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养育: 父母越负责,孩子越痛苦?
01
父母自测问卷
如果你是一位父亲或者母亲,不妨抽出一点点时间,看看以下的四个问题:
1.你的孩子,是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过来找你?
2.你的孩子,是不是很容易被困难打败?
3.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会经常感到为了孩子,心力交瘁。
4.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被孩子的情绪,困难,人生,牢牢绑架。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就是一位“过度养育”型父母。
02
什么是“过度养育”?
“过度教养”(Overparenting),是指父母由于对孩子当下和未来的个人成就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过度卷入孩子生活的现象。
“大洋彼岸”的典故:
英语“Overparenting”,这个词来源于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的真实故事,麦克阿瑟进西点军校时,他的妈妈也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天用望远镜监视儿子有没有好好学习。
这个故事之所以成为典故,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在中国。在中国,这样的母亲一点不奇怪,而且非常常见。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指标:
1. “回应”:即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回应程度。
2. “要求”:即父母对孩子自身成熟、独立、承担责任的要求。
研究表明,理想的父母在“回应”和“要求”两个方面的程度都比较高。
也就是说,父母一方面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回应孩子的需求,并不漠视、或者放纵;另一方面,又可以要求孩子拥有责任心与独立的人格。
事实证明,这样环境中培养出的孩子,经常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稳定的安全感。
03
中国家庭:
“高回应、低要求”
过度养育型的父母,往往在“回应”维度上得分很高。
这类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生活的中心,认为孩子的需求高于自己或者家庭其他成员的需要,孩子的活动成为了家庭活动的第一优先级。
或者这类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永远正确、优秀,因此他们显得很难去接受学校老师或他人报告的缺点和错误。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当下的家庭中,可以说是非常的常见:他们用近乎窒息的方式,将孩子的人生控制、绑架、按自己的意愿强行改造。
他们将自己的生活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从各个方面严格的控制孩子行为。甚至会侵入孩子隐私。
04
接踵而至的问题
为何过度养育在当下的很多家庭非常常见?
存在就有道理。
正是因为过度养育下的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往往表现的比其他孩子更爱父母,更在意父母的感受。这也让很多的家庭误以为这是教育良好的一种表现。
然而,事实是,等他们长大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接踵而至:
问题1:过度养育下的孩子,成年后经常出现“完美有余,韧性不足”的问题。
他们追求完美,总想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但是面对压力、失败,明显能力不足,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或者成长中的挫败,可能给他们的人生造成巨大的打击。
问题2:过度养育下的孩子,小的时候会出现“分离焦虑”,而成年之后经常出现“成就压力”的问题。
他们的人格明显比较焦虑,显得离不开人,亲密关系显得比个人成就对他们来说更加的重要。
问题3:过度养育下的孩子,成年之后经常出现“自恋”的问题。
他们经常觉得自己获得的一切是顺其自然的,也是理所应得的,对他人没有感恩的能力,更别说为他人着想。
问题4:过度养育下的孩子,成年之后经常出现“自理能力差,无法独立承担责任”的问题。
在他们需要独立面对一些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境时,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
05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缓慢过程,这条路,有些父母走得太急。
心理学研究发现:高焦虑的父母容易有过度教养的行为,他们会时时刻刻担心孩子犯错误、遭遇失败或出现安全问题。
现在的父母太担心孩子所可能面对的人生未来的风险,过分担心孩子被分到一个不好的班级,这样的焦虑促使父母做出了过度教养的行为。
当我们的孩子眼里只有分数和成绩,所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也不过是家长的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