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总让人心旌荡漾。提起黄河,每个人都心怀崇敬与眷恋。从小长辈就告诉我,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的家并不在黄河沿岸,即便如此,我却总对这大河魂牵梦绕,每每提及,心神皆醉。古老的大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曾带给两岸生灵带来深重的灾难。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时期,黄河下游有1000多次决口泛滥、20多次大的改道。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阻截日军西进南下,采取“以水代兵”的手段,下令新八师蒋在珍扒开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 公里处的花园口,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大片黄泛区,39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花园口决堤事件”。至今提起,仍让人不寒而栗。大河无语,但历史自有见证,任何时候,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为代价的政治和军事举措,都不会得民心、得天下。治理黄河一直是历代安民兴邦的大事。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1936年,毛泽东同志率红军东渡黄河。出征前,面对苍茫无际的皑皑大雪,挥笔写下了不朽诗篇《沁园春·雪》。解放后的1952年,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短短一天之内,三次重复强调“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利用规划》的决议,一场规模空前的黄河建设高潮在黄河两岸蓬勃兴起。黄河下游相继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故县水库等干支流工程,初步形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扭转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的险恶局面,黄河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有效控制了黄河灾患。昔日桀骜不驯的黄河,实现岁岁安澜,黄河沿岸勃勃生机。1995年,我初见黄河。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段时间经常到郑州出差。终于可以看到现实中的黄河啦!当车辆经过黄河大桥时,我赶忙抓紧扶手站起来,隔着玻璃窗直起脖子使劲往外看。泛黄的河水,波涛汹涌,一浪接着一浪,滚滚向东流去,四周围的空气仿佛全部凝滞了,我紧紧攥着拳头,几乎就要窒息,可我又分明觉得周身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我暗暗在心里呐喊:“母亲河,我来了!”2006年“七一”,单位组织党员去坡头留庄参观学习。同事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近英雄的村庄,了解宝葫芦的传奇故事。留庄人世代住在黄河岸边,他们把村里种植的葫芦作为水上交通工具,抱着个大葫芦过河,就像抱着个救生圈。没曾想,这小小的葫芦,居然书写了一段传奇。抗日战争期间,杜八联同沿黄河北岸的数十个村庄结成了联防,大大小小同日军作战数百次,极大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1947年8月,葫芦队协助护送陈谢大军强渡黄河,为开辟豫西战场,配合刘邓大军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济源的黄河儿女们,在中华民族的解放史上,刻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国庆假期,我去了山西吉县的壶口瀑布。《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壶口盛名由来久矣。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无尽苍穹,残云如丝,碎片如絮,雄浑巨流从天而降,从近五百米宽的河床,突然收缩到四五十米,激流瞬间跌入几十米深的河槽之中,它们在狭窄的河道中翻滚、跳跃、涌动,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升腾起巨大的水雾,又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面对这壮阔的美景,一时词穷,恐怕只有唐代李白的千古名句可以形容一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忽而,对岸传来了高亢激越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听着景区播放的背景音乐,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1938年9月,抗日战争进入极端艰苦的阶段。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诗人看到了壶口瀑布的险滩急流、怒涛漩涡,看到了黄河船夫们高喊着激昂的号子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壮观场景,心底瞬间升起万丈狂澜。次年1月,光未然一口气创作了长达400多行的《黄河吟》,不朽的经典由此诞生。冼星海在联欢会上听到该诗后,非常震撼和兴奋。时年的黄土高坡,春寒料峭,却挡不住冼星海的满腔热情,仅用六天时间,他就实现了诗与乐的完美结合。5月11日,在陕北延安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演,引起巨大轰动,在场的毛泽东等领导人起立鼓掌,周恩来赞誉《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这首歌曲,如冲锋的号角,似炸响的春雷,很快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的抗日士气。直到今天,每一个听到《黄河大合唱》的中国人依然会热血沸腾,满怀豪情。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在我的家乡——与黄河世代血脉相连的河南济源,73万愚公儿女,正响应一代代领袖的伟大号召,以锲而不舍、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从1991年到2001年,前后用了整整十一年时间,建成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以无比宽广的胸襟,将万里黄河尽揽怀中。每年排沙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八方游客,驻立于黄河两岸,观看大坝泄洪洞里黄白交织的巨大水流喷涌而出,感受中华巨龙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万马奔腾,呼啸而来,泼天云雾,升腾九霄。当真是江山如画,老笔难穷,美哉斯地,我为卿狂!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大河安澜,风光浩然。愿我们的母亲世世代代护佑她的子女们和谐安康,幸福久远!
作者简介:任芳,河南济源人。愿与您一道,在文字里感受温暖和力量。
审核:王展 | 责编:陈同枫 陈敏 酒慧慧 | 编辑:王芳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