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遗憾
文:孙延兵
图:来自网络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了。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给一家自媒体平台。不久,收到编辑的用稿通知,编辑回复要在文章中穿插几张母亲照片的要求。
于是乎,我开始在电脑的照片文件夹里,寻找有关母亲的照片,发现竟少得可怜,单独照的更少,只有几张,其中还是儿子小时候回老家陪母亲在农田干活的照片,大概已有八九年了。
照片发完之后,我心中感觉是隐隐约约的伤痛,一种内疚、自责、遗憾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
我在连云港工作的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母亲仅来过四次,且每次时间都不是太长。
那段时间也正是自己的事业刚起步的时候,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
第一次是二00四年我结婚的时候,她和哥哥、姐姐从淮阴老家过来。她很是高兴,作为母亲,作为她最小的儿子结婚,她也算完成了她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
待我婚事结束后,她又随着哥哥姐姐他们回去了,回到了生她养她多年的老家。她放不下家里养着几只鸡、形影不离的小狗,以及充满着深深感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棵菜,一根葱,那里永远是她心中真正的家。
对此,我们很是理解,从不勉强她。对于老人也许不是给她弄什么好吃的,住豪华房子才是孝敬。若能够给她足够的自由,让她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感觉到舒服,不累,或许才是最好的孝道。
第二次是儿子出生的时候,二00七年九月份,母亲来了,虽然那时她岁数已接近七十,但身体还很硬朗。带了不少事先准备好小孩的尿布、草鸡蛋以及家里养了五六年的两只老母鸡,给妻子补补身子。
老母鸡大概是时间长的缘故,在锅里煮了几次才熟透,不过鸡汤的味道正好,用它下面条,真是千里难寻。
说实在的,我感觉至今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鸡汤与面条。也许不是妻子生孩子,母亲还不一定舍得。那时,她和岳母两个人,在这里服侍月子里的妻子,一点没耽误我的工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南方的“毛子”,和一个北方的“侉子”且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语言也能沟通得很好,相处融洽。由于她们的支持,我的工作一点没有受到影响,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我想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两个月后,母亲说想家了,又回到了老家。与她的联系变成了电话,一周一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第三次是儿子三岁的时候,她来这边过了一个月左右。那时,儿子已可以满地地跑,她没事带着孙子玩,很是开心,儿子也很喜欢她。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会拿着手中的筷子,挟碟子里的菜给母亲吃,可能是好玩,更可能是浓浓的血肉情。
母亲不吃带腥味的东西,像鱼、虾子、鸡肉、羊肉之类的。所以吃的最多的是猪肉、牛肉,但岁数大了,牙又不太好,妻子便将猪肉、牛肉弄成丸子。后来,大概是儿子挟牛肉丸子给母亲吃得多的缘故。
母亲回去好长一段时间居然连牛肉也不想吃了,让我们很是不好意思。这应该不是我们的初衷,也不是她孙子的“本意”。尽管如此,她每次提起儿子给她弄牛肉丸子吃的事,还是一脸的高兴与幸福之感,我想那是发自内心的。
第四次是二00六年儿子过十岁的时候。她又和哥哥姐姐、侄儿侄女们一起过来,带着一些我喜欢吃的生花生和随身衣服。
中午吃饭前,姐姐跟我说:“母亲想在你这边过上一段时间,没问题吧。”我们姊妹几个的性格都有点像母亲,不太善于表达,喜欢直来直去,不拐弯子。我连忙答道:“没问题,不要说一段时间,就是一直在这边,都没问题,我能养得起。”
吃完中午饭,哥哥、姐姐他们去海边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母亲留了下来。
其实,我倒是真的希望母亲能长时间的在这边住下来,也好让我敬一个儿子的孝心。连云港与淮阴虽然不远,但平时工作繁忙,家里家外都要忙,回去的时间一是少,二是短,每次总觉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瘾。
原以为这次可以多陪母亲一段时间,多陪她说说话。谁知,那时又正是自己工作忙碌的时候,每天为工作指标奔波。每天都是早上匆匆出去,中午有时回去,有时就在外面吃点,晚上开会加班,迟回去的时候是常事。有时回去,她已睡着了。
时间就这样在一天天地过去了。
我更没想到这次竟是母亲最后一次来连云港了。
“十一”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母亲说要回去。我也没怎么挽留,我知道凡是她决定好的事情,一般是很难改变的。
母亲回去以后,我在与她每周一次的电话中才知道,她觉得身体不是很舒服,想回去医院看看病。担心在我这边看病,没法报销。
母亲年轻时候就有肺气肿的毛病,这么多年吃苦受累,一直没有治好。身体硬朗的时候,不舒服吃点药可以。后几年的时候,有时吃药也不管用。一年往往要去医院住上几次。姐姐为了照顾方便,就从老家把她接到家中住,已经两三年的时间了。
我嘱咐她不要有什么负担,去医院看看可以,现在医学条件这么好,不会有什么事的。
开始,姐姐也以为是老毛病,去医院开点药给母亲吃。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开始住院治疗,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之后,才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于是直接住进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治疗。检查发现有癌细胞,且指数比较高,却始终没发现病原究竟在哪里。
期间,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专门回去看看,并将她的petct片子专门拿到南京肿瘤医院请专家看看。专家说必须开腹取样化验方能确定,但也要考虑岁数大体质弱能不能做手术的因素。与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说法基本差不多。
都会感觉身子疼痛,每天都要人捶捶腿,方感好受一些。医生几次提出让母亲回家保守治疗的建议。没办法,母亲只好从医院回来,住到哥哥的家里,平时到门诊上挂点消炎的针。
不得已,哥哥从网上开始四处查找有关治疗的办法,找了个偏方,买点中药,熬水给母亲喝。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身体感觉恢复很好,人有很有精神,春节期间还去超市买点自己想吃的糖块之类的,我初五过生日的时候,她还拿着手机给我祝福,祝我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我以为母亲就此逃过一劫,心里很是高兴。谁知,那也许只是人去世前的一种回光返照。
过完正月十五的第二天,母亲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享年七十九岁。
人有时是那么坚强,可以克服无数的困难,唯独面对死亡有时竟又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无可奈何。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走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总是感觉恍恍惚惚的,总觉得母亲还在,不应该这么早就走。心中是满满的自责,尤其是她在连云港为数不多的几次时间里,都未能好好地陪陪她,这个遗憾,今生永远也无法予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