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疼痛,需在切、按上下功夫
疼痛是身体的呼喊,怎么正确认识疼痛?临证不是见痛止痛,只知道活血化瘀,而是能真正通晓身体对我们的提示,了解真正哪里出了什么问题,疼痛就会应手而愈。
疼痛性疾病的辨治
疼痛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又是疾病的一个信息。所以疼痛既有保护作用,又有防御之功,且在一些疾病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疼痛性疾病,就其病位而言,既有脏腑性的,又有皮、肉、筋、骨、脉之分,即深浅的不同。所谓深者,五脏六腑而生;其浅者,则为肌、皮、筋、脉、骨而已。本病病程有长有短,病情有缓有急。本文以急者为主,分别谈一谈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疼痛是内外二因相互作用而生。但产生疼痛的核心以神为主。故《灵枢·周痹篇》曰:“痛则神归之。”范镇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所谓神者,是神机也。故《病机撮要》曰:“其知觉,运动即神机之所发”,然“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神机者发源在脑,“脑为元神之府”“乃神之会”,神之所以主知觉、运动,而魂魄为使,因魂主知觉,魄主运动。
故《思问录》曰:“魂为神使,意为神发,魄待神功,志爱神摄,故神为四者之津会。”进而说明神主知觉,是以魂魄为传出传入之使,传递通道是以脊髓为主,“体液”(津会)为辅。何以言之?“脑为髓之海,脊为髄之路”,“百节皆有神”,皮肤、筋肉是感觉之官,气化是其载体,经络是其通道也。
盖疼痛发生的原因有二:一为外在六淫之邪毒所侵,或疫疠之气所犯,以及虫兽所伤,或化学药品所激而生。然外邪有寒热之殊,暑湿之异,其风寒之邪作用于体表肌腠筋骨者,卫气受累,营气受阻,则邪气客于分肉之间,致分肉之间的津液循行不利,转化为痰为饮,痰饮得寒则凝,凝聚则汁沫分裂肌肉,神机不舒,而生疼痛。
而温热火邪作用于肌表筋骨者,则温主散,热主蒸,火主灼,必然分肉之间津液受灼,津少液亏,导致筋、肉、骨失养,血脉干涩,发生绌急,经络不畅,神机受阻而生疼痛。
亦有九气为患,内而脏腑气化失常,外而经络气化不利,为郁为滞,滞则血脉不行,神机不舒而生疼痛。以上为疼痛发于体表、筋肉、骨脉之中之疾。
二为病生于内者,多为风寒之邪外束,正气内虚,侵犯脏腑之内,客于膜原之中。由于风之动泻,寒之冷激,引起阳气不行,经气流转不畅,络血凝注不行,造成“脉缩踡”,血少神机不展而生疼痛。
亦有火郁、温热之邪内犯脏腑,客于膜原之中。由于火热的蒸散、焦灼的作用,使津血受灼,引起血少津亏,经络血脉失养,发生绌急,神机不伸而生疼痛。
更有七情内变,饮食所伤,引起肠胃气化失去升降之力,导致气机不畅,津血不行,为郁为滞,为痰为饮,迫使神机受阻而生内脏疼痛之疾。
(注:九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二、辨证论治
“近世医者,遇疼痛之症,莫不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二句定案,所用之药,无非芳香辛通,破血、行气之品,岂知痛有虚实之别乎?”由此可知,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上须详加辨证,测知其寒热虚实之候。然,痛而胀,拒按,喜寒,饱甚,脉实气粗者,多实;不胀不闭,喜按,发热,饥而甚,脉虚气虚者,多虚。也即辨痛之法,全在切按二字上下功夫,方不至误矣。
若论治法,则以宣通为主。所谓通者,乃指行气、理气、活络导滞、温通辛润、酸甘化阴、镇静止痛为法也。
盖用药者,古人分为一是内伤而痛,其为痛也,有一定的部位,并不移动。欲去痛,去伤活血可也。主要之药,广三七粉吞之,佐以续断、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桂枝等品可矣。
二是热盛,热为气结,或为风搏,其为痛也,无定处,介乎于皮肤经络之间,须视其热从何脏何腑而举。
若在心,以黄连为君,佐以生地、山栀,若在肝胆,以龙胆草为君,地骨皮、青蒿、丹皮之类佐之;
若挟风,以羌活、蒿本为君,桑枝、钩藤、蝉衣为佐;
若挟痰,以竹茹、胆南星为君,半夏、青皮等为佐。
三是中毒而痛,或在筋或在骨节,其为痛也,无固定部位,总以搜毒退热为主,商陆、昆布、红花、桃仁、地丁、银花、甘草等主之。
除上述三者,余曰:突感寒则气滞,血脉不流,而为痛也。其外感寒者,以炙附子、干姜、肉桂、良姜为君,以细辛、仙茅为佐,是为医者应知也,不赘述。今将证类辨治陈述如下:
(一)头角颊车痛证
主证:头角颊车疼,或左或右,其痛剧烈难忍,痛如电掣状为主。
1.寒客经脉候
主证:遇寒疼痛加剧,得热缓,甚则不得卧,以手按其痛处稍缓,小便色白,爪甲白,舌红苔薄而润,脉多弦紧而迟。
治法:温经散寒,缓急止痛为主。
方药:加味甘草干姜汤主之。药用甘草15克,干姜10克,细辛3克,炒川椒10克,酒白芍50克,葛根15克,水煎服。
2.热结经络候
主证:遇热疼痛加剧,得寒则缓,喜冷敷,颜面红赤,苔薄黄而干,脉多弦数。
治法:酸甘化阴,清热缓急为主。
方药:加味芍药甘草汤主之。药用生白芍30克,甘草15克,葛根20克,炒川椒5克,生地10克,天竺黄15克,全蝎3克,水煎服。
外治法:冰片5克,朴硝2克,为面塞鼻孔,左痛塞右,右痛塞左。
(二)腿足疼痛证主证
腰臀部疼痛,如放电样牵引腿及足疼痛,状如一条筋脉掣痛,疼痛甚不得卧,或左或右,亦有两腿皆痛者,穴位压痛以下髎穴为主。
1.寒客筋脉候
主证:痛有定处,痛若筋牵引,如电掣状,遇寒则剧,得热则舒,小便色清白,舌红苔薄白,脉多弦紧而迟。
治法:温经散寒,辛润止痛为主。
方药:附姜芍甘汤(自拟)。药用炙附子15克,干姜10克,桑枝20克,酒芍50克,甘草15克,炒川椒10克,细辛3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2.热伤筋脉候
主证:灼热而痛,牵引筋脉痛如电掣状,得热则剧,遇寒则舒,小便黄赤,舌红赤,苔薄黄,脉多弦数。
治法:甘寒养阴,舒筋止痛为主。
方药:当归芍甘汤(自拟)。药用当归15克,白芍50克,甘草15克,炒川椒10克,蜂房15克,豨莶草25克,木瓜15克,乌蛇15克,片姜黄15克,水煎服。
外治法:透骨草50克,伸筋草25克,冰片15克,炒川椒20克,片姜黄20克,水煎液,用纱布浸药液敷痛处。
(三)胃脘拘急痛证
主证:胃脘部拘急疼痛,甚则疼痛难忍,坐卧不安,伴有汗出,呼喊痛叫不止,腹皮紧张,多为阵发而作,穴位压痛以胃俞、中脘穴为主。
1.中寒候
主证:中脘剧痛不移,痛而喜热喜按,甚则肢冷,呕吐清水,颜面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多沉迟而紧。
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为主。
方药:温胃定痛饮治之。药用生白芍50克,公丁5克,甘草15克,红蔻15克,干姜15克,钩藤10克,藿香15克,川楝子10克,水煎服。
2.胃阴虚候
主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喜冷,痛热急迫,颜面色红,爪甲亦然,小便色黄,舌红赤苔黄干,脉多弦数。
治法,甘酸缓急,微辛和之为主。
方药:生白芍50克,甘草5克,百合50克,川楝子15克,石斛5克,元胡5克,炒川椒3克水煎服。
外治法:点眼止痛法,雄黄5克,火硝5克,麝香2克,共为细面,用汲水调,点目内眦睛明穴,扶行数步可止。
(四)胁肋急痛证
主证:左肋间或右肋间剧烈疼痛,咳、呵欠、喷嚏时痛尤甚,转侧亦痛,甚则痛不得卧,二便正常。
1.气滞候
主证:攻冲胀痛,胀而不食,嗳气、矢气,多怒、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舌深红、苔白厚,脉多弦紧。
治法:疏肝理气,通经止痛为主。
方药:加味推气饮治之。药用枳壳15克,片姜黄15克,桂心10克,甘草10克,川芎15克,生白芍30克,青皮15克,香附15克,水煎服。
2.气血互结候
主证:胁肋部痛如刺,痛而不移,日轻夜重,痛而灼热,便赤,两目周青暗,舌深赤苔白厚,脉多弦迟。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方药:加味金铃子散治之。药用川楝子15克,醋元胡15克,酒军5克,生蒲黄10克,川芎15克,片姜黄15克,醋青皮15克,香附15克,水煎服。
外治法:琥珀膏、大黄10克,朴硝10克,同大蒜捣,再以当归、胆草、栀子、黄连、川芎、青皮、木香、芦荟各5克,麝香少许,共为细面,用姜汁调敷痛处。
(五)急性胆胀证
主证:右胁近胃脘处疼痛胀满,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甚则黄疸,穴位压痛以胆俞,章门穴为主。
1.湿热蕴结候
主证:右胁下近胃处胀痛,胸闷不舒,心烦口渴不饮,身热而重,口中粘腻,小便黄赤,颜面色红,舌红赤,苔黄腻而厚,脉多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主。
方药:加减小柴胡汤治之。药用柴胡15克,姜黄15克,元芩15克,青蒿25克,茵陈30克,栀子15克,枳壳15克,龙胆草15克,地丁15克,元连10克,水煎服。
2.蛔厥候
主证,右胁近胃脘处痞满痛胀,恶心呕吐,痛甚则肢厥,吐蛔,两目气轮有蓝斑,爪甲花斑,甲沟糜裂,唇粟疹,红花苔,面白斑,脉多弦紧。
治法:利胃利胆,安蛔止痛为主。
方药:乌梅丸主之。药用醋浸乌梅15克,黄连10克,元芩10克,当归15克,细辛4克,干姜10克,附子5克,桂枝10克,醋炒扁蓄25克,水煎服。
外治法:川军15克,红花15克,芙蓉叶25克,胆草15克,姜黄15克,共为细面,用川椒1.5克,水煎调敷胆俞穴。
(六)麻凝证
主证:多发生于老年人,肩周关节痛,不能随意伸展内收,亦不能向上抬,甚则疼痛难忍。
1.寒湿候
主证:肩胛疼痛,且沉而胀,遇寒痛增,得热则缓,肢倦乏力,颜面色淡,舌淡红苔白腻,脉多弦迟。
治法:温经散寒,舒筋止痛为主。
方药:温经定痛汤治之(自拟)。药用蜂房5克,土虫10克,乌蛇15克,炙川乌10克,干姜15克,乳香5克,没药5克,川芎5克,桑枝50克,水煎服。
3.风湿候
主证:沉痛而重,其性游走,颈项不舒或病侧肢麻,恶风,颜面色苍黄,舌红苔薄白,脉多浮濡或沉缓。
治法:疏风驱湿,通络止痛为主。
方药:活络定风汤治之(自拟)。药用:川羌活15克,蜂房5克,乌蛇15克,防己15克,土虫15克,穿山龙20克,没药5克,乳香5克,甲珠5克,薏米20克,水煎服。
外治法:蚕砂500克,黄酒120克,将蚕砂与黄酒拌匀,分装入两布袋,放入锅内竹簾上蒸约10分钟,将布袋取出,趁热敷患处,凉则更换之。
独活寄生汤为唐·孙思邈的创制方,见著于《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第二》,是中医临床常用著名方剂。其丸剂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方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怀牛膝、人参、茯苓、甘草、肉桂15味中药所组成。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等。
由于该方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明·《外科正宗》、《外科理例》,清·《医方考》、《医方集解》、《医宗金鉴》、《成方切用》、《成方便读》等书均有记载,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亦收载了此方。
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有所拓展,介绍如下:
1.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日久,病因风寒湿痹所致。素体肝肾不足,气血两亏,两膝关节疼痛,并游走至踝,腰痛,伴有低热,食少,面容呈痛苦状,苔薄白,舌质淡,脉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抗“O”值偏高,红细胞沉降率增速。治宜祛风湿,益气血。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可加入乌梢蛇、地鳖虫、千年健、威灵仙、制川乌、制草乌等药。10~20剂,热退,疼痛明显减轻,肿消,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而获效。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腰痛日久,素体肝肾两虚,气血不足,手指关节肿痛变形,遇寒冷痛增,且有低热,食少,面色㿠白,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血常规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白血球数增多。治宜补益气血,祛风湿,通经络。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方中酌加鸡血藤、制川乌、制草乌、乌梢蛇等药,有一定的疗效。
3.风湿性坐骨神经痛
一侧腿足疼痛剧烈如芒刺,痛在肌肉筋骨之间,按之更甚,痛处检查不红不肿,痛时呻吟不已,难以忍耐,喜温热,遇热则疼痛减轻,苔白腻、舌质红,脉濡缓。治宜祛风湿,强筋骨。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制川乌、制草乌、炒苍术等药物,疗效颇佳。局部结合激光理疗效果更佳。
4.慢性腰腿痛
腰腿疼痛经年不愈,素体肝肾不足;气血两亏,遇冷疼痛剧增,面色无华,神疲食少,苔白,舌质淡,脉细。治宜补肝益肾,祛除风湿。服用独活寄生丸或汤剂,均有一定的疗效。
5.小儿麻痹症
发热不退,肌肉疼痛,惊哭不安,下肢软弱无力,活动不利,此乃湿热入侵,阻滞气血,肌肉筋脉失养所致。治宜化湿通络,活血祛瘀。服用加减独活寄生汤,本方去杜仲、人参、牛膝、肉桂,白芍易赤芍,加苍术、木瓜、桂枝、威灵仙、三七、苍耳子、苡仁等药,疗效很好。
6.慢性布氏杆菌病
潮热汗出,关节酸痛,尤以大关节呈游走性的剧痛,状如锥刺,反复发作,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两亏,日久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血液实验检查: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全身乏力,便燥尿赤。治宜祛风湿,强筋骨,补气血,益肝肾。服用独活寄生丸(即本方去肉桂,加桂枝、川断、银柴胡、香附,炼蜜为丸),服后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而获效。
7.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颞颌关节疼痛,张口不利,此乃风寒入侵所致,苔白,脉紧。治宜祛风寒,通经络,益气血。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本方去杜仲、牛膝、肉桂,加白芷、藁本。治疗后效果颇捷。
8.新产腹痛腰背痛
妇人新产,少腹疼痛,腰背痛,不能转动,或腰脚挛痛痹弱,此乃产后肾气虚弱,风寒入侵而成。苔薄白,舌淡,脉细弱,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畏寒喜温。治宜除风湿,益气血,服用独活寄生汤有效。
独活寄生汤原方中用生地黄,后世医家改用熟地黄,其效果更佳。该方中的细辛用量不大,去之其疗效则逊。细辛有通阴阳,解痹止痛之功,前人对其用量亦有深究之必要,若肢体酸麻重而痛微者,其用量宜小,痛甚而酸麻重者,用量宜大(以3~5g为宜),因细辛少量能温经,多量则有镇痛之功效。
独活寄生汤新解
本方所包含的八珍汤(去白术),能调补气血,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风湿的能力。其中干地黄更有滋养强心作用。
本方去桑寄生,加黄芪、川断、生姜,名三痹汤,温经强腰之功更显。初学切不可因为此方为世所熟知而忽视其临床实用价值。
笔者曾治一陈姓(男,53岁)患者,腰腿关节疼痛已二十余年,年年复发。就诊前一天夜里起床小便,突然右侧坐骨神经痛发作,不能行走,倒于地上。患者呻吟号叫,诉周身酸痛难忍,尤以腰及右腿为甚。面色惨淡,口不渴,畏风寒,舌淡苔白腻,脉浮紧。检查关节无红、热、肿现象。
当即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羌独活(各)10克、桑寄生18克、秦艽6克、防风(各)6克、全当归10克、白芍5克、桑葚子15克、川芎5克、太子参20克,杜仲、牛膝、知母各10克,炙甘草6克。同时配合针灸。
三日后患者痛缓可以起床,五日后饮食起居可以自理。后以原方随证进退,连服二十余剂而愈。随访三年,一切如常,未见再发。
我曾用此方化裁,治疗风寒湿痹(包括偏于湿热者)30例,经随访全愈20例,近期收效7例,无效3例。加减方法,如湿邪偏重者,去干地黄,加苍术、苡仁等;湿热偏甚者,加徐长卿、虎杖根等;湿从热化者,去肉桂,加知母、黄柏等;兼有血瘀者,加丹参、桃仁等。本文结合方解,略谈点滴体会,仅供同道参考。
治疗痹症的实用十方
1.续命汤
广尾幕臣迁氏,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而脉浮数。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为邪气下注,筋脉不通也。予《金匮》续命汤,四五日愈。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所主治者,有速效。此古方之妙,不可轻侮也。
2.桂枝加术苓附汤
参政馆山侯(稻叶兵部少辅),左脚挛痛,行步艰难,且时而胸痛、下利,一医以疝施药而无效。余予桂枝加术苓附汤,渐得快复。时而发胸痛,则兼用高良姜汤,而下利止、痛亦安。后左脚肉脱,自觉气力薄弱,予八味丸加木瓜、鹿茸,服之痊愈。
3.乌头汤类
蔬果店万吉之子,年八岁,昨年以来右脚挛急不能步行,渐渐右臀骨突出,经筋痛不能按,其他如故,医概以肝证,予抑肝散之类。余以之为胎毒流注,使其如法服乌头汤(蜜煎),兼用化毒丸。数十日,挛痛缓而得起步。余迩来疗此证十人,大抵此手段可拔沉痼,但病足如枯柴,或椎骨突出成龟背,或两足缭戾,指甲横斜者,其初不可不虑。
按:此例似为先天性髖关节脱位。
4.芍甘黄辛附汤
南传马街第一坊刀剑铺藤屋源次郎,左脚肿痛挛急,难以屈伸,数月不愈。医多以风湿。余诊曰:无热无痹,病偏于筋脉,恐为疝毒流注而起。使服芍药甘草汤合大黄附子汤,以当归蒸荷叶矾石熨之,数旬而愈。
5.虎胫骨丸
幕府广式番之头小野久内室,往年患历节风,迩来手足骨节微肿不去,每感招外邪或逢连日阴雨则忽发疼痛,数年间更数医而不愈。予作虎胫骨丸使长服,其病未再发。
6.当归拈痛汤类
土州臣吉冈茂之丞,两足趾甲焮痛不堪,至夜壮热益甚,抱脚号泣。藩医四五辈尽种种治方,然无寸效。余诊之非风毒,非脱疽,乃一奇证。因问其初起,其人道中发疥癣,瘙痒不堪,浴药汤,疥疮忽痊,不时便发此证云。余断以湿热流注,作当归拈痛汤加大黄,投以服之。二日后,其痛减半。不出旬日,病得痊愈。藩医大为惭服。
按:此例或为关节炎型银屑病。
余从来不好多味之方,平生遣方大抵不过十味,但温经汤、乐令建中汤、大防风汤、拈痛汤之类,于多味中寓多深意。吴昆所谓虽二十四味,不厌其烦,譬之韩侯之兵,多多益善也。余近日以拈痛汤治风毒历节脚气之类,其桂麻石膏犀角更无效、附子乌头反激动,而流注荏苒不愈者,屡屡得验。又病属血分,难以动摇者,用桂枝茯苓丸料加附子屡得效,是本于古人治血沥腰痛用桃核承气汤加附子之意。又痛风毒深,凝结一处而成痛者,治以香川解毒剂加桂枝、附子、牵牛子,并于痛处贴芫菁膏,即可奏效。余游学中,得此方于大垣医员江马兰斋,其盖所谓西洋者之流。礼失而求诸野,可发一噱。
7.桂枝芍药知母汤
幕府监查冈部三右卫门(旅馆大阪平野町会所),奉命征讨长州,经艺州口患历节风,入院医治连旬而无寸效,因乘舆前来大阪。其证手足骨节疼痛,魁瘰不能屈伸,坐起亦难,肌肉枯柴如废人。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数日痛减,魁瘰消散,起居乃得自由,经旬余日乃赴任。后时时发热微疼,余以为湿热之余焰也,与当归拈痛汤而痊愈。
8.千金犀角汤类
本船街若松屋藤次郎(桥爪尹香息)乞诊,其证历节痛剧,焮热妄语,不能饮食,大小便秘涩。医或以伤寒,或以伤冷毒(西洋病名),错治无效。余用《千金》犀角汤加黄连,二三日则得奇效。而后以此方治热毒历节,未尝不验。
市谷伊东八兵卫妻,腰以下疼痛,起步不能,午后发热,至夜增剧,其痛如切如割,其人号泣不止,一岁半而众治不验。余予犀角汤,而其痛如失。
京都町奉行冈部备后守次女阿银,尝患历节风,高阶安艺守疗之不愈。自归江都后,时时骨节焮肿疼痛,与《千金》犀角汤暂安。后得外感,寒热甚,彻夜发汗不解,往来寒热,微呕,下利日二三四行,乃与小柴胡汤合三白散。二三日下利止,舌上黄苔,谵语,因与大柴胡汤,一夜下血,其色漆黑,臭气甚重,乃知其有蓄血,与桃核承气汤下其瘀血,一二行后,与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虽大挫其勢,但谵语不止,烦渴甚,不食,虚羸,用竹皮大丸料,二三日精神始复,渴止,饮食稍进,后与小柴胡加地黄汤痊愈。据云此后数年历节未曾再发。
盖此证本夹有蓄血,故历节之治法难得其肯綮也。古人曰:夫不忧术之不精,而徒忧病难治,天下之拙医也。余赧颜难堪。一老医曰:某姓之女,年二十四五,每秋冬之交,喘息必发。其产子三人,产后一年间秋冬不发喘息,翌年则又发,每产均如此。此乃喘家亦因于蓄血之一证也。又曰:目赤痛甚者,吐血之后脱然而愈,可知其脑中并无热,乃因膈中有瘀血是也。
9.治痛风一方
向两国菱屋直吉女,患历节风数月不愈,每节赤肿如球,日夜疼痛号泣,加之腹中有块,经水不调,医投以驱风疏经之诸药,痛益剧。余诊而曰:无表证,不可发汗;有热赤肿,亦非乌头附子之所宜;其人经水不调,四肢疼痛,病在血分,治宜活血疏气。余得传国信州伊奈郡某家治痛风一方,拟予此方,五六日后痛大减,赤肿消。唯腹块依然,因而兼用硝石大丸。翌月经水大来,块消散,四体复常。
余每治历节,用越婢汤、大青龙汤、续命汤发表即奏效;日久疼痛不可忍,或脚独肿,或四肢瘰瘰者,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效;若热毒剧者,《千金》犀角汤、《兰室秘藏》当归拈痛汤可得验;唯病属血分者,古人方少,余用此方;其病甚剧,或属西洋所谓跳血囊者,用桂枝茯苓丸加附子、桃核承气汤加附子,屡得其效。
10. 桂枝茯苓丸加附子类
奥儒者林式部少辅,落马后脱臼,不能起步,一洋医及接骨家疗之不愈,左脚臃肿挛急不得起,经百日而自若。余诊之,曰此瘀血流注。与桂枝茯苓丸料加附子,数日臃肿消,挛急缓,人可得起也。惟臀肉瘦削,左脚无力,需倚杖方能步行。乃与大防风汤,兼用虎胫骨丸而痊愈。凡瘀血久痛者,非桃仁、附子相伍则不能奏效,余喜用止痛附子汤、桃核承气汤,盖此意也。
牛笼轻子阪水野胜弥妻(一桥家扶),产后手足疼痛不解,医谓之风湿,治之数日不治。余诊之曰:身无寒热,痛不游走,病凝结肿起,恐为瘀血流注所致。与桂枝茯苓丸加大黄附子,并用当归蒸荷叶矾石熨痛处,肿散痛和,两足平复。惟左手掌后肿起突出,不得屈伸,痛甚,与乌头汤,以芫菁膏贴掌后,脓水出,痛去而复常。
无须手术,中药可治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俗称骨质增生和骨刺。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僵硬、肿胀、积液、活动障碍等,随着社会老龄化迅猛发展,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疾病。
笔者认为使用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可避免做手术。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西药,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皮质激素和关节软骨营养药物,前三类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副反应较多;后者虽治本,但起效慢,疗程长、不止痛。这些药物多适用于轻症患者。
对中重度骨性关节炎多需手术干预,包括保留和修复关节软骨的手术、改变关节对线不良的截骨术、切除关节的关节融合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
尽管这些手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感染、神经和血管损伤、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危险性,以及人工关节不适应病人和医疗费用大、医疗事故多等情况。
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并非针对骨刺,而是针对骨刺所继发的无菌性炎症和软骨退行性变。
药物可以消除炎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部分修复软骨破坏。消除了炎症,也就制止了渗出、消除了肿胀和积液、缓解了疼痛,改善和恢复了关节功能,这样就达到了临床治愈目的。文献报告中药治疗各期骨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为89%~98.5%。
骨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骨痹”范畴。本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是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去濡养。其标为瘀血痹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治当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活血祛瘀,祛风通络为辅。我们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内服法:
中药神凤丹和通痹丹或消痹汤,药用丹参30克,杜仲、地龙、桑寄生各15克;威灵仙、当归、海桐皮、川牛膝各10克,细辛3克等。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中当归、丹参、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生精填髓以壮筋骨;威灵仙、海桐皮祛风通络;细辛抗炎镇痛;川牛膝既有活血祛瘀又有补益肝肾之效,为膝之引经之药;丹参、当归还具有减缓和修复关节软骨退变、损伤作用。
外治法:
在关节肿痛部位及相关穴位外敷磁药贴。这种经高科技低温萃取的磁药贴,其载药量为常规贴剂的16倍,再经磁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不仅具有显著的消炎镇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豁痰消肿作用,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含量、增强骨代谢。
中药内外合治使药效殊路同归,药力叠加,疗效较单用内治或外治显著为优。迄今已治疗了诸多拟行手术甚至是膝关节置换的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对骨质增生引发的颈椎病、腰椎增生性关节炎和膝骨性关节炎同样有满意疗效。
治痹需重剂,用法宜细究
痹证实者多,虚者少;热者多,寒者少。治痹首当分清虚、实、寒、热,万勿为风、寒、湿三邪所局限。初病切忌温补,久病治风亦宜结合养血;治寒宜结合补火;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治热宜结合滋阴、解毒,以防烁阴耗液,热郁化毒。临证多从温病治法,初病以清卫、气之热为主,久病以清营、血之热为主;久病必虚,治以益气养血。
热痹宜大剂清热解毒,搜剔痰瘀
热痹初起多有发热、口渴、脉洪大或滑数,状似温病邪在卫气,伴有关节疼痛,数日后关节疼痛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并有灼热感,初起多发生于踝、膝、腕、肘、肩等大关节处,其中以踝、腕最为多见。若久而不愈,即逐渐累及诸小关节。病在大关节易愈,小关节难疗。治疗当以疏透、清热、解毒为法。
疏透用牛蒡子、连翘、芥穗之类,切忌过用大辛大温之剂。如疼痛较重,舌苔白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60g既有镇痛之神效又无副作用。
清热以大剂白虎汤为主。若脉洪大者,石膏量少则120g、多则250g,此乃从《吴鞠通医案》中治赵姓太阳痹案中悟出。其方用生石膏180g,并云:“(治痹)六脉洪大已极,石膏少用,万不见效,命且难保。”又治一停饮兼痹案,每方生石膏用至240g之多,并云:“停饮兼痹脉洪,向用石膏无不见效,自正月服药至十月,石膏将近百斤之多。”吴氏之言乃砺练之谈。热毒之解毒,用白花蛇舌草30g,忍冬花、藤各30g。
若高烧期已过,时而低烧,关节红肿疼痛,此时邪已入营,当于前方中加清营之品,如生地、元参、丹皮、赤芍等。若脉细数,舌质红绛者重用清营药。若脉洪或滑,舌质微绛中有黄白苔者,多用清气之白虎,少用清营之甘寒、咸寒。比如叶天士所云:“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若低热,经多方疏透、清气、泄营诸法久而不退者,宗张宗祥《医药浅说》常加山川柳一味15~20g、每获捷效。
若病久关节疼痛红肿,僵直难以屈伸者,此为毒热之邪着于关节,与痰浊血相结,互阻于络道,最为难治。于前法外,当加豁痰破血之品,并以虫类药搜剔络道方可取效。清热仍以忍冬花、藤各30g,白花蛇舌草30g,再加山慈姑10~15g,红芽大戟6~12g,此二药乃万病解毒丹(又名玉枢丹)之主药,徐灵胎赞其方曰:“此秘药中之第一方也,用药之奇不可思议。”
豁痰重用半夏、南星各60g,按《黄帝内经》十三方中有“半夏秫米汤”治不寐,《灵枢》谓其效曰:“覆杯则卧矣”。观《吴鞠通医案》治不寐每用半夏少则一二两,重则四两,临证用吴氏之量治不寐数十年,取效甚捷,从未发生过副作用,可证古人早已掌握半夏镇静之功也。多年临证体会,半夏不同之用量具有不同之功效,如6~12g具有和胃之功;10~20g则有降逆止呕,化痰畅中之效;若30g以上能安神疗不寐;60g以上又具有镇痛之效。
半夏和南星二味为豁痰之要药,观诸伤科书治骨折诸方,多有重用南星者,深思其理,始悟古人以南星专止骨之痛,又经多年体验,南星对各类骨关节疼痛者,多收捷效而无副作用。若虫类搜剔络道之药,如全蝎、僵蚕、蜂房、蜈蚣、穿山甲等,皆可选用。临证体会,此类虫药若入煎剂,影响疗效,以轧细末冲服为好。若邪浊阻络难通者,可再加麝香少许香窜通络,以助虫类搜剔之力。
若病久失治或误用辛温大热之剂,致使关节肿大、拘挛变形而肌肉削瘦如梭状者,最为难治。此因精血、津液被热毒煎烁所致,治宜养血增液,滋润筋肉关节,壮肾益精以滋下源为主,如四物、吴氏增液汤及丹溪之虎潜丸等以缓缓图之。若关节疼痛难忍不可近者,常以张觉人《外科十三方考》所载之“五虎下西川”合小活络丹二方加减为丸,以汤剂送服。即:
蜈蚣5条,全蝎15g,穿山甲20g,僵蚕30g,蛇30g,乳香30g,没药30g。
上为细末,以草乌30g煎汤。以汤泛上药为小丸,每次服10g,效果甚好。
尚有关节肿痛低热,并兼现坚硬红斑加豆大或环形红圈者,亦甚难愈,常以白花蛇舌草、银花、山慈姑、红芽大戟以解毒;大剂白虎以清热;当归、赤芍、生地、丹参、丹皮以养血活血清营;再加穿山甲、土鳖虫以逐痰软坚,每每收效。
此类热痹所难医者,以其反复也,往往此处肿痛消失,不数日他处又现肿痛。若反复一次较一次轻者,亦为向愈之兆,应嘱患者坚持服药。此症不经数月治疗,鲜有完全获效者!
例1:刘某,女、41岁,某刺锈厂工人。1985年12月来诊。发病月余,周身关节疼痛,尤以踝、膝、腕、肘为甚,痛不可近,终日号哭,行动不便,走路须人协助,踝、腕关节肿而红热,发热常在37.5 C~39 ℃之间,口渴、便燥,舌质红苔黄且厚,脉滑大。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
观前方多用温燥,或服中成药风湿寒痹片,反致病势加重。此热痹也。湿热互结,着于关节,又过服辛燥,湿邪虽去而热邪化毒,致使关节红肿。今审症、舌、脉乃阳明经、腑皆热皆实,大有入营之势,治宜先清阳明气分之热,通腑之实。略加营阴之药,以防热邪由气入营再以复阳明阴液,并解毒之品以化其热毒。药以:
生石膏120g,知母30g,生大黄10g(后下),枳实15g,白花蛇舌草60g,忍冬花藤各30g,元参30g,生地30g,丹皮20g,赤芍20g。
上方服3剂后,腑气已通,热已退至38℃以下。疼痛弛缓、红肿未消,此腑气虽通、热虽退半,但热毒之邪已与原湿邪所化之痰浊,阻于关节络道,非重剂豁痰及虫类搜刮则不为功。原方去大黄、枳实,加半夏60g,南星60g,山慈菇15g,全蝎10g(轧细末吞服)。后以此方加减出入,服百余剂,共用生石膏15kg余,痊愈。化验类风湿因子已为阴性。
寒痹并用二乌,大剂暂服
临床常见者有二类:其一是下肢一侧疼痛剧烈,不能屈伸着地,睡眠也不能卧于痛侧,其痛处多由环跳穴经委中、承山下至昆仑穴,其发病诱因多由感受寒凉而起。常治以《金匮》乌头汤加四物汤,每取捷效。取效速否,取决于川、草乌之剂量,此病机是下肢阳微又为寒邪所袭,寒凝血滞于阴络,营气不通所致,非大剂辛热活血则不为功,故川乌、草乌并用各30g。
二乌皆温经定痛之药,而川乌之力缓而效持久;草乌则效速而不耐久,今二者并用速效而持久矣。然二乌《本草经》皆谓其有大毒,是否可用此重量?经多年临床体会,川乌、草乌只要配伍、煎法、服法合宜,虽量大效显且速而不中毒,用之不当即使小量也会中毒。按二乌之中毒量和有效量非常接近,古人尝谓:“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即指二乌之毒性反应。又据曹颖甫注释《金匮》乌头汤云:“乌头其颗甚小,一枚约有今制三钱,五枚则可两半矣。”重用二乌,配伍以生甘草30g,且二乌同生甘草先煎一小时,后下余药,其毒自解。
关于服法,若二乌如上重量和煎法,其剧痛一剂即缓、二三剂痛止大半,甚至疼痛消失,或只感痛处微麻,此时即可停用二乌,加薏米30g,泽泻20g,通草10g,以甘淡渗泄其毒,防其逐渐蓄积为害,服二三剂后再加原二乌各30g,如此反复10余剂,使寒痹散疼痛止而不伤正,多可获愈。
观近用二乌者,畏其大毒,轻量1~2g,重量不过15g,不敢重用,但敢久用。此正合二乌中毒之特性,小量虽仅有小毒,然久服必蓄积为大毒,又未达二乌有效之量,其后果是中毒而无效!笔者亦知其毒,二乌各30g非盲目大胆也,是以配甘草先煎以去其毒而存其效,故敢于重用而不敢久用耳!
另有下肢痛痹者,多在两腿肩窝至小腿肌肉处,即委中以下至承山穴和承筋穴之间,以酸沉、麻木腹痛为特点,站立行走则重,卧床高位则轻。此痛与风、寒、湿、热痹不同,多发于50岁上下之老年人。治疗当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主。以“当归四逆汤”加刘寄奴、苏木、土鳖虫以助通脉之力,加黄芪20g以领诸走血药。药用:
当归20g,芍药30g,桂枝15g,细辛3g,通草3g,刘寄奴30g,苏木30g,土鳖虫10g,甘草10g。若两下肢不温者,可加附子10g。
着痹重用豁痰
病者肩臂酸痛而沉重,手指疲软有时阵发麻感,舌苔多白滑、脉多沉滑或浮滑,多发一侧,中年以上多有之。此症若以寒、热痹治之难以取效,此乃湿痰流注关节所致,当以燥湿豁痰为主,常用丹溪指迷茯苓丸加味,重用豁痰药治之,每每获效。方用:
半夏60g,茯苓20g,枳实15g,风化硝10g,南星60g,鹿衔草30g,片姜黄15g,全蝎10g。
若脉浮滑兼有风邪者,加独活30g。此方亦治肩臂难以屈伸者。
肾虚腰膝痹痛,温补肝肾祛痰疏风通络
人年40以后则肾气虚。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故肾虚则腰痛。因乙癸同源,肾气虚则肝气亦虚,肝主筋,膝者筋之府,肝气虚则膝痛。年老肝肾虚则脾之运化水湿之功亦弱,加以夙有湿邪之患于络道,难免痰阻于关节,故老人多有肾气虚挟顽痰阻络之腰、膝痛症,常于补肝肾剂中加豁痰祛风通络之品。自制有益肾疗骨刺方,用之即可缓解疼痛,常服肝肾之气壮,骨刺可得控制而削也。药用:
鹿衔草30g,风化硝10g,骨碎补20g,肉苁蓉20g,桑寄生20g,山萸肉15g,半夏30g,南星30g,独活30g,全蝎10g。
例2:边某,男、56岁,退休工人。
夙患腰、膝痛,近日加重。上下楼两膝疼痛,尿频,六脉沉滑,舌淡少苔。西医经X线检查,诊断为腰椎、膝均有骨质增生。年过半百,肝肾之气已早衰于下,肾虚则腰痛,膀胱虚则不约故尿频。肝虚则膝痛。又腰为督脉所属,督主一身之阳,故治切忌用阴伤阳。加以平日嗜酒,酒易生湿,湿聚化痰,难免湿痰阻络,不通则痛矣。此症肝肾之早衰,属内属虚;痰湿为患,属邪属实。故治宜益肝肾,通督脉,豁痰燥湿。处方:
鹿衔草30g,鹿角霜20g,肉苁蓉20g,炒杜仲20g,山萸肉15g,骨碎补20g,独活30g,姜半夏60g,制南星60g,风化硝10g。
此方服7剂痛减大半,夜尿由4次减为1~2次。后以此方出入加减服60余剂,再经X线检查原骨质增生之处已不明显。
分期论治,屡用达药
(一)治痹当分初、中、末
王海藏云:“治病之道有三法焉,初、中、末也。初治之道,法当猛峻者,谓所用药势疾利猛峻也;······中治之道,法当宽猛相济;······末治之道,法当宽缓,宽者为药性平善,广服无毒,惟能养血气安中。”治痹亦当如此。
初期当分风、湿、寒、热之邪,以大剂猛峻以速去其邪。中期者失治或邪未尽去者,当于祛邪猛药中少加扶正之品,如黄芪、当归、寄生、白术等可选用一二。若经年累月迁延不已,因邪袭经脉,运行失常,转为虚证,特别容易引起血虚,故治当注意养血补血,以“独活寄生汤”最为得当,中有归、芎、地、芍四物,养血补血,此为痹证末期扶正祛邪之效方。若初期邪盛之时用之则误。若面色㿠白、短气乏力而气虚者,本方去寄生加黄芪、续断,名为“三痹汤”。若身体虚弱,周身疼痛而无定处,缠绵不已(化验均为阴性),可用《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切莫当风、寒、湿痹治。
(二)辨痹证关节肿痛
痹证关节疼痛有肿者,有不肿者,宜详辨之。大凡肿者较不肿者为重,若但肿痛局部不红不热,舌淡少苔或白滑苔者,多属寒湿之邪流注关节;若肿甚而痛不显者,多因于湿;肿痛而灼热,舌质红绛苔多黄腻或白腻者,多属湿热化毒之候;若关节肿大,肌肉削瘦难以屈伸者,乃湿热化毒转为化燥,煎耗津液精血所致,最为难治。
大凡痹证肿痛者,多因湿邪流注于经脉关节所致,因湿邪粘腻濡滞、日流注关节,湿邪越聚越粘,胶着不去,肿久不消,与顽痰死血相结,留滞难除。
治肿初期常加二妙、薏米、泽泻之类。末期常重用半夏、南星、白芥子配逐瘀之土鳖及蛇、蝎虫类搜剔络道。此外,亦常用刘寄奴30g,苏木30g,此二药为消骨肿之效药,且有活络、止痛之功。
(三)痹痛用药
痹证之痛是因风、寒、湿、热之邪所致之关节骨痛。乳香、没药是治因扑跌损伤血肿而痛者。元胡、川楝是医气滞血而痛者。五灵脂、蒲黄是疗血瘀血滞而痛者,专主下焦。瓜蒌、薤白专主上焦胸痹气滞之痛。丹参、檀香专主上焦气滞血滞之痛。上药虽皆属止痛,但用于痹证骨痛则药不对证,故效不确切。用半夏、南星各60g,再随症配伍,确有止痛之效,若量小亦无效。其配伍为:
以风湿之邪为主者,配独活30~60g;以寒邪为主者配桂枝10~20g。患痛痹一侧腿痛剧烈,又不耐二乌者,常以半夏、南星各60g,配桂枝15g,止痛效果甚佳。
以热邪为主者,配大剂白虎汤。若肿而痛者配全蝎10g,蕲蛇20g,刘寄奴30g,肿痛无论新久,10数剂即可消肿止痛大半。
(四)藤类引经药之运用
治疗痹证,因病变部位常在四肢关节处,为了引药力达到病所,以提高疗效,方中可加藤枝类药物。如:
络石藤:通络祛风,善通络中之滞,肝肾虚之风湿痛痹者最宜。
青风藤、海风藤:二药均可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前者以镇痛之功最显,且有止痒之效。后者擅治络中之风,游走性疼痛。
忍冬藤:具清热解毒之功(比忍冬花较胜),又专主络中之热毒,故善治热痹肿痛。据张山雷《本草正义》云:“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
鸡血藤:功能通络舒筋、活血补血。专通络中血,故用于妇女及血虚者最宜。
伸筋藤:功能舒筋活络,清热利湿。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腰肌劳损。筋急肉痛者可选用。
天仙藤:祛风湿,通经络,化水湿,消肿止痛。凡风湿痹痛兼有水湿而肿者最宜。
丝瓜络:通络祛湿,专祛络中之湿。
桑枝: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引诸药之力达于四末,为疗四肢疾患之主要引导药。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