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meta分析是几个人完成?
五年前,各种各样的meta分析培训班满天飞,学习meta分析的人非常多(基本上研究生一开学就被导师送去参加meta分析培训班),导致meta分析发表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出现了SCI滥发和大规模“灌水”的现象。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在几年前,很多人凭着meta分析顺利完成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成功升职加薪、获取大量的论文奖励(以前很多单位都是IF*10000元)。不过这种情况已经不复返了,现在很多单位已经将meta分析纳入黑名单(不能毕业、不能升职、没有奖励、不能报销版面费),很多期刊也开始不接收meta分析出版,例如Dovepress系列期刊。
现在提到meta分析,很多人就会问meta分析到底值不值发表呢?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具体分析,与自己的发文目的、自己所在单位的政策有关,有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城医院还是认可meta分析的。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meta分析到底需要多少个人完成?
现在问题来了,meta分析到底需要多少个人来完成?现在的meta分析指南等教科书都指出在进行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估、数据提取步骤时需要两个人以上,遇到分歧的时候需要讨论决定或者由第三个人进行裁决。不过,很多发表的meta分析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完成的。为了防止别人看出自己的meta分析是一个人完成的,这些人都是很聪明地挂上了一堆作者,然后采用百年不变的万能模板进行描述:张三和李四分别独立地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估等步骤,如果遇到分歧,则由王五进行裁决。
很多人会问道:只有一个人,可以做meta分析吗?
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原则上只有一个人是不行的。而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meta分析都是一个人操作完成的,因为为了毕业,你别无选择。想帮你的人,他(她)不会meta分析(帮不了,你自己也无法开口);会meta分析的人,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帮你;很多情况下,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当然还有导师,现在基本上都是称导师为老板,你觉得老板会帮你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