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去乡村义诊时,有位老郎中说:胃...

10年前,去乡村义诊时,有位老郎中说:胃部寒凉,温热不效,因考虑邪阻脉络至阳气不输,而不能一味地温中补阳。切!哪有那么麻烦!我当时根本不当回事!
想当初刚开始学医我也是抱着百分百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总想着能多吸收一点知识,我可能就会多为病人减轻一点痛苦。
但是毕业工作后,现实好像跟我想象中有不一样,就比如:在医院中医科看病,也得让患者去做各种检查。当时我还比较纯洁,好奇说:中医怎么还用仪器检查呢?书本上没教啊?
同事跟我说的话在那会其实是有点颠覆我三观的,他说:医院要创收啊,你望闻问切了,工资奖金的钱哪里来?各种福利还有吗?好好工作别乱说话。
额?还是我太年轻了!
医院的职称评选需要有基层医院的坐诊经历,而我又年轻气盛,看不惯一些所谓的“现实”,便跟领导请示去乡镇医院历练。但是,到了乡下,我才发现我自己:又蠢又傻!
我有天坐诊,正好来了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我当时了解完他的情况:胃凉,有时候喝开水才能舒服点,伴心悸、胸闷,二便自调,舌红苔薄白,舌下有静脉怒张,也不怎么口干。便随手开了付附子理中汤加减。
一周后他又来了,进门对着我就说:你不是市医院来的吗?怎么我吃了一周药,一点效果也没有?
我有点懵圈,便问他:你是不是没按时吃药?一点都不管用吗?
他说:吃的时候好像胃里舒服一点,但过后还跟以前一样。你这药我以前也吃过,但想着你大医院来的水平高,才又吃了,哪知道也就那样。
我当时羞愧难当,正不知该怎么办,正巧在医院的一个老郎中过来了,看了看我的处方单,问我:脉象如何?答:细而弦涩。便说:此症看似胃凉为主,但只是其标,其本是瘀阻络脉、胃阳敷布不及所致。方用血府逐瘀汤重加桂枝。
我听到这不禁问:你这不靠谱吧,不是说“寒则温之”吗?你这方子就一味桂枝能管用吗?
老郎中说:治病求本,莫被表象所蒙蔽。试试看!
患者听到老郎中的话后说:你就听老医生的,他可是我们乡的名医,就你那水平还瞎质疑啥。
我当时也没有办法只好按老郎中的方子给患者开药。
患者走了后我就问老郎中:就算胃寒那是表象不也得治标吗?你这干姜附子都不用能好使吗?
他说:那你应该知道中医的治病思维吧?
我说:这谁不知道啊,治病求本啊,找到最根源的问题解决就行了。
他说:你这虽然有理论知识,但实践上的经验太差。被那些书本上的框框架架给禁锢住了,结果到了患者身上,你反而辨证不清,没有办法解决了。
那位患者:伴有心悸、胸闷、口干不甚,二便自调,舌红苔薄白,脉象细而弦涩,舌底部呈现静脉怒张。所有这些也是有瘀阻的表现,更何况患者以前也吃过好多温中的药都没效,这你更要能找到他的病根。
用血府逐瘀汤加桂枝,以温通血脉、助胃阳敷布,不需温中,待气血通行自然会温。
总而言之,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致病之根源。这个才是中医的核心。
听完这些,我思考了好久,就像现在一样,中医好像在大众视野中慢慢消失了,提及中医则会有人质疑“骗子”。那到底是中医太弱,西医太强,还是“骗子中医”太多?
如今,我能做的也不多,只是想时时刻刻提醒大家,莫让一些“骗子中医”骗取了您的钱财、健康和对中医的信任。
PS:怎么样?我的文案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写的还行吗?医案是真的,文案是抄头条的,很多都这种文案,什么原因具体您懂得!请擦亮您的双眼,按捺您的冲动,收紧您的口袋,找到您的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