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10年,还不知道讲究投茶量?记住这三个细节,别糟蹋好茶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些天,福州的温度降了不少,一直被乌云所笼罩。

不出所料,阴天并没有持续几日,阳光才是冬季的主旋律。

一个暖洋洋的冬日午后,朋友A要来喝下午茶。

难得的好天气,做什么都仿佛充满活力,当然也适合喝茶。

有些人,不喜欢阴雨天气,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就连喝茶也会出现味觉偏差。

明明是泡好茶,冲泡条件都不变,可仅仅是因为外头下雨,被影响了喝茶的心情。

朋友到了之后,取出一泡红茶,这是比较符合她口味的,而且也是自己近期的新宠。

坐下之后,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着水烧开。

看到一旁泡袋装的红茶之后,朋友问,“白茶好像很少泡袋装吧,那喝一次要放多少茶叶啊?”

这个问题,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毕竟喝白茶的方式有很多,自然投茶量也不同。

《2》

情况一:玻璃杯泡白茶

玻璃杯是许多上班族、外出旅游一族泡茶的首选。

不为别的,只因为它简便,易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喝茶。

不管是从哪个层面来说,玻璃相对于其他材质来说,容易清洗。

并且物美价廉,即便不小心弄丢了,摔坏了,也不至于太心疼。

说了这么多,那用玻璃杯泡一杯白茶,需要投多少茶呢?

不论用什么茶具,泡茶都要讲究一个概念,叫作茶水比例。

一般情况下,用常见的200毫升玻璃杯泡白茶,投茶1-1.5克干茶即可。

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提前准备好一个克秤,喝茶前先称重。

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让白茶风味更上一层楼的法宝。

即便是玻璃杯冲泡,也要处处注意细节。

若是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家中先提前准备好,再带出门冲泡。

再不然,就按照“宜少不宜多”的原则,少投一些茶。

贸然的抓一把干茶投入玻璃杯中,无法很好地掌握尺度,很容易造成茶汤过浓,滋味苦涩。

因为玻璃杯是难以做到茶水分离的,茶叶只能与水长时间接触着。

在这个过程中,内质在不断释放,投茶量太多,不就泡出了一杯苦味浓重的茶汤吗?

因此,应该循序渐进,假如觉得滋味太淡,下次冲泡时适当增加投茶量,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样一来,喝得多了,就可以根据个人经验来投茶,泡出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在办公室或户外,还有些茶友喜欢用飘逸杯、随行杯、快客杯来泡白茶。

不过原则上都是一样的,投茶量宜少不宜多,根据个人口味来适当增减,避免苦涩。

《3》

情况二:盖碗泡白茶

如果说,玻璃杯泡茶没什么仪式感的话,那盖碗能够完全满足你的幻想。

一个简单大方,素雅洁净的白瓷盖碗,配上一个公道杯,品茗杯。

再加上一个茶盘,便能给你带来一场完整的喝茶体验。

那么,盖碗泡茶也能像玻璃杯那般随意吗?

当然不行。

按照经验来说,110毫升的盖碗,搭配上5克的白茶干茶,是风味最佳的。

换句话说,它们就像是黄金分割线一般,是公认的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

而泡白茶也一样,适宜的茶水比例,才能冲泡出好茶的香气和滋味。

有人可能认为,投茶量越多,茶汤的滋味更足,更好喝一些。

其实不然,优质的高山白茶,根本不需要靠增加投茶量,来获得饱满的汤感。

只要在正确的冲泡方式下,让好茶的内质均匀释放,只要5克,就能大放光彩。

回忆起,之前与几位朋友一起喝茶的经历。

还记得那天喝的正是白茶,自己正在称茶的间隙,一位朋友脱口而出,“你泡茶太讲究了吧。”

称完之后,收起克秤,一边问道,“那你平常喝茶,怎么控制投茶量?”

“就放一撮茶啊,还需要怎么控制?”

这个描述有点抽象,一撮茶,到底是多少呢?

红茶的一撮茶,与岩茶的一撮茶,白茶的一撮茶,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位朋友的投茶量,就成为了一个迷。

不过,从如此简单草率的回答中也能听出,朋友并不理解“茶水比例”这个概念。

于是又问了一句,“那你泡出来的茶,每次都是一样的味道吗?”

“有时候浓点,有时候淡一点吧,看情况。”

你看,明明买到了好茶,却因为冲泡方式原因,让自己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今天淡一点,明天浓一点,后天正巧投得刚好,滋味不浓也不淡。

不要让“偶然”决定茶汤的滋味,而是要把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把控。

还有一些人问,为什么你说只投5克就够了,可其他茶掌柜却说要投7、8克呢?

前面说到了,内质丰厚的白茶,仅需要5克足矣。

而品质一般,内质单薄的茶该如何释放更多滋味呢?增加投茶量。

道理说清之后,剩下的就靠茶友们慢慢领悟了。

《4》

情况三:煮老白茶

入冬之后,许多人都喜欢喝温润的老白茶,醇厚,甘甜,更适合现在这个季节。

而冲泡老白茶的方式也很多,主要有盖碗泡,以及煮茶两种。

那么,煮老白茶应该如何控制好茶水比例,才能煮出一壶浓醇的茶汤呢?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煮冲泡过后的叶底,二是直接煮干茶。

前面说到,用盖碗冲泡白茶,110毫升的盖碗,搭配5克的干茶。

在煮茶时,就可以把5克干茶全部投入到茶壶当中,加入400毫升的水,进行煮茶。

泡后再煮,主要是将老白茶中还未充分释放的内质,彻底榨干。

毕竟,优质老白茶来之不易,即便是冲泡了好几冲也不能完全尽兴。

煮一煮,让风味再次重现,才不算浪费好茶啊。

而煮干茶呢,不论散茶还是饼茶,300-400毫升的水,只需投入2-2.5克干茶即可。

依照这个比例,若是注水量有变化,也可以等比增加投茶量。

有茶友感到疑惑,“为什么盖碗泡茶是110毫升配5克茶,到了煮茶,水多了茶反而少了?”

原因是,盖碗冲泡,出汤讲究的是一个“快”字。

注水到出汤,控制在7-8秒之间,在这个过程中,茶与水接触时间有限,物质释放均匀。

但煮茶却不同,是让茶与水在煮茶壶中长时间接触,并且是处在高温沸腾的状态下。

并且,干茶是没有经过冲泡的状态,内质完全被保留在了体内。

如此一来,在煮茶的过程中,茶叶内部的物质析出势如破竹,又快又猛烈。

如果投茶量太多,则会导致茶汤苦涩,反而丧失了老白茶原本的清甜感。

《5》

有人说,泡茶何须如此讲究,不过是味道浓淡,而已。

区区一句“而已”,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义深重。

你知道,“而已”二字,浪费了多少制茶师的心血吗?

人人都在追求好茶,而尊重好茶的表现,难道不应该是认真的品味它吗?

千挑万选,买到了自己满意的优质白茶,不料,却毁在了冲泡上。

我心痛其语,落泪不能已。

愿天下所有好茶,都能被温柔对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