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食普669期:桃酥的老家在江西
从小到大,吃了那么多年的桃酥,没觉得它与桃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个“桃”是桃仁的简称,而“桃仁”又是核桃仁的简称。桃酥本是有核桃仁的酥饼。
重庆合川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桃片”也是这样的,是带核桃仁夹心的云片糕。
核桃仁加在哪儿都好吃,加在酥饼里就香上加香了。
桃酥以干、酥、脆、香、甜的特点闻名全国,属于酥性饼干。表面皱裂彰显其酥。英文可译作pastry,即油酥糕饼。主要成分是面粉、糖、鸡蛋、食用油等。
来历故事
桃酥南北皆有,业内归为南派点心之列。
江西人说它起源自江西景德镇。相传在元代,来景德镇做陶瓷工的某乡民是附近乐平人,他将自带的面粉搅拌成面团后贴在窑炉里烘焙。由于他常年咳嗽,有食核桃仁的习惯,有时会在面粉中加入桃仁碎末烘焙。此法做的干粮便于日常保存,也方便长途运送瓷器时携带,其他陶瓷工纷纷仿效,由此衍变出桃酥。
也有说是在烧热的陶罐上烤制的,名为“陶酥”,而后转称为桃酥。
江西的两种说法将桃和陶结合在一起了。江西乐平也推出“安牌桃酥”,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年产万吨,品种多样。
桃酥要么打着宫廷旗号,要么走山寨道路号称桃酥大王。
宫廷桃酥的说法也是来自民间。传说明代有个首辅夏言,受权臣严嵩迫害而死,他的后人将宫中桃酥制法传承了下来。此说虽属野史,但南北两京大大小小的桃酥店都喜欢用“宫廷桃酥”做招牌。
江西的泸溪河,也成了桃酥的地标。泸溪河桃酥起源于江西鹰潭,总部扎根在南京。现在全国已有上百家连锁门店,成为地道的桃酥大王。
怎么做的?
桃酥之所以很酥,主要是靠油脂和膨松剂两样。
油脂
无油不起酥,油多水少才能酥性大发。材料里仅有鸡蛋里边的少量水分,有的加糖浆或蜂蜜也带入极少的水。这点水就够了,不需另外再加水。面粉里的面筋缺少水就溶胀不起来,这样筋力不大的面粉就和其他粗粮一样容易松散,面团一按容易开裂,烤干成酥。面粉如果用低筋粉更好。
膨松剂
膨松剂可在烘焙时迅速释放大量气体,使桃酥表面生成标志性的错综裂纹。传统桃酥使用臭粉作膨松剂。
臭粉,成分为碳酸氢铵NH₄HCO₃,遇湿加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因带有氨臭味而叫臭粉。它能同时产生两种气体,比其他膨松剂产生的气体更多,膨胀疏松作用强烈,很容易出现开口笑的效果。
因氨气的水溶性大,若水分多会有残留使产品带异臭,做含水较多的馒头之类就不适用。桃酥恰恰是含水量很少的食品,比较适合应用,在高温下烘焙,氨气可完全挥发无残留。通常与碳酸氢钠(小苏打)配合使用,碱性条件下氨更不容易残留。膨松剂不可过量,否则碱味太重。
举例:
传统配料:面粉、食用油、白砂糖(可用转化糖浆、蜂蜜或其他甜味剂)、鸡蛋、核桃碎、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基本做法:
油、鸡蛋液、细砂糖(以及糖浆)混合均匀;
面粉和膨松剂混合均匀,过筛,加入核桃碎混合均匀;
上述物料全部混合揉成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搓成小圆球;
小圆球压扁放入烤盘。表面可刷蛋液,放入预热的烤箱烤焙,160℃以上烤到表面金黄色即可。家庭版可用平底锅烤烙。
变化多端
桃酥几乎是全国各地糕点店必备的品种,流传中会起变化。名称也有雅有俗,比如宁波借梁祝故事给桃酥换了个名字叫化蝶酥。重庆云阳有个赖桃酥,以前曾叫癞头酥。广东德庆的桃酥中添加芝麻、花生等,叫做德庆酥,后又传入上海成为海派传统糕饼。
老式桃酥的做法是用猪油,如今除了个别小作坊,大部分厂家都是用植物油。最好是没有异味的玉米油、葵花籽油或棕榈油。
如今大部分桃酥只剩下酥没有了桃。有的店家借口说桃仁发苦,其实去了皮就没苦味。好在酥饼本身也可口,即便桃仁撤退后人们也并没有太多埋怨。有些店家觉得说不过去,往往撒上点芝麻,多半是比较醒目的黑芝麻。也有换上杏仁的,或是加入蔓越橘、蓝莓干等果料。
上海静安区有水桃酥,比一般的厚,中间鼓起。这也是个梗,其实是无水桃酥,里边一滴水没加。一查,原来老名叫水纹桃酥,省去了“纹”字。这种叫法在苏州也有。还有人说,它是可以泡水吃的。
桃酥也有咸味的,糖少加一半。但盐容易吸潮变软,不能久存,须随做随吃并注意密闭。我见过葱油(香)桃酥,里边还加了太太乐鸡精调味。现在还有椒盐、龙井茶味、桂花味等新桃酥品种。
桃酥也不一定都是圆的,也可做成长方形,更方便收纳。
桃酥好吃,但含油太多。即使“无糖”的吃100g(2两),大约4块,就够一天1/4的能量需要了。多吃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