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的极致——评李世民柏壁之战(中)
勇气的极致——评李世民柏壁之战(中)
本来只想分上下,结果写着写着就出来个中……
前文请见 评李世民柏壁之战(上)
先来复习一下上篇的那张图:
现在流行看图说话,要我说,我选择看图自尽。
真没开玩笑,看看上面那张图,本来所有的地盘都是你的,现在就剩一个角,还要让你凭借这一个角推回去,可能吗?虽说刘武周宋金刚算不得什么大神,但正如兵家老生常谈的那样,势难得而易失,原本好好的防御体系都被敌人打碎了,现在要迎着敌人的重重兵锋一节一节地仰攻回去,一般人都会感觉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于是又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何那么多人(甚至是主流观点)都认为李渊“放弃河东、谨守关中”是激将法呢?若真如此,李渊岂不是一早就把李世民当神看了?联系到唐军两次试图在晋西南的大道上阻挡敌人(裴寂、李孝基)都失败了,宋金刚的理论阵线距离潼关仅4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平原地带(运城盆地)几十里的阵线、集中优势兵力堆到有天险可守的潼关,并不失为一种稳健的中策。
所以标题中说,柏壁之战是“勇气的极致”,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请战出征,本身就是需要勇气的。
(二)柏壁之战(山西收复战)第二部分——唐军战略相持阶段(武德二年11月~12月)
武德二年冬天的11月14日,李世民引军自龙门渡口乘坚冰踏过黄河,驻扎在了河对岸约40公里柏壁。
往上看一眼地图:很多人认为李世民获胜的原因就在于柏壁的卡位好,应该说有一定道理——柏壁一卡,绛州就稳了,龙门渡口被完全遮盖在柏壁和绛州“犄角之势”的掩护下,算是暂时缓解了关中的一部分危机——因此“激将法”是站不住脚的,绛州未丢、黄河又已结冰,就是李世民看准的出兵时机,再扯下去一旦绛州失守,宋金刚得以毫无顾忌地到龙门渡口去转悠,到那时唐军想不学习北周就地蹲下来凿冰都没办法了……以及,虽然暂时没找到当时的绛州守将是谁,但在《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五·绛州》中查到一位叫王景暠的,在夏县反叛、宋金刚攻克浍州后率领乡党千余家拼死保住了绛州。后来李世民要封他做正四品下的骠骑将军,王景暠固辞不受,小秦王还特意汇报了父皇李渊。应该说,李世民如此感谢王景暠,正是缘于他深知绛州的位置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话说回来,柏壁的卡位并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完全让开了大道,虽然营盘扎得依山傍水无比安稳,但是很容易变成“别人打不到我,我也打不到别人”,这就跟没过河没有区别——所以说,战场上并无100%正确的战略,否则双方就不用打了,直接推演一番定胜负好了。所谓好的战略,无非是“大概率情况下能保证稳妥,小概率发生时有办法扭转”,这种办法我们称之为——胜仗。
那么李世民是如何扭转战局的呢?
一、稳住阵脚,重拾军心民心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李世民渡河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为:唐军驻扎下来后,发现当地仓廪空虚,民众又被裴寂的“坚壁清野”吓到纷纷躲入城堡,大军面临缺粮的风险。于是小秦王“发教谕民”(“教”指亲王的命令),大家听说当年起兵路上与民秋毫无犯的太原公子又回来了,纷纷归附旗下,唐军的军粮也渐渐充实起来。
时河东州县,俘掠之馀,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世民发教谕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至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食,军食以充。(《资治通鉴·唐纪四》)
写到这插一句:那个谁号称“大唐开国第一后勤”来着,站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玩笑归玩笑,关于李世民就地征粮这件事,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李世民是在试探当地的人心风向,有人认为此时永丰仓至柏壁之间卡着蒲州王行本这颗钉子(如图所示)李世民不得已才这样做。个人认为前者的成分更多:蒲州这块旧隋飞地已经被唐军围困了两年多,之前李渊几次通过大道向山西方面增兵都没有遭遇阻挠,可见蒲州的战斗力也就那样了。但是,此前裴寂搞垮了“老根据地”的民心却是唐军迫在眉睫的危机。李世民此来的目的是要“倒推回去”,那么就必须一步步地分析并修复之前唐军犯下的错误。但凡政治事故,必须由更高层级的人物出面才能弥补。应该说,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声望重塑“老区人民心向大唐”格局的做法是非常对症的,这也是他日后大治天下的一个缩影。
但要说李世民“就地征粮”纯属试探人心也是不对的。永丰仓至柏壁之间的大道上正在交兵是事实,一个合格的统帅永远不能把全军安危建立在“敌人应该不会出来吧”的侥幸假设上。现在很多人对于“后勤”这一职能存在误解,以为后勤是后方人员的单方面职责,甚至发展出“后勤功劳至上”论。事实上,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的军事思想体系中,一军统帅在制定作战方案时必须把后勤纳入通盘考虑范围内,那些从不考虑粮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认为“我只负责打粮草能不能跟上是你的问题”的统帅绝大多数都败亡了,更惶论达到“一流军事家”的层次。能够在计划粮道的基础上加一层就地征收的保障,这种能耐对于志在成为军事家的人来说是永远不嫌多的。以及,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李世民就地征粮的本事无意中为唐军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这个以后再提。
总之李世民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需要就地征粮,都是可以好好分析的。至于某些砖家上来就说“这事一看就很假,肯定是李世民给自己贴金”——我觉得吧,不用别人来反驳你,信不信冼星海第一个跳出来给你唱一首《生产大合唱》?
现在来看第二张图《唐军战略相持第一阶段示意图》——
(因为这一阶段战事主要集中在运城盆地一带,于是只截取了第一张图的西南角以示突出,此图以北依然被刘武周所占据。)
李世民来到山西之后的第一仗,是被后世演义小说家所津津乐道的“美良川之战”。
美良川之战发生的背景,是宋金刚听闻唐朝方面派出了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等人来攻打夏县,命部将尉迟敬德、寻相等人率兵增援。
可能有人反应过来了:夏县这拨人早在10月份、李世民踏冰渡河前就出发了,现在李世民粮都征完了他们才投入战场,这叫什么发挥,莫非他们中间有卧底吗?
没错,这群人中间有一位卧底,他叫独孤怀恩。
说到柏壁之战,就不能不提“独孤怀恩谋反”这个颇具悬疑色彩的小片段(尽管跟主线关系不大)。独孤怀恩是“网红三朝老丈人”独孤信的孙子,唐高祖李渊的表弟,因为李渊的一句戏言“你家姑姑们都当了皇后(弟姑子悉为天子)”从而认定这是在嘲笑独孤家的男人不行,由此心生反意。独孤怀恩最初负责的方向是蒲坂(永济),按两唐书记载,独孤在听说李世民要来柏壁之时,曾计划与麾下元君实、解县县令荣静联合,里通蒲州王行本,劫持永丰仓,“绝秦王饷道”。结果恰好此时夏县反叛,独孤怀恩和元君实被调往夏县——再来回顾一下李世民就地征粮那一幕,有没有被吓出一身冷汗呢?虽说独孤怀恩临时被调走,但万一他出手再快一点、柏壁的主帅又没有李世民那么大的本事,唐朝的山西方面军恐怕就会因缺粮而哗变了!还觉得李世民就地征粮是作秀吗?(要我分析,说不定永丰仓方面有内应先动了手,才会出现李世民到了柏壁发现军粮还没运过来的现象,此处应拍谍战剧。)
此处不得不再补充一句废话:在危机四伏、生死一线的战场上,有个靠谱的主帅就是这么重要。主帅的能力高一筹,就是对全军几万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多一层保障。
好了回到夏县这伙人,独孤怀恩因为心怀不轨,建议李孝基先造好攻城器械再攻夏县,李孝基从之,结果攻具还没造好就被宋金刚派来的大将尉迟敬德给包了饺子,图中点到名的几位全都做了宋金刚的俘虏。在尉迟敬德、寻相等人押着“夏县攻具团”返回浍州的途中,探知消息的李世民派遣兵部尚书殷开山、马军总管秦叔宝等伏击于美良川(闻喜县裴社乡),“大破之,斩首二千馀级”。
此战是唐军在山西与刘武周开战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取胜,也是秦叔宝脱离王世充而投唐后的第一场战斗。事后秦叔宝被高祖李渊赐以金瓶、受封上柱国,两位门神“三鞭换两锏”的故事亦是由美良川之战演化而来。
二、积极防御,抢夺野战主动权
在尉迟敬德等人支援夏县反遭伏击之后,宋金刚很快又发起了下一次行动:仍令尉迟敬德、寻相等人秘密率领精骑支援蒲坂王行本,这一回李世民亲自率领步骑三千,从山间小道星夜赶往运城盆地的据点安邑(从间道夜趋安邑),再次打了一场出其不意的伏击,结果是“敬德、相仅以身免”,唐军大获全胜,“悉俘其众,复归柏壁”。
安邑的胜利不仅扩大了美良川之战的战果,更加标志着:唐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晋西南平原地带的野战主动权。此战后,蒲州王行本被彻底孤立,无援无粮,只能静静地等待覆灭的下场;而宋金刚本部也被牢牢地压回浍州,此后再也没能南下一步。
此前七个月,唐朝的山西方面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李世民来到柏壁仅仅一个半月,用了两仗,就将唐军的局势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啥叫高手?这就叫高手。
这就好比,在被对手接连得分、比分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不顾一切地压上扔三分?懂球的人都知道,要是有哪个主帅这样指挥,那是百分百要被嘘下课的。正确的做法一定是稳住防守,巩固内线,抢夺篮板主动权,遏制对方快速得分的势头,将比赛的节奏找回来。优秀的指挥家都是节奏大师,这是各个领域通用的真理。
有人说,李世民打仗只有一个套路,就是“坚壁不出+拖字诀”,这种说法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不全面——美良川和安邑的两战,李世民藏在稷王山里,却对大道另一端宋金刚的动向了如指掌,你不动我也不动,你一动我就打你,打得你摸不着头脑,然后“复归柏壁”,就是不让你摸清我的实力,只知道打不过我干着急——这种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的感觉,就问你刺激不刺激?那些说“龟缩战术”的,又可曾见过如此攻防转换浑然一体的龟缩战术?
不过呢,说起来爽归爽,不是还有一句话么,能力都是通过付出而获得的。唐军两次伏击取胜,靠的是全面准确的预判,这就要求李世民必须建立一套强大到近乎苛刻的情报系统;而李世民特别喜欢亲自侦察敌营的习惯,亦为许多军事迷所熟知。在李世民收完粮之后的行动记录中,除了一句“大军坚壁不战”之外,还有一句“唯令偏裨乘间抄掠”,甚至在此期间发生了“世民尝自帅轻骑觇敌”结果躺在山丘上睡着了差点被敌军逮到、多亏身边的甲士被蛇鼠惊醒才幸免于难的故事。很多人将这个小故事当作传奇看待,可仔细想来却是满满的艰辛——两次精准判断的伏击(可能还有其他小仗未被记录),不知道是建立在多少次涉险侦察枕戈待旦的基础之上。某些人为了哗众取宠,非要把这段解读成“大败到身边仅剩一人”,是啊,现实中总有这样的人,别人在前面忙业务,他在背后嚼舌根。这种人在生活中很危险,建议有多远躲多远,真心的。
此外,不知道大家观察到没有:安邑之战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已经在新绛——柏壁——安邑之间构筑了一道三角形的控制区,就是图中浅粉色的区域(本来是红色,不知为何变粉……),这里称之为“新柏安防线”。它像一片羽翼一样插入晋西南的大道,将潼关牢牢地护在身后,再后面,就是千锁灯明、万户捣衣的长安。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诗圣的笔力还是很深厚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前半句充满侠气令人神往,我却从来都更喜欢后半句传递出的勇气与担当:哪怕直到武德后期、李世民最受猜忌排挤的时候,秦王府的僚属们也始终有一种“跟着秦王很靠谱”的感觉,因为李世民从来都是一个很有担当统帅,这种担当可以体现在身先士卒不畏矢石之上,也可以体现在力抗强敌守护山河之时。
在“新柏安防线”守护下的长安,这个新年过得很安稳。
另外还有一件巧合的事:安邑这一战,被资治通鉴收录于十二月庚申左右这一时段,推算一下就是12月25日,而李世民的生日恰恰也在十二月底。所以小秦王领着三千人马严冬腊月半夜翻山的那天说不定就是他的生日呢,不知唐军诸将有没有“抓住尉迟敬德献给秦王做贺礼”的想法呢?这个以一身戎衣肩负着社稷之托、河山之望的人,不过是在这一天刚刚满了21周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