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营养指数结合分子病理对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19年6月4日,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发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季玉陈、湛允波、刘献志、张振宇的研究报告,探讨了术前营养指数结合分子病理学对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该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6年5月手术并术后经过病理学确诊的初发的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共计纳入379例。采用生存曲线法计算生存率,用对数秩检验进行组间分析。通过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发现,预后营养指数的最佳临界值值为47.80。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营养指数≤47.80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6.76个月,预后营养指数>47.80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7.37个月,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和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的预后营养指数水平和患者较好的临床结局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营养指数是影响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P=0.003)。不同分子病理学分型组间分析显示,仅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突变组(预后营养指数≤46.70比预后营养指数>46.70;0比35.4%,P=0.003)及三阴组(预后营养指数≤53.70比预后营养指数>53.70;29.2%比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高的预后营养指数水平和患者较好的临床结局明显相关,而三阳组、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突变组及仅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组中不同预后营养指数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预后营养指数水平预示着较好的结局,并且在仅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突变组和三阴组患者中,高的预后营养指数水平和患者较好的临床结局明显相关,预后营养指数可作为潜在的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结局的标志物。
通信作者:张振宇,neurozzy@foxmail.com
原文参见:中华医学杂志. 2019;99(21):1641-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