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以筆成仙,天外无涯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琳琅臨沂(今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因王羲之曾任右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兼善歷書、草書、楷書、行書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
故事一:蘭亭集序
行楷《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353年,晉穆帝),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在會稽山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當時的名流高士謝安、孫绰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聚會。大家輪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並公推此次大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於是《蘭亭集序》橫空出世。遙想當年盛會,名士雲集於蘭亭,該是多麼有想像力的一件事情!
《蘭亭集序》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聚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漢。時喜時悲,喜極而泣而悲,文章也隨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語言簡淨而意味深長,突出的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且其文字玲瓏剔透,琅琅上口。《蘭亭集序》成為名篇佳作當之無愧。
【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爲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說明:據說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存於世,唐代精摹本歷來被當作真跡看待。由於年代久遠,且本帖久負盛名和王羲之其他墨跡一樣,對它的摹刻年代一直有不同的推斷,有稱宋摹的,有稱唐摹的。據此,我們不做深究,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欣賞到一代書聖之遺寶,足以。
故事二:東床快婿
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在晉代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王羲之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父親王曠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堂伯父王導為東晉的宰相,聞名於世。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乍一看,王家儼然是東晉屈指可數的的豪門大士族。
晉代士族大姓都非常重視門第,在婚姻上講求門當戶對,當時的大士族郗鑒想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門生到王導那裏去。王導喜,就讓來人到東廂王氏子弟處挑選。門生逐一觀察了王氏子弟後,回去向郗鑒匯報說:“王氏的諸子弟都不錯。他們聽說郗家派人來選女婿,一個個都衣著整齊、神態矜持。只有一個在東床上袒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沒有這回事一樣。”郗鑒聽了,說:“這正是我要找的佳婿。”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在東床上袒腹而食的正是王羲之,結果呢?結果就是郗鑒將女兒嫁給了他。“東床快婿”的成語就由此而來。
王羲之 - 《行穰帖》
楷書 《黃庭經》
故事三|書成換鵝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位老嫗養了一只鵝,鳴生很動聽。王羲之想買而老嫗不賣。於是有一天王羲之帶著親友坐著車來觀鵝。老嫗聽說王羲之要來,就把鵝殺了,煮好了等著王羲之來。王羲之因所愛之鵝因其慾看而死,感慨惋惜了多日。山陰有一位道士,善養鵝。王羲之去他那裡觀鵝,非常高興,堅持要買鵝。道士說:“如果你肯給我書寫一部《道德經》,我就把這群鵝都送給你。”王羲之欣然允之,書寫完畢,帶著一籠子的鵝歡喜歸家而去。說到做到,不以勢欺人,合理換取心愛之物,哈哈!果真是個好青年。
天質自然、風神蓋代
王羲之 -楷書 《樂毅論》 Wang Xizhi Calligraphy ' Le Yi Lun '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诛哉。其与邻敌何以相顷。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草書 《十七貼》
【 东晋 王羲之 行書《快雪时晴帖》 】麻纸,23×1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此贴为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书迹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现存此帖一般认为是唐代摹本。如今则收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行書《姨母帖》
【 王羲之《平安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两帖连为一纸,也称“平安三帖”。台北故宫藏。原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注:帖文部分字迹残损,释文根据《王羲之志(附王献之志)》补出。
《何如帖》
《奉橘帖》
草书《平安帖》三帖卷彩图
旃罽胡桃帖-大英图书馆
王羲之 - 大報帖 東京國立博物館公布,新發現書聖王羲之書跡的唐代摹本。摹本定名為“大報帖”,共有三行24個字。
王羲之- 行書《丧乱帖》
王羲之-《其书帖》
《上虞帖》
《官奴帖》
看看,写兰亭序要用什么样的笔才能达到心手合一?
王羲之相信大家都知道,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尺寸:105.38*24.92cm
不管是不是学书法的,都听说过《兰亭序》。尤其是学行书,这帖是绕不过去的。
《兰亭序》的书法价值是一致公认的。米芾有诗:“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