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立独行的行为,似乎都是艺术家们引以为傲的标志。因为各执己见,他们相互竞争,有时候相互嘲讽;又因为天才难得、知音难觅,他们彼此欣赏,免不了彼此影响。毕加索,这位艺术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大明星,怎们会没有几个这样“亦敌亦友”的知音呢?
1
毕加索与马蒂斯
Picasso & Matisse
“现代艺术史上无可比拟的传奇故事”
“Between Picasso and Matisse”
毕加索于1997年完成立体主义开山之作《亚威农少女》,马蒂斯对此非常不屑,直言这是对现代艺术的嘲弄与亵渎。但暗地里,马蒂斯非常看重这幅作品,他称赞毕加索为“令人振奋的创新者”,并称“或许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马蒂斯对立体主义是欣赏的,他曾回忆,自己买过一个小巧玲珑、具有“纯真的线条”的黑人雕刻,这个雕刻被毕加索看到后,“他立刻喜欢上这个小雕塑”、“立体派就这样诞生了”。
毕加索虽然嘴上毫不示弱,但内心深处对马蒂斯充满敬畏,他曾指着自己收藏的马蒂斯的《玛格丽特肖像》和《男人、女人和孩子》两幅画,分析他们与《亚威农少女》的相似之处。毕加索说:“你应该把我和马蒂斯在那个时代所完成的每幅画放在一起审视。没有人比我更仔细地研读马蒂斯的作品,也没有人比马蒂斯更深地了解我的作品。”
毕加索并未出席马蒂斯的葬礼,却用一幅画致敬了他的好友——当马蒂斯标志性的明亮色彩和粗犷图案呈现在《阿尔及尔女人》上时,还有什么能寄托比这更深沉的怀念呢?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 《阿尔及尔女人》
2
.毕加索与达利
Picasso & Dali
“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
展于圣彼得堡Dali Museum的
“Picasso/Dali,Dali/Picasso”
达利把毕加索比作“父亲”,他一边在毕加索的风格中汲取养分,一边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1931年,随着《记忆的永恒》让他从此位列大师席位,达利对毕加索的敬仰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战。20年代末尾,毕加索和达利同时开始用极夸张的手法,将人像肢体或软化,或描绘为石头质感。30年代初,毕加索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奥维德不朽名作《变形记》的版画,达利则用同样的手法为《马尔多罗之歌》制作了版画。
毕加索《变形记》 & 达利《马尔多罗之歌》
达利创作的《内战的预感》中,扭曲而支离破碎的肢体表现出呼之欲出的痛苦,这是源于战争的发自灵魂深处的绝望嘶喊。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毕加索创作了版画《弗朗哥的梦及谎言》和油画《格尔尼卡》等作品,有力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创作上的你来我往,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朋友间交流的乐趣。1926年,22岁的达利初到巴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参观卢浮宫,而是拜访毕加索。事后回忆起这段初识,达利说: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
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
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这段话,大概就是对这对老友最好的概括了。
3
.毕加索与张大千
Picasso & Chang Dai-Chein
“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毕加索与张大千夫妇合影
1980年毕,毕加索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早在认识张大千之前。与张大千见面时,毕加索抱出自己画的中国水墨画向其请教,竟有足足五册之多!其实,毕加索的作品中不难见到中国画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对线条的大量运用和青睐,不像典型的西方绘画依靠色块来表现画面。毕加索本人对中国艺术评价极高,在得到张大千对中国画用墨的指点后,他说:“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中国画真神奇”,而在看过张大千用毛笔书写名字后,他更表示:“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张大千后来赠送给毕加索几支精美的中国毛笔,毕加索非常高兴。那时的毕加索正醉心陶瓷创作,于是他把毛笔也用进了他的陶瓷绘制中,《小鸟柄壶》就是其中一个。
毕加索和陶瓷作品《小鸟柄壶》
(小鸟为毕加索用张大千赠送的毛笔所画)
与张大千会面的尾声,毕加索说:“张先生,我感到,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其实,以包容的态度接纳不同的文化,以纯真的好奇心领悟生活与情感,以好学的态度探索一切艺术形式的毕加索,又何尝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