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病中一个容易引人忽视的问题:阳虚...

治疗失眠病中一个容易引人忽视的问题:阳虚也会引起失眠
失眠很常见,患者往往伴发有焦虑、紧张等情绪。中医认为不寐的病位在心,病机因于心神被扰、阳不入阴。心神被扰多因外邪所犯,常见的病理因有邪热、痰浊、瘀血,治疗以清热、化痰、活血为主,常用方药有龙胆泻肝汤、栀子豉汤、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阳不入阴,多因阴血亏虚,阴虚火旺、阳气不能潜藏所致,常用方药有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归脾汤、生脉散等。
然而临床阳虚型失眠证型往往被人忽视。一般来讲,阳虚多以神疲多寐为主,怎么会引起失眠呢?“阳气者,烦劳则张”,一句话,道出了阳虚失眠的病机所在。

人活动时,阳气张于外,烦劳太过,阳气虚浮,出现祝味菊所谓“虚性亢奋”状态,这一类失眠临床也可见到。 祝味菊对此类失眠治疗经验独到,倡“温潜法”,即以温阳为主,佐以介石重镇、甘润养心等药。常用配伍如附子伍磁石、龙齿、枣仁等药。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医案:王某,61岁,病史:患者因阵发性汗出来诊,前医予以固表敛汗未效。刻下:阵法烘热汗出,腰酸困沉痛,口疮疼痛,失眠多梦,畏寒畏热,口唇暗,舌暗质嫩,苔少,脉弦无力。辨证:上热下寒、肾精亏虚。给以如下方药:乌梅、细辛、附子、桂枝、干姜、花椒、黄连、黄柏、当归、党参、怀牛膝、桑寄生等,七付药。

患者服完后汗出已不明显,口疮愈,腰痛有减,乏力,与子生气后失眠,夜寐不超三小时,舌同前,脉弦细无力。辨证:下元虚损,阳浮不潜,茯苓四逆汤加减:制附子、干姜、党参、茯苓、怀牛膝、煅龙牡、枣仁、炙甘草、黄柏、仙灵脾等,又5付。

患者服完后睡眠有改善,每晚睡5小时左右,稍有汗出,唇暗,腰酸困痛,舌脉同前。于是在原方中又加入浮小麦、山萸肉、桂枝、赤芍等,又五付。患者服完后寐佳,腰轻微酸痛,少量出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