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专坑游客”的特产小吃,你吃过几种?
「吃」,绝对是我们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不止在家苦心钻研,旅行去到了别的国家或城市,第一件事也是去品尝美食。
临走前还要买上大包小包的当地特产,带回去分给亲朋好友。
「买特产」,早就已经是旅行的仪式感之一了。
这些年我走南闯北,收获过不少惊喜美味,也踩过不少的雷……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那些「这辈子可能只会吃一次」的特产小吃。
01
新疆·切糕
它排第一应该没人有异议吧?
又贵又难吃,一刀下去一不小心还会吃出天价。
制作切糕其实还挺复杂的,原料就要准备很多。
核桃仁、玉米饴、糯米、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旦杏、枣………
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熬制,然后要几个成年人站在厚木板上将水分压出,才能让材料都融合在一起。
然而由于曾经切糕被一些人当成了敲诈手段。
所以即使后来切糕已经被明码标价,一两五块钱,也没人敢买了。
02
天津·狗不理
狗不理也不是难吃,只是味道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价格却一直虚高。
普通的12元一个,虾仁的35一个,堪称包子界的「奢侈品」。
吃起来的味道和家门口1.5元一个的没什么区别,贵得毫无道理可言。
03
北京·全聚德
一位北京土著说,
“全聚德就是那种游客一定要去,但在这里住几十年的人几乎不会去的地方。”
全聚德在北京当然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早就不是吃烤鸭的唯一选择了。
追求高端的可以去「大董」,重视性价比的可以去「四季民福」或是「便宜坊」……
全聚德在北京逐渐淡出中心圈,开在外地的那些分店也常常被吐槽“不够正宗”。
久而久之,这一顶「烤鸭之王」的桂冠,全聚德已经难承其重了。
04
北京·京八件
京八件又叫“大八件”,是八种京味糕点,据说最初是明代的御膳房发明出来的。
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太师饼、椒盐饼、枣花糕、萨其玛……
这八种糕点,象征着人们生活中的八件喜事,有一种吉祥的寓意。
原料主要是八种: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
然而这所谓千年流传下来的味道,要么齁甜齁甜,要么过于油腻。
总的来说就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输出”还行,买来自己吃的话还是算了。
05
洛阳·牡丹燕菜
「洛阳水席」中最著名的一道,特色就是中间那朵巨大的牡丹花。
“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
但是怎么说呢,除了摆盘比较“唬人”之外,这道菜的味道其实特别普通。
并且如果不是非常高档的水席,所用的食材也就是最普通的几样素菜,毫无特别之处。
06
安徽·龙须酥
龙须酥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点了,曾经一度是十分上档次的礼品。
但其实原料非常简单,也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就是糯米粉和麦芽糖。
除了千丝万缕的外观之外没什么特别的,吃的过程中还很容易被呛到。
07
上海·梨膏糖
梨膏糖其实不是多难吃,只是非常的不伦不类。
它既是一种「很甜的药」,又是一种「很苦的糖」。
里面加了川贝、茯苓、杏仁、半夏,所以有治疗咳嗽的效用。
但这些中药都很苦,加再多糖也压不住。这个味道连很多上海本地人都接受不了。
生病的时候就好好吃药,吃糖的时候就好好吃糖。
把两者混在一起,不伦不类,还特别难吃。
说是吃个糖吧,有事没事的,吃咳嗽药干嘛?
08
四川·三大炮
名字有点霸气,但其实本质就是一种糍粑,只是换了一种表演形式。
这种小吃过去只在赶花会的时候才有卖,所以人们大多都是为了看个稀奇。
看着店家先在热锅盆中抓出一大坨糍粑,分成三小坨后,再用力地摔向案板中央。
为什么叫「三大炮」呢?就是因为摔糍粑的时候会发出“砰砰砰”三声。
在装满芝麻和黄豆粉的竹簸中滚一滚,裹上一层粉末,最后再浇上糖浆浓汁。
一份只有三坨,入口时还带着微微的热度。
糯米、芝麻、黄豆,再加上最后的红糖浆,味道实在太甜了,有点腻。
如果不是为了看个热闹,这东西真没什么可吃的。
不如直接去买最普通的糍粑,好吃又便宜。
写到这里,想感叹一句:时代发展真的太快了。
就在这些曾经很火的特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或是差评满天飞的时候,
全国各地有很多不贵又好吃的新兴网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喜茶」的出现带火了整个奶茶行业,「茶颜悦色」奶茶店直接成了长沙一张文化名片,柳州「螺蛳粉」火爆全网,江西的「南昌拌粉」已经成了家中常备的速食选择……
其实,我对我们大中国的美食还是很有信心的,真心希望特产也能够与时俱进,做得越来越好吃。
你吃过什么坑人的
特产小吃?
可以在评论区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