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铜雀台,真的是为了“锁二乔”而建的吗?杜牧误会曹操了
《三国演义》被黑的最惨的历史人物,曹操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了。
在《三国演义》里,他奸佞,多疑,杀人如麻,是窜汉的大奸臣。私德不佳,总是喜欢霸占别人媳妇。其实不光三国演义,在此之前,他就被人黑过。
唐朝诗人杜牧,曾经掀起过晚唐诗歌的盛世。他就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虽和曹操无冤无仇,但这首诗一出,不仅让人脑洞大开,曹操83万大军,掀起赤壁之战,难道是去抢孙策媳妇大乔和周瑜的媳妇小乔去了?
曹操冤枉不冤枉?
冤枉!
因为赤壁之战是208年,而铜雀台是210年开始建的,那个时候,曹操怎么可能未卜先知的知道自己两年后会挖出个铜雀,而且还会建个高台呢?
真实的铜雀台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真的有人把铜雀台当成了监牢来使用?
铜雀台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北伐东征获得胜利,曾经河北的汉末最强袁绍父子也被灭掉。他晚上住在邺城,突然看见远处金光大放,第二天赶紧派人到那个地方掘地三尺,竟然挖得了一尊铜雀像。曹操的谋臣荀攸说这是吉兆。曹操十分高兴大喜,开始在漳水之上建铜雀台,以彰显自己平定四海的功德。
建好的铜雀台,用来做什么呢?
当然不是因为210年周瑜刚死,小乔没人照顾,可以顺便接来照顾做点好人好事。它的用处可大着呢!
《水经注》所写,严才叛乱之时,都打到宫殿边门了,王修赶紧去攻门救援。此时的曹操看到有人去宫门求救,于是推测说:肯定是王修!
可见当时的铜雀台,是作为战略攻防屏障来使用的。具有十足的军事价值,或者直接说它是军事要塞也不足为过。
除此以外,所谓魏晋风流晚唐诗。那个时候人的思想极为开放,生活的潇洒,作诗行文也都没有什么大的限制。因此除了不少文人墨客,比如竹林的竹林七贤。而开启魏晋风流的,正是“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当然首推曹家,曹家,当然首推曹操。
那时清谈之风盛行。文人墨客以文会友,让有才之人登上高台发表高谈阔论。当然,也会在高台上吟诗作对。曹操的文学素养,有目共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称千古名句,更有学者说,“建安风骨,乃是曹孟德一人之功”。
曹植那篇传唱千年的《洛神赋》就是在铜雀台上所做。除此以外,汉末才女蔡文姬也曾登台作赋。
所以,铜雀台又兼有会客,吟诗雅地的作用。
曹操是否替人背了黑锅?
罗贯中对蜀汉和诸葛亮的偏爱,让他不得不在刻画其他人物时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杜撰。初读《三国演义》里的这一句,难免被误导,觉得曹操修建铜雀台,就是为了储美人,供自己享乐。
而实际情况是,古代“乔”通“桥”,而铜雀台和旁边的两座高台之间有两座高桥。现在不少学者已经更偏向于“揽二乔于东南兮”这句,估计是被罗贯中给篡改了。实际上并不是指两个女人,而是指两座桥。
在曹魏时期,其实铜雀台是风雅之地,但到了后世,那就不一定了。曹操死后不足百年,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占据了铜雀台,这里被石虎变成了玩弄女性的不堪之地。
石虎不光把曹魏的铜雀台城墙加高,还在里面设置了120间房间,房间里全是女妓,侍女。他还在地下挖了两个大井,存放粮食财宝。
而《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垂涎“东吴二美”一事的说法,则是来自于《铜雀台赋》。第四十四回中提到了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有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不知道是不是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之时,是不是也是被杜牧的诗和石虎的锅给曹操背上了。从而让曹操时期的铜雀台,也变成了承载曹操香艳春梦的地方。
曹操好色,坑们拐骗别人家媳妇的事儿其实也不少,比如攻打宛城时,张绣刚投降,曹操就把人家婶婶骗到床上去了。而官渡之战,刚把袁绍打死,曹操火急火燎进入冀州,第一件事儿就是去四处搜寻袁绍的儿媳妇,美女甄宓。幸亏曹丕下手早,要不然又多一个后妈。
介于曹操对人妻十分偏好的这一特色,不仅不让人想象,如果曹操知道了后人如此杜撰他,他会不会生气呢?
不得不再提魏晋风流,建安风骨,那个时候的文人讲究“雅量”。曹操就很有雅量,据说当时许劭骂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时,曹操并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知我者许劭也”。
所以,单凭这一点,大抵曹操不会为了杜牧的诗大发脾气,他或许也会呵呵一笑:“是啊,这是个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呢?”
曹操《遗令》中对曾经侍奉自己的歌姬妻妾进行了安置,让她们到铜雀台居住: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说明其实曹操生前真的未曾把夫人姬妾都困在铜雀台,也说明曹孟德之多情。他有心做帝王,在将死之时却没有要这些女人陪葬,给她们安置之处,让她们继续活下去,还叮嘱没事编编草鞋,换钱度日。
铜雀台久经岁月,明末时大半淹没于漳水之中,如今只剩下遗址。
身在今天的你我,读杜牧的《赤壁》读出了赤壁之战的凛冽和曹孟德的霸气,只是,切不要把它当成真的历史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