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舞台幕后的18位师傅(一)
(作者:宋宝罗)
文中提到“戏圭”,宋老担心青年朋友可能不熟悉“戏圭”
于是依据记忆,专门为本文手绘了戏圭的示意图
旧时京剧界有“行科”之说,演员称行,如:生行、旦行、净行、丑行、文行、武行、杂行(指旗锣伞报,龙套)等。诸如管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管把子箱,旗包,盔头,包头,管水锅带彩匣子等等都属于“科”。
一个演员在前台顺利表演,是众多其它工种的密切配合分不开的。那些幕后人员,按旧时的划分方式,大致可分为18个工种,我们都敬称这些人为“师傅”。这些人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担任工作是什么?我现在将记忆整理一下,写下来供大家参考。这18个工种是:
●1, 总管
●2, 副总管
●3, 武行头
●4, 监督
●5, 鼓师
●6, 琴师
●7, 乐师
●8, 大衣箱
●9, 二衣箱
●10,三衣箱(带靴包箱)
●11,盔头箱
●12,把子箱
●13,旗包箱
●14,把子箱
●15,上场门
●16,旧场门
●17,捡场
●18,水锅(带彩匣子)
下面我分别讲解。这里面可以讲得东西实在太多了,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有兴趣,我会尽量说得细致一些。您也可以同我多交流。
1、总管
黄金大戏院的苗胜春 张少甫
总管:一般年龄总在六七十岁左右,他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演员,舞台经验很丰富,他会的东西多,资格老,很有威信,对待人慈祥可亲。
总管只要按照当天戏圭上分布的戏码,依据经验就能随时精准把握演出进度,指导全局。如果有的演员不熟悉某个戏的角色,就可找总管临时指导.总管会依据丰富的舞台经验来去掌控把握,觉得此人来的及学会的,他会不厌其烦一遍遍教会为止;如果总管判断此人是来不及学会的,那就会先换人以后再学。总管总是个公正无私的老好人。
上台演出的“管事的”韩金奎演国舅
我出生在北京,从小生活在北方,后来在南方也生活了五\六十年了,印象中北方的情况大致也这样,南边的剧院总管有的也上台演出,比如黄金大戏院的苗胜春,天蟾的韩金奎,大舞台的刘坤荣等人,都是上台演出,辅代管事.
2、副总管
副总管: 是辅助总管工作的,此人一般都是旦行出身,对青衣花旦,彩旦,小生行当的事了然于胸,演员若临时有这方面的相关问题,都找他学,副总管要对台上演出效果负重大责任.
3、武行头
武行头:专管武戏,说说挡子,开打,多少武戏挡子不重复.看场子,指挥监视。比如:龙套上下手,怎么上,怎么下,如何做到齐整,不管是四人,八人,十六人,一走一站丝毫不差,当然这里有许多术语,什么站门,控门,一条边,二龙出水,钻烟筒,会阵等等.
谭鑫培在倒仓时期任三庆班的武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