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腰痛十余年,到底有没有办法能够根治?
作为一个成年人
谁还没体会过腰痛呢?
睡久了腰痛
站姿不对腰痛
......
最惨的就是各位打工人
久坐后,椎间盘也会出现问题
患者陈小姐(化名)为白领,反复腰痛10余年,近半年加重,平时坐姿及站立不能超过10分钟以上,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情绪濒临崩溃。辗转多处求医,多诊断为“腰肌劳损”,治疗改善不显著,经朋友介绍来广医二院疼痛科就诊。
经过张建波副主任医师仔细的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为双侧腰部及臀部的酸痛,没有下肢麻痛等表现,磁共振(MRI)检查没有明显的腰椎椎间盘突出,但有椎间盘的退变,术语简称“黑盘”是“盘源性腰痛”的典型表现。为了验证初步诊断,科室采用诊断“盘源性腰痛”的“金标准”技术——椎间盘造影术,造影结果证实了“盘源性腰痛”的诊断。
诊断明确后,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团队采用“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一方面采用椎间盘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RPP)促进退变椎间盘的修复,另一方面对疼痛的腰臀部肌肉进行了的松解治疗。一周后,症状显著改善,陈小姐终于可以轻松地直起了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影像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
为什么会腰痛?
腰痛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疾病。据权威数据表明45-65岁人群中腰痛的发生率高达约80%,是成人首要的致残因素,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及社会经济负担。因此,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2020年-2021年的主题定为:全球防治腰背痛年。这是国际疼痛学界对腰背痛领域的重视,是为了促进腰背痛相关领域研究治疗的发展和增强社会民众对腰背痛的认知。
腰痛的病因很多,其中腰椎间盘退变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占所有腰痛的40%。腰椎间盘在维持脊柱稳定性和活动性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及不良姿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椎间盘退变,主要表现为髓核脱水和纤维环的断裂,髓核组织会沿着纤维环的裂隙到达纤维环外层。大量的炎症因子被释放,位于纤维环外层的神经纤维被这些炎症因子激活,产生疼痛症状。但椎间盘是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椎间盘的修复非常困难,迁延不愈容易导致腰部的慢性疼痛,也可继发引起臀部及下肢肌肉的疼痛。
“盘源性腰痛”多表现为,久站久坐后的腰痛及臀部疼痛,有时也会有大腿的疼痛,但通常疼痛范围不超过膝关节。在影像学检查方面,最敏感是磁共振检查,可显示单节段信号降低、纤维环后部出现高信号区(HIZ),HIZ征通常表示纤维环破裂,组织学上代表血管化肉芽组织。
目前较为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是对责任椎间盘进行造影可复制平时的疼痛,然后椎间盘造影术后做CT的平扫,如果显示椎间盘的纤维化破裂,一般可确诊为盘源性腰痛。
(左图红色箭头为盘源性腰痛的椎间盘退变的典型表现即高信号区(HIZ);图右为椎间盘造影后CT扫描,显示椎间盘退变。)
盘源性腰痛的对症治疗
治疗的方法很多,目前的一些保守治疗比如:药物、理疗、锻炼,按摩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多为对症治疗。疼痛科特色的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电热纤维环成形术或射频热凝治疗等,都可以改善患者疼痛,但远期并不能延缓椎间盘的退变,疼痛容易复发。
在手术治疗方面,包括腰椎融合术、人工髓核置换、全椎间盘置换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手术创伤大,因此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产生新的疼痛。总的来说,上述方法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的“治标”,因此远期效果欠佳。
那么盘源性腰痛的理想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能缓解“盘源性腰痛”,同时要减轻或逆转椎间盘退变的趋势,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修复退变椎间盘组织的远期效果。近年的研究热点聚焦在再生医学上,期望利用生物学疗法促进组织再生修复退变椎间盘,从源头上缓解疼痛。前文中的富血小板血浆(PRP),由于它具有良好促组织再生作用,近年来被引入到对椎间盘退变治疗的研究领域。
它是由患者自己血液中提取,主要成分为高浓度的血小板,通过脱颗粒可以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中的生长因子可募集,激活,增殖和分化(干细胞和祖细胞)参与组织再生。富血小板血浆(PRP),目前广泛应用于一些运动损伤,一些著名的NBA运动员如科比、库里等都在运动损伤时通过局部注射PRP来进行损伤后修复,比如用于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损伤且效果确切。同时也有动物及临床试验表明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可以修复损伤的椎间盘,从而起到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作用。
“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疼痛,在诊断时要根据症状和椎间盘造影等技术来明确。治疗时一方面要治疗椎间盘退变,同时还要治疗继发的腰、臀等部位肌肉的疼痛,所谓“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样“护腰”最靠谱
但治病不如防病,积极的预防永远比患病后的治疗更有意义。张建波医生在这里提醒各位朋友:平时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弯腰,久坐、久站等伤腰习惯,同时适当的进行腰部肌肉锻炼都可以延缓椎间盘退变,减少“盘源性腰痛”的发生。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青年委员。诊疗范围: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癌性疼痛等。擅长DSA影像及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手术的慢性疼痛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腰痛及各种肌肉骨骼组织疼痛(不良姿势及运动损伤导致)。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级及市级科研基金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