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初一版》“学林新语”专栏(一)《“柳”与“留”》
【开栏的话】
《管锥编》是钱锺书先生读书心得的结集,全书引经据典,堪称“国学大典”。中学生阅读《管锥编》有一定困难,因此本报特约江西省高级教师程秀全将《管锥编》与初中语文学习结合,每期讲述一点钱锺书论学小知识,“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让你轻松走进国学。
“柳”与“留”
(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的这首《春夜洛城闻笛》诗,写于客居洛阳之时,写其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住一个“闻”字,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个小问题:为何听到《折柳曲》,所有的人都起“故园情”呢?听到《折柳曲》便起“故园情”,概括说来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柳”与“留”音似,二是“柳”与“留”形似,三是“柳”与“留”神似。
(二)
古人言“柳”,便有送离别与相思之意,我们通常的分析是——因为“柳”“留”二者读音相似,因而古人言“柳”便有挽“留”之意。
同时,因为柳条修长柔软,风来时,柳随风飘举;风住时,柳枝下垂——与作别时举手告别和人走时伸手挽留,在形态上相似,因而言“柳”便有“留”念之意。
以上两种分析一者从读音考察(音似),一者从形态考察(形似),都直观易懂,一读便晓,一看便知,所以大家都能接受。
但因为易懂易晓,在接受之后,就不再作深入思考了。
(三)
钱锺书不一样,他的思考比我们深!
他在“音似”与“形似”背后,看到了“神似”。
他引用古籍,分析说:柳是易生植物,折根柳枝,横着插、竖着插,甚至倒着插,它都能顺畅地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古人送别时折柳,就是希望游子离开故乡能如柳条一样,随处皆可安身!
这种分析,我们称之为“柳”与“留”的“神似”!
(四)
我们能发现,“神似”在“音似”“形似”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音似”“形似”尚属表面,着眼点在送别之时;
“神似”着眼点则不仅在“送别之时”,更虑及到“别离之后”。
——远走他乡者的生活境遇,并表以深切的祝福,思致显得更为细密,情感表达也更为浓厚。
由传统的“音似”“形似”到“神似”,不得不佩服钱锺书读书的独具只眼与睿智思考。
(相关材料见《管锥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一七五 全宋文卷四六》)
附原文:
又按汉以后送别有折赠杨柳之俗,取意难揣,或即以杨柳“易生之木”为说,褚人获《坚觚续集》卷四云:“倒插枝栽,无不可活,絮入水亦化为萍;到处生理畅遂。送行折柳者,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如柳之随处皆安耳。”颇见思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