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湖,遇见桃花源

燕子湖,遇见桃花源

作者︱林 杰

在桂林,走进燕子湖,便走进了水墨丹青的画儿里。

远山在奶白色的纱雾里忽隐忽现,高高低低的起伏着。清澈的湖水平波似镜,只在船驰过时,慢悠悠的荡起一条条白色的水链。一簇簇水草挠着船头,撩着船尾,用逼人的绿,闪着你的眼睛。

岸边,青瓦翘檐的房子,雕梁画栋的亭榭,环着湖水错落有致的站立着。石灰石回廊栈道曲曲折折的,一会儿拐进了挂着红灯笼的院门,一会儿又打着横,绕着弯探进了湖水里。石桥下,淋着雨点滚着水珠的荷,袅娜的开着,羞涩的打着朵儿。燕子湖清新优雅的环境,让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

忽然,咚咚咚的鼓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是披红戴花的少数民族姑娘,在木楼上热情招呼着路过的人们,运气好的帅哥,可以登上木楼,美美的做一次“新郎”。

穿过许愿桥,前方暗了下来,当最后一点光亮彻底消失的时候,小船驶入了燕子洞。

全长120米的燕子洞,是当年燕子湖上的燕子栖息的地方。洞内没有任何灯光,也没有进行任何修饰和雕琢,偶尔闪烁的手机光亮,映出形状诡异的岩石和变了型的人影。

船,在狭窄的岩洞里缓缓的行着,黑暗中,只有哗哗的水声和导游姑娘柔美的声音。大家静静的听着,默默的期待着。忽然,前方出现了一丝微弱的亮光,在这漆黑的洞穴里它是那样令人欣喜。有人激动的大声叫了起来:有亮了!有亮了!虽然,在人们心里早就知道一定会有出口的,一定会再见光明的。但是,人,就是这样奇怪,在窄窄的岩洞里,黑黑的走了一会儿,心,就闹闹的盼着亮色,脑海里就急急的想知道,这黑洞的尽头到底是什么。这时突然出现的一丝亮色,让你怦然心动。更何况,那亮色在一点点变亮、变大,在一点点靠近,再靠近。然后,你就满眼亮色了,你的心也霍的一下彻底敞亮了,眼睛惊喜的瞪大了。因为,你的眼前不但有明媚的阳光,还有绿色和桃粉色,你来到了世外桃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这样描写桃花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然而,燕子湖的桃花林并不是“中无杂树”,它是岸边几株,坡上几片,星星点点,疏疏的散落在山腰和湖边的绿草树木之间。

当你从黑黑的燕子洞出来,还在感叹世界的明亮,水的清透,和满目苍翠的时候。那厚厚的绿色之中,忽然探出了几株粉红的花朵,是那种浅浅嫩嫩的玫红色。它们在绿意葱茏中娇媚的伸展着,明艳的盛开着。远远望去,像极了一颗颗熟透的小小蜜桃,仿佛吹弹之间就能流出粉红色的汁液,秀色可餐。船在水中慢慢的划着,那耀眼的粉红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浓了。它们像一团团粉红色的云霞,在雾色弥漫的山坳,在湖边的茅亭竹屋前,在绿意盎然的小岛上肆意的绽放着。

在你惊讶于桃花鲜艳美丽的时候,你一定想到了季节。是啊,桂林早已过了桃花盛开的季节了,怎么还会有如此粉红娇嫩的花开呢?这时小导游会意味深长的告诉你:燕子湖的桃花是四季常开,永不凋谢的。这样,你就能理解,燕子湖边虽有桃花盛开,“芳草鲜美”,但是,你却无法看到“落英缤纷”的美妙瞬间。

转过一个弯路,水域渐宽,小船在土著人渐行渐远的鼓声和呐喊声中往回返。放眼望去,青瓦白墙的小楼,竹篱菜畦,蜿蜒的村中小路,戴斗笠的农人在田间耕作,湖边的村妇举着棒槌,一下一下敲打着青石板上的衣服,捕鱼翁稳稳的站在竹筏上随波逐流,薄雾中传来鸡鸣、犬吠,还有小孩子稚嫩的尖尖细细的喊声和笑声。这时,你会脱口赞叹: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吗?

原来,人们苦苦寻找的桃花源,就在桂林的燕子湖畔。

作者简介

林杰,网名三木四水,《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一个喜欢用文字丰富生活,愉悦心情的女子。

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禁止盗用版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