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为藏友谋幸福“密码”:金锭连接大世界
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我国古代钱银始自汉代,这之后各代皆有铸造。金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金银锭有着不同的称号,船形的一般称金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金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金银饼。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金银铤、金银饼和金银锭统称为金银锭。在现在的钱币专场上都可以看到金银锭的拍卖。
古钱币的珍藏价值是存世量、文化价值、铸造工艺来决议的。当今世上最为希罕的莫过于是“金元宝”、“祥祺通宝”、“靖康通宝”、“中外通宝”。其中价值的“金元宝”,相当难觅,现在这种“金元宝”已是举世难寻的宝物了。近几年“金元宝”一度成为珍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十万百万的天价。据相识,香饽饽的“金元宝”珍藏价值极高,可是“金元宝”存世量极为希罕,一样平常古玩市场上的多为伪造品。由于造假市场拥有无法言喻的暴利,导致现在伪造情形越演越烈。
黄金在被发现和冶炼之后,最初是以装饰品的形式存在的。真正用于贮藏和支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目前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当时唯 一使用黄金货币的国家。充裕的黄金资源、富庶的国家财力使得楚国首先将黄金制成货币——爰金,应用于皇 室收支和大宗商业贸易。《韩非子》和《韩诗外传》都记载了楚王用黄金百斤作为报酬聘请能人贤士为国家出力的故事。到了西汉,黄金货币是以圆形为基本形状的,主要有金饼和马蹄金。
金锭是我国古代官方皇 家御制的留存国库专用的货币,并不会在民间进行流通,一般都是以元宝形或者正方块形留存保管。金锭有黄金锭和赤金锭两种,金锭的制作从汉代以后一直延续到民国,样式各异,目前市场上留存下来多以清代金锭为主。
金银锭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保值升值功能,加之较少的存世量和悠久的历史感,近年来颇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关注,而且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早期的金银锭成 交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未来也具备了很好的升值潜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古钱币的价值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就像我们现如今的明星效应一般:一件普通的衬衫在被谁谁穿过之后价格就会翻倍。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古钱币自然是越悠久越好了。比如说我国现如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成都交子”和“中统元宝交钞”就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在吉林制造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的第 一枚机制币,因此吉林制造的银币要比其他省份制造的银币要昂贵得多。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也都可以算得上是不 可 多 得的珍品。
目前,在拍卖市场上所见的金银锭,以明清两朝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人们也常常称其为“元宝”。由于清以及其之后,金银锭在铸造、称量、具名及形状等规范上较为系统,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较为便利。在2006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清末民初永丰金店足赤葫芦记10两金锭,估价7万至8万元,成 交价达到了12.1万元,按照上面的标记,其成色为99.8%,重为311.6克;清代湖北天门县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官钱局五十两银锭,估价10000至15000元,成 交价为46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