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漫谈: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靠谱吗?】
自古谚曰:“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风邪为百病之长,诸邪之首,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说明防风通圣散是一种防病治病、有益健康的平安圣药,有治疗、预防保健的双重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表里通解的名方,临床应用广泛。
这是天津宏仁堂药业对防风通圣散的解说词。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卷三风门诸风总论。刘河间在对诸风进行了总论之后就出了这个方,应该是通治诸风的方。
刘河间所论的风,就是把《内经》中有关风的内容收集起来,认为风为百病之首,风中五脏六腑,风即是火热。如他说“夫风热怫郁,风大生于热,以热为本,而风为标,风言风者,即风热病也”。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风就更从火化了,“由风木王则金衰不能制木,而木能生火,故风火多为热化,皆阳热多也”。防风通圣散治的应该主要是风和火热,而其所列的症状有数百条之多。
组成: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半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 白术 栀子各一分。
煎服方法: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
功能主治:疏风退热,泻火通便,解酒,解利诸邪所伤,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主风热怫郁,筋脉拘倦,肢体焦萎,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咬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结,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中正气与邪热相合,并入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或虚气久不已者。或风热定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或卒中久不语,或一切暴喑而不语,语不出声,或喑风痫者.或洗头风,或破伤,或中风诸潮搐,并小儿诸疳积热,或惊风积热,伤寒疫疠而能辨者;或热甚怫结而反出不快者,或热黑陷将死:或大人、小儿风热疮济及久不愈者,或头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驳,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俗呼为肺风者,或成风疠,世传为大风疾者;或肠风痔漏,及伤寒未发汗,头项身体疼痛者,并两感诸症。兼治产后血液损虚,以致阴气衰残,阳气郁甚,为诸热症,腹满涩痛,烦渴喘闷,诸妄惊狂,或热极生风而热燥郁,舌强口噤,筋惕肉瞤,一切风热燥症,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昏者。兼消除大小疮及恶毒,兼治堕马打扑伤损疼痛,或因而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腰腹急痛,腹满喘闷者。
这是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卷三关于防风通圣散的主治病证,真够多的吧!
就这么这一个杂乱无章,功效、主治极不明确的方,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实在是匪夷所思。
其实是刘完素开启了外感病初期治疗的混乱模式,直到现在,外感病初期的治疗还处在混乱之中。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上”的“伤风”(即太阳中风)条下,首先列出《伤寒论》中用桂枝汤的治法,紧接其后,却又加了一句“不若通用双解散,免致有桂枝、麻黄之误”;在“伤寒”(即太阳伤寒)条下,首先列出《伤寒论》中用麻黄汤的治法,紧接其后,也加上了自己的主张“不若通用天水散或双解散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而益加害也”;在“表证”条下写道“伤寒无汗麻黄汤,伤风自汗桂枝汤,一法,不问风、寒,通用双解散或天水散最妙”。
类似的言辞在其《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以及《伤寒直格》中屡见不鲜,字里行间似乎要向世人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凡是外感病,不管是什么证候,其自创的双解散或天水散都可以“通用”。双解散由益元散(即天水散)合通圣散而成,其药物组成是:滑石、甘草、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荆芥、白术、栀子等。
众所周知,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都属表寒证,表寒证如何可用石膏、黄芩、栀子、连翘等清热泻火药?又如何可用大黄、芒硝等寒凉攻下药?双解散真的可以通治“伤风”、“伤寒”等多种外感病证吗?显然不能!
可见,刘完素机械地强调“六气皆从火化”,导致了他忽视对外感病的具体辨证论治,盲目地在外感病治疗中加用寒凉药,以为这样可以“通治”所有外感病。这一认识上的致命问题,直接造成了他自己患外感病时,错误地使用了寒凉药致使病情恶化,最终是被张元素用药救误而治愈(见《金史》“张元素传”)。然而,由于当时刘完素在医学界很有名,他对外感病的这种“通用”治法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以及后世的医家,学界盛传“热病法河间”的说法,可见其影响之广大。
张仲景对外感病的治疗是很清楚的,单纯外感寒邪就是解表,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单纯的里热就是清下,无腑实的用白虎汤汤,有腑实的用承气汤。表寒兼里热则解表清里并用,如大青龙汤,本来十分清晰。
结果宋代的庞安时、朱肱和金代的刘河间自己弄不明白寒热虚实,认为外感病热证多,特别是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就是只有热。庞安时、朱肱是在麻黄汤、桂枝汤内面加寒药,刘河间直接自己凑合出防风通圣散、双解散,通治百病,一直谬传到现在,还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中医糊里糊涂的根源吧!
一个单纯的表证,需要用防风通圣散或双解散吗?一个单纯的里证需要用防风通圣散或双解散吗?当然都不需要。只是在表寒兼里热的时候才需要解表清里并用,但也不需要用这么杂乱无章的处方。
单独去评价一个方也有标准,就是组方、配伍是否合理。方更重要的意义是能解决明确的证,方的功效不是越多越好,而主治越明确越好,效果越肯定越好。张仲景的方为什么好,就是因为他的方都是针对明确的证的,能够方至证除。麻黄汤好就好在可以有效的治疗太阳伤寒证,如果说麻黄汤可以通治所有的证,你还会认为他好吗?你认为这靠谱吗?
防风通圣散可以治疗几百个证靠谱吗?
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靠谱吗?
希望大家看看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中的防风通圣散,自己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