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效率提升,你不得不知道的那点事

 专栏作者/多吃肉少喝汤

医药生产人士,吃肉不喝酒的云吸猫师。

前段时间,被一篇《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加班的味道》刷屏了。

是的,牛逼的人,都是自己八小时之外磨练出来的。

但要搞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加班都能实现牛逼的。

在药企里,绩效设立是驱动员工工作效率提升的关键。然而很多情况下,长时间加班下来超额完成的指标,跟你的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并非所有的加班都有磨练的意义

网上有一个观点很是流行,叫“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

然而我们很多人都曲解了它,仿佛一件事,我重复劳作上万遍,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很遗憾,现实往往很残酷,因为你会发现一件事你越熟练掌控,你对于其深度的探索欲望会越低。

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贱的社会属性动物,这就是“熟视无睹”的来由。

而在药企里,这种加班更是工作时间低效的直接结果,跟自我提升、技能磨炼关系并不大。

并非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历经磨练

那些能深入探求思索,成为专家的大多从事的都是中等强度工作量的,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思考时间。

而在工作中,我们往往被赋予太多的工作,为了完成工作量,以至于疲于应对,在这种情况下想深度探索,是不可能的。

这种粗暴重复的工作,无法让你牛逼,如果重复就可以牛逼,那么最牛逼的应该是电动缝纫机,每秒几十次。

单一重复是没有价值的。同一件事,重复做的越多,厌恶感越强。

而我们的领导则常常需要我们这种熟练手的状态,从而保证工作进度的完成。

结果形成了一种越重复越熟练,领导越喜欢,自己越厌烦的闭合状态链。

并非所有的绩效考核都能及时看到你的改变

当我们被固定于某个简单重复的工作,我们的绩效就是工作量,与时间成正比。

就像每天拜服客户时,你悄悄的记录客户的喜好,对客户做人物侧写。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让你有高水平提高,甚至还因为精力有限而被领导视为打酱油角色。但这种厚积薄发的冲击力,是后期任何人都不会忽视的。

你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归纳梳理。

只是做事,没什么难的,困难的是对于过程结果的分析。大多数人对于数据分析是有抵触心理的,因为分析过程往往会发现自己“碌碌无为”,高质量工作效率极低。很多时候是纯粹为走流程而走流程。

效率的提升最终还是能力的体现,那么,到底需要怎么做才可以改善这种状态?

笔者在此总结了几个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列清单

职场中,我们不会像机器一样设置某个单一步骤,每个人都可能被同时安排多个事件去做。

这时候列清单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分清主次缓急。

计算好各自间隔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就是变相延长工作期限。

先做难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极度反感的某种事物要处理,它可能在任务进度条上存在了好久,每次想到它,都不想去理会。

有时甚至为了不去做该事件,而用去做其他工作来消耗时间。这种有事在心头的状态,无论对工作还是对自己心态,都是极其不利的。

如果每天都要吞掉一份极其难吃难咽的食物,那就把它放在早餐里吃掉好了,不然整整一天都要考虑这事。

先处理掉最头痛的事,是提高自信心和工作情绪的必胜法宝。

常回顾

我们常常觉得那些老是犯同样错误的人很可怜。

因为他们浪费了太多时间,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了做,而一点都不抽空来回顾历史偏差,才会重复犯错。

所以养成定期回顾的习惯非常有意义,一次回顾归纳胜过十次重复劳作。

▌记功过

我们在职场中,不是一个孤岛,是需要团队和领导的认可。

记录平时自己的工作所为,能提高自己,也能让团队知道你的成果,这也是很多公司要写年终总结的一个原因。

年终总结并非要只写自己的功劳,也要写自己的过错,虽然这看上去很白痴,但这很真实。它能告诉大家,你不光很能干,还敢于直视缺陷,并改正,而非掩盖。

只有懒散的人才觉得重复操作可以代替深入思考,这类人永远觉得自己可以越做越快,越做越好。

拼的是体力和时间,能拿得到加班费,但拿不到高薪,毕竟高薪都是发给有头脑有见识的人。

不怕你还没有机会去思考,去归纳,怕的是你以为只要忙碌的加班,就能给自己带来提升。

别人给你洗脑说,加班可以改变一切,却不会告诉你,低价值的加班,根本换不来成功的那一刻,卓越的工作能力的最终还是落实在日常里每一点一滴的提升。

改变,从此刻开始!当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你会发现,领导给你加薪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毕竟隔壁的猎头早就对你虎视眈眈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通过加班你获得了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思齐俱乐部——医药经理人自己的俱乐部

市场、销售、医学、SFE、培训......

更多阅读:

为什么你的团队,一直都只有新人?

职场上你所谓的忠厚,不过是平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