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 秦保玉丨怀念父亲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 秦保玉 / 文
2021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百年不遇的大雨给亿万河南同胞带来了不小的灾难,疫情笼罩下的大地给每个人的心里蒙上了阴影,而父亲摔伤的消息突然间传来,更是让我的心情格外沉重。7月22日,在赶往父亲出事现场的路上,当我拨打父亲的电话被别人接听时,一种不祥的感觉笼罩心头。
我们兄弟怀着万分焦急的心情来到医院,看到ICU病床上父亲已经僵硬而冰凉的遗体时,霎时间泪水奔涌而出,他老人家再不能有只言片语托付与我们…… 古稀之年的父亲向来身体硬朗,退休的他常利用空闲时间辅导学生作业,干活不比一个健壮的中年人差,突然之间就这么倒下了,这样的打击让我们如何接受?我们姐弟三人以及两个媳妇那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嗓子哑了,泪水干了。浑浑噩噩间安排完父亲的后事,我整个人瘦了十多斤,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老人家生前勤劳善良、有责任有担当的做人做事的品格将永远影响着后世子孙。他在担任学校校长工作期间,曾把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小学建成为镇重点中学,改变了当地教学环境,影响了一代人。在我们老家乡镇,完善了镇一中教学楼,新盖了镇中心完小办公楼,在当地教育界深受好评。
父亲的一生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一生。父亲兄弟姐妹六人,他是老大,很早就挑起了照顾兄妹、执掌家务的重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十八岁替我爷爷参加了红旗渠修建,因为他在当年算是有学问的人,担任了司务长,同年回到村里就当上了生产队长,后来通过招教参加了教育工作。
三十多岁那年,给弟弟们腾出房子娶媳妇,他独自盖好了自己的房子,还担心弟弟们的房子,他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去山上起几块石头推回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四块大石头垒上墙,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垒成了我爷爷家长二十余米,高三米多的大石岸,为盖爷爷家的房子奠定基础。这就是作为长子的父亲,上照顾老人,下疼惜弟妹。亲朋好友只要有大小事都要找父亲帮忙解决,他能帮上的都帮,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父亲的一生是闪耀着父爱慈祥光辉的一生。上初中时,父亲已经是学校领导了,还担任我们兄弟二人的理化教师。在家他是慈祥家长,在校他是良师益友;在家恩爱有加,在校鞭策有方;在家恨铁不成钢,在校耕耘留篇章。回想当年在父亲任课的那段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听母亲讲,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兄弟二人同一天出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那是喜忧参半,由于吃不饱饭,母亲的奶水并不好,一个孩子勉强维持,两个孩子根本不够吃。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奶粉之类的乳制品,交通不便,离县城又远,父亲只能利用星期天借自行车骑行好几个小时到县城西北十几里山路的黄华牧场打牛奶(当初叫炼乳)。
有一次,由于天气原因,下着蒙蒙雨,家里没有自行车骑车技术也不太老练的父亲摔倒在途中,无奈之下,只有求助乡亲,借了瓶子从地上捡起有点脏的乳品,回到家还得哄着母亲说是图便宜买的处理品,其实他自己胳膊疼了好长时间都没有给别人说,只到我们长大后才提起了这一场。
还记得,我初中毕业连续复习没有考上理想学校的时候,父亲到处借钱把我送到油田技校上学的情景,他回去后,十八岁的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异地他乡读书求学,举目无亲,语言不通,孤独迷茫。后来父亲给我找到了他在这个城市工作的好友,托人家照顾我,有了亲人在身边,也缓解了一点对家乡的思念。艰难的环境往往更是一种磨练,也就是那个时候培养了我独立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坚韧。为我今后人生道路上外交和业余时间搞老乡联络工作打下了基础。
又怎能忘记我二十三岁的那年,夏日夜晚,我骑车去串门,摔成小肠穿孔,躺在病床上,抱着父亲的脖子不想让他走,他多陪了我两天,可是,他有工作啊!也就是那一年,父亲的工作调动了,去了一个不理想的单位,也是我的住院耽误了他,为此,我愧疚了好一阵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今日还清晰的记在心田,数都数不过来。
如今,孤独无助令我迷茫,编织回忆岁月惆怅。执笔落纸泪流满面,秋夜无眠思亲泪,浸湿枕巾无人知?想念之苦无人解,思亲之痛谁人知?子欲孝而亲不待!这句话当初在学校时只是一种学习,没啥感觉,而今天却成了一种心酸的感受!
再不能,一家人其乐融融
再不能,餐桌上面把酒喝
再不能,饭桌后面把棋下
再不能,小桌上面把牌打
再不能,阖家欢享乐融融
再不能……
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了回忆。唯一对父亲的回报就是好好伺候脑梗的母亲,她虽然不能自理,意识行为都不清楚,有时候竟然不认识我们兄弟,但是,无论如何她永远都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我们定让她过上幸福的晚年。
这是我们作为子女安慰父亲地下亡灵最好的承诺。
秦保玉 1975年7月29日出生,东姚镇南窑村人。毕业于北京经济技术研修学院法律系。先后在司法部《法律与生活》杂志社、青年导报社、央视网等新闻单位工作。现就职于《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理论专题部。2012年创办《中国法治新闻报》任法人代表。近期参与了《红旗渠建筑工匠风采录》一书的编辑工作。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