。密谋半年在某个周末去趟芦林坝,砸开家里偷带的罐头和闺蜜一人一口,那简直是饕餮盛宴,又带些许小小少年叛逆成功的窃喜…… 其余便多在学校与家里穿行了。小县城的生长让我成了个“城乡边缘人”,既无都市人的视野开阔、见多识广,也无乡下孩子能陪伴野菊花、芍药、芦苇、山风、溪水长大之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身体缱绻于温床,思绪继续云游。梦境让我又想起了前几天和女伴们一起拜访铅山湖坊时游玩的澄波古桥。
已是暮春,只有些矢车菊在田边垄尾昭示着春还在。粉红的桃花、素白的梨、橙黄的油菜、绯色的杜鹃都已渐离了喧嚣。一阵䁔风拂过,潮湿又温润。连日的雨,让人伸手往空中一捞,似乎都能掐出把水来。草色连天,雾霭沉沉。天是灰蒙蒙的,远山也被淋得没了脾气,老气横秋的冷眼旁观着我们这群原本要闹春,却在古远面前突然静默的人。不过,这天气倒更能映衬桥的苍桑,仿佛为一个素颜白衣汉服的女子搭上一条玄色的麻质披肩,让人看着熨贴舒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桥墩由石块砌成,底部石缝里长满了水草,春河水䁔,不时游来几只白鸭拨弄着在柔波里嬉闹。石墩上有五层横竖搭放的木方,为了防潮?抑或减震?不,我更愿意相信是慈悲的澄波为春燕筑的巢。远望㾿桥,两边商铺粉白一新,朱红的桥护栏也象是腰间的彩环,似乎节日里盛妆亮相的老祖母,无端添了点点喜庆。靠近,拱门石柱的表面已风化,没了清冷、坚硬,摩挲过去,指尖有沙沙的温厚。条木拼合的桥面已有小小缝隙,细瞧去,能见缓缓清流。人一踏上,桥板嘎吱嘎吱作响,仿佛是年迈的父母亲自下厨款待归门的子女,明明心里是欢喜着的,却又假装着抗议我们是他们的难以承受之重。两边凸出桥面架在桥墩上用作商铺的小阁楼早已空置,有几间已被蜘蛛结网宣布了领地。推开早被抚触得油黑发亮的门板,有光亮斜斜柔柔的从窗外潜入,细尘在光影里轻舞飞扬。靠近窗边,推开窗棂,想象是晓起梳妆卖花的姑娘,一回眸,仿佛千年以前桥上的菜农、剃头匠、布商、药店伙计们以及熙熙攘攘的行人们便一一在尘影里浮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信江之子 摄)
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募金造桥的澄波禅师早已化作和风细雨护佑着这一方百姓的“河清海晏”与“风恬浪静”,曾在桥上店铺里上演《清明上河图》般繁荣昌盛的盛世华年也成了一段传奇,在桥上看日出日落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木桥仍在与时光抗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在终于明白,为何那日踏上木桥的一瞬间心里会涌过一阵温暖。当我走在“咯吱咯吱”作响的桥木板上,当我推开店铺阁楼里已被时光打磨得不识初颜的窗棂,当我瞥见晚春桥下静静流淌的潺潺碧水,梦里的故乡突然跳出,宛如奈何桥上频频回顾不肯遗忘的故土旧情与现实的情境猛的贴合影映,前生今世便携尘封的往昔张牙舞爪抡起思念的匕首猝不及防的一把扎将过来。抬头、睁眼、深呼吸,仍是憋不回已喷涌而出的泪水,只好低头,任它滑落水面……
想象中的故乡就像一个无法爱恋的情人,只有午夜时分,梦缷下了所有的盔甲,魂打开了所有的桎梏,才会让想念去蜇疼要赶紧握住方能安抚的就要开裂的心。
没有故土的人,精神上也无原乡。
好在,澄波,似是故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