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梁山的囚徒(《水浒璅语》之三十一)

《水浒传》与《三国志演义》这两部书都是由话本整理而来的,但相对而言,《水浒传》的文人参与程度更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水浒传》中的细节更细且很少把人物写丢。

连环画《计败栾廷玉》

《三国志演义》中徐庶和貂蝉扮演如此重要角色,但在走了过场之后就没有下文,《水浒传》虽然处理一些人物的结局也非常草率,但几乎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归宿或结局。例如铁棒栾廷玉是死在乱军之中的,宋江说道:“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另一个角色济州府团练使黄安的结局也很耐人寻味。破无为军以后,宋江问起:“黄安那厮如今在那里?”晁盖道:“住不彀两三个月,便病死了。”

黄安这个人是第一个被征召讨伐梁山的,自然也是第一个征伐梁山失败和被俘的。与后来的呼延灼、关胜们不同,黄安被俘的时候是晁盖在当领袖,所以他绝没有在山上坐一把交椅的待遇。但晁盖等人又深知,黄安只是被利用的武将,并非与梁山有深仇大恨,所以罪不至死,因而便将他作为阶下囚。

相对于黄安,另一位征讨宋江的黄姓将领黄信则要幸运得多。黄信这个人说是秦明的徒弟,实际上与师父相比差距甚远。

第一是武艺差,秦明能跟花荣对战不分胜负,霹雳火威名让人闻风丧胆,而黄信根本无法对付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人,更不敢和花荣正面交锋,只能在酒桌上偷袭。

第二是不敬业,秦明始终敢于阵前交锋,即使战败被俘也会拼命一战,而黄信则“怕他三个拿了,坏了名声,只得一骑马,扑喇喇跑回旧路”;秦明虽然身为统制,但对于下辖地区各个山头的领袖一清二楚,花荣为他引见燕顺等人,秦明说:“这三位我自晓得”,而黄信作为直接管辖清风山的都监,与燕顺、王英、郑天寿面对面交手,竟然不知对方是清风山的领袖。

第三是好出大言,他的绰号并非是江湖上人的尊重和抬爱,而是因为他“自夸要捉尽三山人马”,所以被打趣得来的,但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动辄以“镇三山”自称。

但这种无能且自矜的人却深受宋江倚重,把他封为马军小彪将十六人之首,位置竟然高于孙立、单廷珪、魏定国等人之上。无他,黄信是第一个带本部兵马投靠宋江的人,也是第一个将本部兵马拉入梁山入伙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或者我们可以说,宋江本人收纳官军以及梁山收纳官军都是从黄信开始的。

剪纸霹雳火秦明

当然,黄安与黄信的命运不同,绝不仅仅是宋江和晁盖二人对待官军的政策不同,与当时的晁盖和宋江所处的环境有关。

黄安是冲着晁盖来的,他的征讨梁山是智取生辰纲后的余波。如果晁盖不能妥善处理余波问题,在梁山上便没有威信。因而晁盖处理黄安必须强硬,火并王伦后,晁盖亟需在山寨立威,如果此时他选择与黄安之间和解,便等于在智取生辰纲的问题上,晁盖采取媾和乃至投降的态度,对官方苟且而对于山寨强硬,色厉内荏,自然在将来难以管理山寨。

黄信则是冲着清风山来的,他并不认识燕顺等三位寨主,并且将宋江污蔑为郓城虎张三,可见他并非冲着宋江来,而是单纯要捉清风山上的强人。宋江初来乍到,要保证自己与清风山同一战线,因而第一要稳定人心。

宋江善待秦明、黄信实际是做出示范,只要有才华且能为宋江所用,即便之前是仇人,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更何况清风山上原有的兄弟。宋江在清风山上并不需要立威,要的是收买人心。

张伟泽雕塑宋江

再具体一点说——

对于晁盖来讲,这时候他刚刚夺取梁山政权,在梁山立住脚跟。俘虏黄安是确立了晁盖为核心以后,梁山集团的第一场重要的军事胜利。

出于政治目的,晁盖必须赋予俘虏黄安事件重大的政治意义,这就必须要将黄安与其身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联系起来,将他们描绘成纵兵大肆烧杀抢掠,群众对其恨之入骨的十恶不赦之徒。

梁山上本是流氓阶层出身,对当时的官僚体系和政治政策深有不满,加之晁盖与梁山对俘虏黄安政治意义的扩大,山寨的喽啰们便不免将自己平日对宋朝政府的愤怒情绪转嫁给黄安,并将情绪集中发泄在黄安身上,甚至会提出“剥皮”、“抽筋”、“点天灯”之类的请求。

即使晁盖有心对黄安进行保护,黄安在这种环境中也始终会存有危在旦夕之感,三个月之内抑郁而终,自然也是可理解的了。

银币小李广花荣

但对于宋江来说,清风山的政权并非他夺取的,而是因为清风山上缺乏政治核心和军事核心所以被推举为领导之位——宋江和花荣的到来为清风山寻找到了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所以燕顺等人甘心被宋江、花荣领导。这个核心制定的路线将成为清风山的核心主义,所以一定会被清风山最初的三位寨主和喽啰们执行。

虽然清风山的那些喽啰们和官军有过多次交战的记录,但更多的时候,官军和清风山之间保持着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所以双方之间绝不像官军和智取生辰纲的群雄们之间有你死我活的利害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

何况,花荣本身是清风寨的官军,山寨上不可能实行排斥官军的主张,否则就是对以花荣为总司令的宋江军事路线的动摇。

年画花荣

如果从整体布局上讲,晁盖对黄安的处理的考验性远远高于宋江收服黄信。因为强拉入伙消灭一切恩怨反而使对方与自己同仇敌忾,而羁押一名来自朝廷的囚犯则需要考验梁山的政策与格局。

对于晁盖来讲,杀黄安一不合理二不合法,对他公开处斩是直接要与朝廷作对的标志。但作者又不便安排晁盖去做黄安的思想工作,否则他做的工作与宋江一致,他的路线与宋江路线没有本质区别,便无法突出《水浒传》的第一主人公宋江。假如要他活到宋江上山以后,宋江的路线和晁盖的路线便会提前产生冲突,这又不利于故事的开展。

所以黄安这个人,既放不得又杀不得,自然只能自生自灭。黄安的死不但是晁盖要他死,也是作者要他死,只有他死了,才能避免结局陷入两难,黄安的死掉对作者来讲免了一个可以出现的尴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