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逍遥的第一步 

■董铁柱

魏王送给惠施大葫芦的种子。惠施种出大葫芦后发现,这葫芦用来装水不够结实,用来做瓢又太大,没什么用处。于是,他向庄子抱怨。但是,庄子对惠施说他不懂得怎么用“大”。这样的大葫芦,要是放到江湖之中,自然就不会担心它太大而没有用处了。

这段严格意义上不算故事的对话,通常被人理解为“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类似解读粗看有道理,仔细想想却未免流于肤浅。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逍遥游》。《逍遥游》的主旨讲的是万物皆有“所待”,要真正的逍遥就要像圣人一样无所依赖。由此来看,庄子和惠施这段对话的目的不会这么简单。

不少人把庄子对惠施的回应理解成应该如何利用事物,这绝非偶然。因为庄子对惠施说,宋国有人家世代漂洗丝絮,手容易龟裂,于是就研制出了护手霜。商人听说了,就向他们买来护手霜的秘方。结果,商人把护手霜秘方给了吴王,使得吴国军队在冬天攻打越国时双手完好而大获全胜。这让商人获得了很多的赏赐。

接着,庄子就劝惠施用不同的方法使用大葫芦。这样的上下文,很容易让人觉得庄子在暗示惠施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做到物尽其用。

可这样一个讲究物尽其用的庄子,还是一个潇洒的道家祖师吗?道家思想给人的感觉,难道不应该是超脱的吗?一个在那里强调怎么使用某样东西的庄子,看起来是不是更像一个充满铜钱味的管理人才?如果庄子认为那个通过倒卖护手霜秘方而发财的商人是成功的、逍遥的代表,那么他难道不是在肯定金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吗?按照人们心目中的道家标准来衡量,宋国人开开心心地漂洗丝絮、对廉价卖出护手霜的秘方也感到满足,难道不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吗?

其实,庄子说来说去,无非是在讲事物之间互相依赖的道理。宋国人要漂洗丝絮,手容易裂,所以需要护手霜;而善于做生意的商人,依赖于宋人的淳朴和吴国的好战,才能发迹;吴国则借助宋人的护手霜和精明的商人,得以打赢越国。同样,大葫芦也是有所依赖的。它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除了圣人、至人、神人,世界上别的东西都是有所依赖的,都是无法做到真正逍遥的,这是《逍遥游》反复强调的中心。

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在这个几乎人人都喜欢旅游的年代,大家会本能地鄙视那些把到家门口看下海就视为到了马尔代夫的游客,潜意识里会觉得大包小包到国外折腾一周两周才是旅行。

然而,如果我们真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就可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大”是没有尽头的。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正所谓“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在庄子看来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同样,大的鸟需要大风才能飞翔。没有风的话,还不如蜩与学鸠来得自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许就没有必要在食堂里一味地想要大鸡腿了。大一点的鸡腿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小一点的反倒不那么占肚子。一句话,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大的鸡腿,这大概是走向逍遥的第一步吧。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