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文部·卷十三

  ○檄

  《说文》曰:檄,二尺书也。

  《释名》曰: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也。

  李充《翰林论》曰:盟檄发於师旅,相如《喻蜀老》,可谓德音矣。

  《起居诫》曰:军书羽檄,非儒者之事。曰,一家奉道法,言不及杀,语不虚诞,而檄不切厉,则敌心陵;言不夸壮,则军容弱,请姑舍之,以待能者。

  《文心雕龙》曰;昔有虞氏始戒於国,夏后初誓於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诰之词,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诸侯出,惧敌不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公所谓告之以文词,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菁茅之阙;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词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布於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称恭行天罚;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故分阃推毂,奉词伐罪,非惟致果为毅,抑亦厉词为武;使声如冲风所击,气似欃抢所扫;奋其武怒,总其罪人;征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凶之胆,订信顺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於咫书;万雉之城,颠坠於一檄者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餙,而意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也。陈琳之檄,壮于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实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词书衅,皦然暴露。锺会檄蜀,徵验甚明;桓温檄胡,观衅尤切,并壮笔也。凡檄之大体,或述休明,或叙否剥,指天时,审人事,验强弱,角权势,标蓍龟於前验,悬鞶鉴於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作,莫之或违者也。故其植义飏词,各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词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词断: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无所取才矣。

  《史记》曰:张仪,魏人。尝从楚相饮,相亡璧,意仪盗之,掠笞数百。后仪既相秦,为檄告楚相曰:'吾从汝饮,不盗汝璧;善守汝国,我且盗汝城。'

  《汉书》曰:申屠嘉为丞相,邓通在上旁怠慢。嘉奏事,因言曰:'陛下幸爱群臣,则富贵之,至於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嘉为檄召通,曰:'不来且斩。'通恐,又言於上。上曰:'速往,吾令召汝。'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不为礼,责曰:'朝廷者,高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决。'敕吏令行斩之。通顿首血出不解,文帝度嘉已困通,持节召通,而谢嘉曰:'此吾弄臣,君释之。'

  《东观汉记》曰:光武数召诸将,置酒,赐坐席之间,以要其死力。当此之时,贼檄日以百数,忧不可胜。上犹以馀间讲经艺。

  又曰:庐江毛义,性恭俭谦约,家贫,以孝行称。南阳张奉闻其名,往候之。坐有顷,府檄到,当守令,义摄檄,持入白母,喜甚。(事具孝门。)

  《后汉书》曰:耿恭为戊巳校尉,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喜,遣使献名马。

  又曰:隗嚣,故宰府掾吏,善为文书,每上移檄,士大夫莫不讽诵。

  《魏书》曰: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又曰:刘放善为书檄,三祖诏命,有所招喻,多放之所为。

  《张华别传》曰:驾西征锺会,次长安。华兼中书侍郎,从行,掌军中书、疏、檄文,帝善之。

  《晋书》曰:易雄,长沙人也。为舂陵令。刺史谯王承既拒王敦,将谋起兵以赴朝廷。雄承符驰檄远近,列王敦罪。西城陷,为其所虏,意气慷慨,神色无怍。送到武昌,敦遣人持檄示雄,而数之。雄曰:'此实有之,惜雄位微力弱,不能救国之难。王室如毁,安用生为?今日即戮,得作恶鬼,乃所愿也。'敦惮其辞正,释之。众人皆贺,雄笑曰:'昨夜梦乘车,挂肉其傍。夫肉必有筋,筋者,斤也。车傍有斤,吾其戮乎!'寻而敦遣杀之。当时见者,无不伤惋。

  又曰:张轨为凉州刺史时,晋昌张越,凉州大族,谶言'张氏霸凉',自以才力应之。越初为梁州刺史,而志在凉州。遂托病归河西,而阴谋代轨。乃遣兄镇及曹袪、曲佩移檄废轨。轨遣主簿奉表诣阙,将归老宜阳。长史王融、参军孟畅蹋折镇檄,排阁入谏,轨默然从之。

  又曰:元帝遣扬威将军甘卓、建威将军郭逸攻周馥於寿春。安丰太守孙惠卿众应之,使谢摛为檄。摛,馥之故将。馥见檄,流涕曰:'必谢摛之辞。'摛闻之,遂毁草。旬日,馥众溃。

  《续晋阳春秋》曰:何毋忌母,刘牢之姊也。无忌与高祖谋,夜於屏风里制檄文。母潜於屏风上窥之,既知其谋,大喜,谓曰:'汝能如此,吾仇耻雪矣!'

  《嵇氏世家》曰:含字君道,为中书郎。书檄云集,含不起草。

  《北齐书》曰:高祖西讨,命中外府司马李义深、知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二人皆辞,请以孙搴自代。高祖引塞入帐,自为吹火,催促之。搴援笔立成,其文甚美。高祖大悦,即署相府主簿,专典文笔。

  《梁书》曰:元帝擒宋子仙及丁和,送之江陵,并下於狱。子仙檄湘东曰:'既瞎且尰,尔勇伊何?'即书记沈炯之文也。有司焚毁,湘东弗知。僧辨购炯,获之,酬钱十万。炯既不敢谒见,遂谄事於僧辨。自此,军书咸出於炯。

  又曰:伟玉,洛阳人也。学通《周易》。尝在淮阳,赋诗曰:'平明听战鼓,薄暮叙存亡。楚汉方龙斗,秦关阵未央。'既至江陵,系之於狱,以诗赠湘东嬖人,曰:'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何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又上五十韵诗,以希不死。湘东爱其词翰,犹欲未诛。左右嫉之,乃曰:'伟前作檄文,言词不顺。'湘东所视,其檄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湘东大怒,钉其舌於柱,剜其脐,抽其肠出,乃斩之。

  《陈书》曰:赵知礼涉猎文史,善书翰。武帝之讨元景仲也,或荐之,引为记室。知礼涉文赡速,每召制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

  又曰:顾野王博识洽闻,侯景之寇,郡将衣君正举兵赴援,文檄皆以委之,口占便就,未尝立草。

  《国朝传记》曰:元万顷初为契苾何力征高丽,管记·作檄书云:'不知守鸭绿之险',莫离支报云:'谨闻命矣。'遂移兵固守。官军不得入,万顷坐流岭南。

  《唐书》曰:李巨川为华州掌书记,时李茂贞犯京师,天子驻跸於华。韩建以一州之力供亿万乘,恐其不济,遣巨川传檄天下,请助转饷,同臣王室,完葺京城。西方书檄,酬报辐辏。巨川洒翰陈叙,文理俱惬。昭宗深重之。时巨川之名,闻於天下。

  ○移

  《文心雕龙》曰: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人随者也。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檄移之骨焉。词刚而义辨,文移之首也。陆机之《移百官》,言简而事显,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众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明符契,意用小异,而体大同也。

  《汉书》曰:刘歆字子骏。成帝时与父尚俱领校书,讲六艺、传记。后王莽篡位,为京兆尹。哀帝时,与五经博士讲论,诸儒博士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

  《后汉书》曰:韩馥见民情归袁绍,忌方得众,恐将图已,尝遗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桥瑁乃诈为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馥於是方听绍举兵。

  《齐书》曰:孔稚珪字德璋,会稽人也。周彦伦隐於北山,后应诏出为盐官令,欲过北山,乃假山灵之意,移文於北山。

  《三国典略》曰:卫襄字叔辽,河东人。修行至孝,州郡嘉之。时有白波贼众数万人,官兵诛伐不能平。贼曰:'使叔辽要我,愿散。'於是襄为移书,即平定。

  王隐《晋书》曰:毛宝据邾,城陷,宝尸沉江不出。戴洋移告河伯,死尸立出。

  梁《裴子野传》曰:普通七年,大举北侵,敕子野为移魏文,受诏立成。武帝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捨、鸿胪卿刘之遴、中书侍郎朱异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武帝目子野曰:'其形虽弱,其文甚壮。'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遣上。子野徐起,操笔撰之,昧爽便就。人奏,武帝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具草。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靡丽,制多法之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翕然重之。或问其文速者,子野答言曰:'云人皆成於手,我独成於心。'

  ○露布(附)

  《文心雕龙》曰: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视听也。

  《后汉书》曰:鲍永为司隶校尉,子昱复拜焉。后诏昱诣尚书,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着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吾故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

  《后魏书》曰:邢峦从征汉北,峦后至。高祖曰:'至此以来,未擒灭。城隍土崩想在不远,所以缓攻者,正待中书为露布耳。'

  又曰:高祖为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板,惟傅修耳。'

  《魏书》曰:高祖车驾南伐,以韩显宗统大军,破萧鸾军,斩其将高法援等。显宗至新野,高祖曰:'卿破贼斩师,殊益军势。朕方攻坚,何为不作露布也?'显宗曰:'臣顷闻王肃获贼二三匹驴马,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每哂之。近虽仰凭威灵,得摧丑虏,斩擒不多,脱复高曳长缣,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甚。所以敛毫卷帛,解上而已。'

  又曰:彭城王勰从征齐军,帝令勰为露布。对曰:'露布者,布於四海,露之群臣,以臣小才,岂是大用?'帝曰:'汝亦才达,但可为之。'及就,尤类帝文,人咸谓御笔。帝曰:'非兄即弟,谁能辨之?'勰对曰:'子夏被嗤於先圣,臣又荷责於今来。'

  《后周书》曰:宇文神举。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讨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礼贤如此。

  又曰:吕思礼好学有文才,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则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沙苑之捷,命为露布,食顷使成。周文叹其工而速。

  《北齐书》曰:杜弼从高祖破西魏於邙山,命为露布。弼即书绢,曾不起于草。

  《世说》曰:桓武北征时,哀虎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蹔辍,俄顷得七纸,殊可观。王东亭亦在侧,绝叹其才。

  《国史补》曰:李晟破朱泚,德宗览收城露布,云:'臣已肃清宫禁,祗谒寝国,锺虡不移,庙貌如故。'上感涕失声,左右六宫皆呜咽。论者以国朝捷书露布,无如此者,于公异之词也。公异后为陆贽所忌,诬以家行不至,赐《孝经》一卷,壈坎而终。

(0)

相关推荐

  • 《骈文类纂》序例

    少读唐柳子厚<永州新堂记>,至于"迩延野绿,远混天碧",诧曰:"此俪语也,而杂厕散文,深疑不类."余兄敬吾先生闻之,曰:"它日可与言流别矣 ...

  • 浮山堰与《浮山堰赋》

    江苏省扬州中学 张贞忠 苏东坡在<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一诗中对少游先生的<黄楼赋>给予了这样的赞语:"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这评价是高的 ...

  • 许福谦:“四胡”说

    <中国史学史稿>(刘节著,中州书画社一九八二年版)128页叙北齐史条例时,引<北齐书·阳休之传>云:"魏收监史之日,立高祖本纪,取平四胡之岁为齐元."后注说 ...

  • 太平御览·地部·卷十三

    ○南楚诸山 静山 <江夏图经>曰:静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其山回耸,无连接,曲涧清流,茂林高峻,可以息诸仁智,栖游羽客.故名静山. 惊矶山 <江夏图经>曰:在县东九十里,其山 ...

  • 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三

    ○鹰 <春秋运斗枢>曰:涯掴星散为鹰. <礼记·月令>曰:惊蛰之日,鹰化为鸠. 又曰:七月,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 <左传·文公十八年>曰:季文子使太史克对绪瀚曰: ...

  • 太平御览·兽部·卷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 ...

  • 太平御览·资产部·卷十三

    ○陶 <礼记·檀弓>曰:有虞氏瓦棺,(始不用薪也,有虞氏上陶.)夏后氏堲周.(火熟曰堲.烧士冶以周於棺也.或谓之土周.) 又<丧大记>曰:甸人为垼于西墙下,陶人出重鬲. < ...

  • 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三

    ○占候 <周礼·春官·宗伯下>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气也.眡音视.)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 ...

  • 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三

    ○箱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初拜,有马齿呈事箱四枚. <汉武帝内传>曰:帝崩时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至延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山,彩药於岩室中,得此书,盛以金箱, ...

  • 太平御览·道部·卷十三

    ○服饵下 <登真隐诀>曰:太极真人昔以神方一首传长里先生.先生姓薛,自号长里,周武王时人也.先生以传西域总真王君,即金阙圣君之上宰也.按〈食迅〉饭方授西梁真人所传,时在大宛北谷.今长里传九 ...

  • 太平御览·刑法部·卷十三

    ○煞 <释名>曰:煞,窜也.埋之使不复见也. <周礼·秋官上>曰:掌戮掌斩煞贼,谍而搏之.(斩以铁钺,若今要斩也.煞以刃刀,若今弃市也.谍为奸寇,反闻者斩之,小者煞之.)凡史其 ...

  • 太平御览·文部·卷十七

    ○著书上 张华<博物志>曰:圣人制作曰经,圣贤著述曰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