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笼服:从以布遮体到到“封闭的装束” | 马来人的传统服饰②

本文是《马来人的传统服饰:一份不完全的服饰科普文章》连载的第2篇。

作者: Baba Andre Hon from Penang

马来人的传统服饰①:戴头巾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说了这么多…现在开始正式的介绍马来人的传统服饰,我会从传统马来服饰的男女样式,使用的纺织品以及不同地区的传统马来服饰中抽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给大家进行讲解。

马来人一系列的传统服饰在马来语里被叫做Busana Tradisional Melayu或者Pakaian Adat Melayu,这两种称呼都是正确的,如果你想在谷歌上搜索关于马来传统服饰的有关资料,这两个一长串的马来语就是关键词。

马来人的文明起初并不发源于马来半岛(Malay Peninsula),而是马来半岛隔壁的苏门答腊岛(Sumatra Island)中南部以及廖内-林加群岛(Riau-Lingga Archipelago),14世纪时,一位来自苏门答腊岛中南部旧港(Palembang)现在叫做“巨港”的室利佛逝/三佛齐(Srivijaya/Samboja dynasty)王朝的马来王子拜里米苏拉(Raja Parameswara)由于不满向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朝(Madjapahit dynasty)朝贡,而被满者伯夷的军队赶出旧港,来到了马来半岛,并在满剌加(Melaka) 现在叫做“马六甲”的地方建立了马来半岛第一个完全自主的封建独立王朝满剌加/马六甲王朝(Melaka/Malacca dynasty)

起初马来人信仰的是混合了印度教教义的佛教,14世纪末,大量的阿拉伯和印度穆斯林商人来到马来群岛进行贸易,并将伊斯兰教带入马来群岛,也正是从15世纪开始,大量的马来人开始改信伊斯兰教

△ 位于马六甲城打金街的甘榜吉灵回教堂(Masjid Kampung Keling),这张照片是我两年前在马六甲拍的。

这座清真寺是马六甲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1748年由马六甲本地的印度穆斯林商人出资建造。由于当时阿拉伯式建筑风格尚未传入马来群岛,所以这座清真寺采用了苏门答腊岛印度教神庙的建筑风格(顺带一提这座清真寺正对面有一家当地客家人开的广式茶楼荣茂茶室,茶室的客家猪肉大包超级好吃(^∇^*),尤其是清真寺宣礼的时候有一种时空交替的错觉)

起初,在伊斯兰教传入马来群岛前,马来人的穿着非常简单。男性和女性只会使用简单几块布料或者纱笼遮挡一下身体,男性会把它系在下腰,女性会把它系在胸口处,这种穿着方式在马来语里叫做Kemban,这种穿着在20世纪初的马来乡村依旧非常常见,如今在一些比较偏僻的马来乡村也会时有见到▼

△ 胸口处系有纱笼的马来妇女,马来亚,1900年代

△ 峇迪蜡染纱笼(Batik sarong)品牌Syah Hamzi的广告图,图中的马来少女同样将纱笼系在了胸口前

14世纪末,阿拉伯和印度穆斯林商人来到马来群岛进行贸易后,在将伊斯兰教带入马来群岛的同时,同时也将阿拉伯人的服饰文化带入到了马来群岛。这些阿拉伯服饰文化与马来人的装束文化融合且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如今几种非常常见的传统马来服饰的式样。例如女性的传统服饰古笼服(Baju Kurung)可峇雅(Kebaya),男性的传统服饰男式马来服(Baju Melayu lelaki)斯卡服(Baju Sikap)

△穿着传统马来服饰的马来族男女,从左到右分别是男性的传统服饰斯卡服(Baju Sikap),女性的传统服饰古笼服(Baju Kurung)和可峇雅(Kebaya)

古笼服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马来女性的传统服饰古笼服(Baju Kurung)和可峇雅(Kebaya),古笼服(Baju Kurung)是最常见的马来女性传统服饰,现当代社会穿着古笼服的马来女性要多于穿可峇雅的马来女性,在马来语中“Baju Kurung”意为“封闭的装束”。

这种服饰早在14世纪末,就已经通过来到马来群岛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带入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起初这种阿拉伯式的服装只在马六甲流行,由于这种阿拉伯风格的服饰很长很宽松,非常耗费布料(Ps;对丰满的妹子非常友好),所以当时只有上层社会的贵族女性才会穿着这种服饰。19世纪中后期,当时的柔佛苏丹阿布·巴卡尔(Sultan Abu Bakar of Johor)推广了这种服装形式,古笼服开始走向民间,成为了马来女性的日常穿着。

△穿着传统古笼服的两位巨港马来族女性,1950年代。

这两套古笼服使用苏门答腊岛中南部巨港(Palembang)当地生产的宋吉绸(kain songket)制作而成,非常的华丽大方。这张照片非常的出名,基本上大部分研究传统马来服饰的文章都会见到这张照片。同样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照片之一。

△穿着古笼服的柔佛(Johor)马来族贵族女性,1920年代

19世纪后期古笼服开始在普通阶层流行之后,开始不断的发展变化,在当时马来半岛东海岸的彭亨地区(Pahang),古笼服的衣领开始发生变化,由起初的圆领附带一道下开口(Teluk belanga),变成了立领并使用5颗扣子固定衣领的形式(Cekak musang)。这种样式的古笼服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彭亨服(Baju Pahang)

※然而圆领的女士古笼服依旧还是最主流的流行样式。

△两位穿着传统马来服饰的马来少女,左边的女孩穿着的是传统式的古笼服(衣领为圆领),右边的女孩穿着的则是古笼服来到彭亨地区后发展出的变体形式,彭亨服(衣领为立领)

△穿着彭亨服的彭亨马来女性,1990年代

除了彭亨服这种变体形式之外,当古笼服传入马来半岛北部吉打(Kedah)地区之后,衣服的长度上开始逐渐变短,最终衣长缩短到了腰间,这种古笼服的变体形式同样也有了新的名字,叫做吉打服(Baju Kedah)或者奥帕服(Baju Opah)

吉打服在马来西亚的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非常常见,男生和女生都可以穿哈哈哈, 北马的一些土生华人/峇峇娘惹也很喜欢穿着这种服饰(包括我)…

※有没有发现这些服饰大部分都是以当地地名冠名的_(:з)∠)_

△吉打(Kedah)地区的马来女性,1930年代。中间的两位年长女性穿的就是吉打服(Baju Kedah),旁边的两位年轻女性穿的则是短款可峇雅(Kebaya Pendek),短款可峇雅文章后面会提到(*^▽^*)

△当代穿着吉打服的马来族和土生华人/峇峇娘惹妹子,下半身系的则是峇迪蜡染纱笼,Photo via.ins

△穿着吉打服的马来族男女,服装由马来西亚画家,传统服饰设计师莎莉娜·莎林(Sharina Shahrin)设计

其次是可峇雅(Kebaya),可峇雅是马来群岛最常见的传统女性服装。这种服饰起源于印度尼西亚,印尼穿着这种服饰的女性要多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当然在新马地区,可峇雅也非常受马来女性的钟爱,地位仅次于古笼服(Baju kurung)。

(本篇完,待续……)

下一期就介绍“可峇雅”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传统服饰】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