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藏的米芾真迹《中秋诗帖》,他用草书抄了两遍,似乎还不满意!

中秋诗帖

米芾《中秋诗帖》即《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草书九帖之六、七) 纸本 草书

纵25.2厘米 横3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的米芾《中秋诗帖》,即《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是米芾中秋登海岱楼所作。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四次写

间有一两字好

信书亦一难事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东轮

海岱楼位于江苏涟水,自古以来,便是许多文人登览赋诗的旅游景点。

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癫狂”,人称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豪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举止癫狂,在自述学书也经常会有些故弄玄虚,譬如对皇帝则称“臣自幼便学颜行”。但是米芾的成功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丝毫没有取巧的成分。

米芾作书十分认真,不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米芾自己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他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

由于在书法上用功最深,米芾因此颇有书法造诣。他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而且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

米芾担任涟水军使期间,最喜欢登临游览的景点就是海岱楼。海岱楼是唐、宋时代十分著名的望海楼,自古以来,便是许多文人登览赋诗的最佳旅游景点,唐代诗人杜甫曾以“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来形容它视野辽阔、宏伟壮丽的景观。它在米芾的诗文中也经常出现,例如〈焚香帖〉(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雨三日未解,海岱咫尺不能到”,便提到在淫雨霏霏之日,他登海岱楼所见迷蒙的景致。在另一阙词〈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中,米芾也提到:“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并将海岱楼比喻为月亮上的“广寒宫”,诗人登楼眺望,颇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在本诗帖中,米芾形容海口一片水光粼粼,好似银泻大地,而天际出现万道虹光,孕育出宝贵的珍珠。在诗的后半,米芾则引“吴刚伐桂”的典故,谈到若非吴刚日复一日,不停地砍伐桂树,快速生长的桂枝,必定撑破月轮。米芾以此暗喻自己的仕途常为人所阻,无法充分施展。帖中,米芾共书诗文两次,首书后加入一行批注:“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再书后又加书“信书亦一难事”,由此可见米芾对书法严谨、认真、求好的态度。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 信)

道虹光育蚌珍。天上(书亦)

若无修月户。桂枝(一)

撑损向东轮。(难事。)

米芾担任涟水军使(江苏涟水)期间,勤于练习晋人草书,此帖与《焚香帖》、《论草书帖》都是其中的例子。另外,米芾也经常与薛绍彭书信往返,讨论购帖事宜、交换习书心得,或是品评论书,两人堪称最佳书画友。米芾在《论草书帖》中云:“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这是他的草书观,观此帖字字有法,出入二王,可印证此言极是。

▍素材来源:书法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