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7920- 一天上一万人,打满90天,80年前中国拼下血本打这仗,就为告诉日本这句话

自从甲午战争之后,一直到二战结束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甚至以“圣战”为名美化其侵略行径。

而在这段时期,军国主义影响下的日本由于将本国的命运寄托于其无休止的侵略,它甚至将魔爪相及伸进东亚、苏俄、东南亚与太平洋,其疯狂程度可见一斑。但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则是它实现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重要踏板。

曾经有日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若想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若要征服中国,必先占领满洲(中国东北三省)”。在这句话中,中国被提到了两次。可见在当时的日本看来,中国的战略意义对其而言极其重要。

而在征服中国的道路上,日本人也是费劲了心思。他们有的提出以满洲为基地,用数十年的时间逐步吞食中国,如石原莞尔;也有的不惜自己徒步行走中国,花上好几年的时间考察中国的地形,为侵略做准备……但其中最疯狂的,莫过于“三个月灭亡中国”一说。无疑,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这种疯狂的说法在日本还是占主流的。

图:石原莞尔

日本当时对征服中国如此有信心,其实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军力信心十足。在抗战初期,日本可以动员的兵力超过440万,而中国方面仅仅只有200万;而在装备上,日本也比中国好一些。

但面对强敌,中国当然有应对之策。首先是在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主动在上海发动了反击战,将日本的注意力由华北吸引到了南方。

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要实行这一战略安排,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个难以打破的规律,那就是自北往南打的战例很多都成功了,如三国后的西晋统一、南宋时的蒙元南下。因此,把日军引到上海,让他们从长江下游往上游打。这样中国在地势的守势上就已经赢了。

当然,要打赢当时相较中国强大的日本,光有地利还是不够的,人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但当时的中国军心不一,虽然看似统一,但各地军阀实际上各藏私心。如果想要让大家一起团结起来,还得有委员长亲自有行动才行。因此,在上海战场上,他把自己的血本都给抵上了。

1937年8月13日,随着国军第九集团军向日本在沪虹口基地发动反击,淞沪会战正式打响。为了争取战争主动权,中国军队陆续开入战场。而日本也开始往上海不断增兵,它的注意力果然被淞沪战场吸引了过来。很快,反击战就升级成为一场大型战役。

由于战斗的白热化升级异常迅猛,淞沪战场就如一个大熔炉一般,融化了填补进去的双方军队。在战役期间,中国平均一天填补进去一个师,人数为1万人。而日本的运兵船也相继开来,登陆后的日军部队也很快投入战斗,可以说双方到达战场后的部队都基本没有休整的时间。

而在战场上,中国最先投入的是当时被称为王牌精锐的德械师。但由于战斗过于激烈,这几个师很快就被打残。在这种情况下,委员长也毫不吝啬,他之后不断往战场上投入的也大都是自己的嫡系部队。

然而,每当有一个师填进战场,还没打过3小时就已经阵亡一半。可以说,当时受命前往战场的军人们,基本上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无怪乎人们要把淞沪战场比作一个大熔炉,它是在太残酷了!

但残酷的战场依旧没有磨灭中国人奋起抗击的热情。在淞沪会战期间,就曾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个记者在后方看到赶来增援的许多战士都谈笑风生,伙食还十分丰富,于是上前询问。结果战士们这么回答:“乡亲们一路给了我们很多肉菜。长官告诉我们,吃好喝好了,到了上海好跟日本人拼命。”

后来才知道,战士们有说有笑,是因为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在淞沪战场上,中国投下了血本,足足填入了80多万军队,其中就包括当时中国所有最精锐的部队。在战场上,中国军队也曾占领了主动,但由于日军后来的增援加上其海军重炮的优势,中国的主动权最终丢失。

然而,在淞沪战场已成死局的情况下,中国依旧坚持了近90天。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要这么坚持,就是因为要告诉日本一句话:

别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那是不可能的!

但可惜的是,在这番英勇的坚持下,当时最精锐的德械师在战后仅仅剩下三成,而其存活下来的战士也在1938年的数场大战役中相继阵亡,使得“德械师”从此成为了一番光荣的回忆。

而在淞沪会战中牺牲的30万将士,却也换来了原本不看好战争的许多地方军阀的全力抗战。比如四川地区的刘湘,在淞沪会战后不惜血本领军出川。虽然他们的装备不如日寇,但却打出了名垂青史的“铁血川军”的称号。

全国的团结,也逐渐让日本认清中国的真正实力。1943年,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支那再认识”的运动,宣布要从此重新认识中国。这意味着,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中国不再是他们印象中的“东亚病夫”。雄狮,已经觉醒了!

也希望,现今的日本能够回忆和认识他们先辈的感悟。愿战争不再,和平永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