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乾书丨平湖“樟渡”今昔
野渡风微波不扬,
小舟如叶荡斜阳。
嗤它飞鸟缘何事?
却与行人一样忙。
这是古代平湖“后清源八景”《樟渡》诗。樟渡即林樟渡口,位于平湖下都瓦厂山下溪边,它是一个古渡头,渡船往返于上都溪下游的林樟和瓦厂两岸之间。
林樟渡船历史久远。昔日这里溪上没有桥,旅客往来要搭船过渡,平湖下都人去富达、薛后、吉巷,必须从这渡口经过。
这里过去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点。溪道开阔,水量丰足。山体、溪流、沙滩、田畴、村舍,尽在眼前。微风吹拂,水波不扬,渡船在夕阳下荡行。飞來飞去的鸟儿,和行人一样忙个不停。呈现的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渡船
渡船比本地的翅尾船大些,船的两端是平的。每次载人从一两个刭十几个不等,旅客随到随载。船上没座位,人要站立着,有时肩上还挑着担子。急流地方,船便摇晃起来,这时要意想脚掌紧扎船板,坚持几分钟便可到达对岸。
过渡景象
物事总会在某一时候改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林樟渡口下游不远地方建成了大桥,取名溪州大桥。从此,这里的渡船历史结束。
溪州大桥远望
后来我下乡,乘车过大桥,偶得一诗:
新铺桥道接林樟,
穿野跨溪百丈长。
飞快轻车窗外看,
曾经渡口变荒场。
溪州大桥
瓦厂地方毗连的沙洲尾村,是革命老区,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沙洲尾会议”召开的地方。新世纪初,为了纪念这次会议,上级在桥头坡上的路边建了纪念亭。
沙洲尾会议纪念亭
再后来,恰逢春夏时节,湖水上涨,路过大桥,回望当年渡口已被翠屏湖淹没,大桥横卧湖面。
原先渡口高处山上的苍松
树龄120年的被保护的松树
世事沧桑,溪山巨变。如今《樟渡》虽然不复存在,但这地方又换成了一种新的美丽。如果你来平湖,不妨到这里一游。
原创丨包乾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