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路——新时代影响力书画名家徐世东云媒体访谈录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书画名家的创作热情,努力推出精品,推出人才, “大师之路——新时代影响力书画名家云媒体访谈录”的活动。甄选出长期活跃在中国书画创作前沿的书画名家。访谈从名家作品、从艺路径、创作体悟、学术思想等方面导入,通过作者自身的感性亲历和理性提炼,力求客观呈现出各自的艺术人生和创作状态。全程记录了每位书画名家的心路历程,也是记录当代书画名家数十年来书画探索与艺术人生的一个真实而朴素的缩影。

徐世东,1956年11月生。

现为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院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

长沙平乐书画院,

长沙尚韵书画院名誉院长,

国家一级书法师。

徐世东访谈录:

采访时间:2020年9月

记者:徐老师请您说一说您的学书之路?

徐世东:我的书法学习从唐楷入门, 追溯魏晋,实临了二十多本法帖,为我所用,逐步形成了内敛、中和的艺术风格。回想起来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有兴而练,实用而书阶段。我出身于农村,年少时受我大哥及老师的影响,喜欢写写画画。当时并没有字帖可供学习,只能是见到自己认为好的字就跟着学。也没有够用的纸张,经常用树枝或片石在泥土地上涂鸦。由于爱好和坚持,加上小有天赋,少年时期,我的字在乡村一带有点小名气,乡政府开会写个会标、乡村宣传刷个标语,新春佳节给村民写个春联,“文革”中抄抄大字报,等等,都是我的用武之地,乐此不疲。现在看来,这一阶段属于学习懵懂时期,与真正的书法相距甚远。但这一阶段为我以后的学书之路培养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无间临池,步入正道阶段。1978年,有位战友送我一本颜真卿《多宝塔》帖,如获至宝。随后又陆续购得两柜子字帖及书学理论书籍。同时,近30多年无间断订阅《书法》《书法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几乎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坚持1~3个小时的书法学习。因无高人点拨,临帖虽多,却不能入而化之,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了。所幸的是,没有写野字,没有用怪招。无论时风如何变化,我一直是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坚持,没有偏离正道。

第三,拜师交友,融入社会阶段。为了加深对书法本体的挖掘,建立自己的书法语言,大概从2010年开始,我注重走出去,利用各种机会虚心向实力书法家请教纠偏;积极参加笔会交流,现场吸取其他老师所长;坚持上网收看书法大家的系统讲座,增广学识。尤其是有幸得到了中书协首届顾问权希军先生的悉心教诲,受益匪浅。

第四,临创结合,初成自我阶段。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家,在掌握古人诸多技巧的同时,还必须融会贯通,成就自我,力求自己的作品既能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又能吻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为此,我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一是技.文兼修,全面发展。我退休前供职于部队机关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分别从事综合计划、政治秘书和分管综合、文秘工作。长达30多年的时间陪伴着“两支笔”在工作、生活。一支钢笔撰写文章,一支毛笔临创书法,锲而不舍,被战友、同事誉为单位“1号笔杆子”。二是研习经典,理性思考。书法之道,玄而又玄。中国书法作为一个千年国学精粹,其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丰富的理论宝库,是我们后学者取之不尽的财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古代及当今业界的某些理论,也有忽悠的地方。因此,我在临创实践中,坚持理性思考,坚持扬弃过程,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没有误入歧途。三是谨守中庸,讲究分寸。书法强调个性,倡导自我,但要把握好度,切忌任性。书法的分寸有很多很多,如个性与共性的分寸、形成与内容的分寸、以及收与放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简与繁的分寸,等等等等,只有准确把握这些分寸,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展现文人书风,给人以不激不励,中正和平的美感。四是道法自然,随遇而变。我认为,高水准的书法创作,不仅是传统、时代、个性的有机融合,而且要在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他人的高度上尽量做到不重复自己。当然,不重复自己并不是一日一面,花样百出,而是要在自己的主导风格基础上,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追求。

记者:您平时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徐世东:灵感这东西是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我的创作灵感,没有怀素惊蛇入草那么富有神奇色彩。在我看来,灵感的产生,首先是以扎实的功底为前提的,其次是在准确把握书法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所感悟的,再就是书写内容的感染自然流淌出来的。总之,智者无涯,法不固定,实践通会,悟字当先,追求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我将一以贯之。

记者:您的书法艺术最终追求会定格在草书上吗?请谈谈您对草书的理解。

徐世东:我喜欢草书,因为草书是书法诸体中最能抒发自我性灵的。我一直有主攻草书的想法。先后临习了孙过庭的《书谱》、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自叙帖》。对王献之、张旭、王铎、黄庭坚的草书也很喜欢,虽未系统临习,却是放在案头经常品读。对于右任、林散之的草书作品也很欣赏,溺爱有加。在草书的临创过程中,我在用笔、用墨、章法及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力求用不同的形式来处理不同的题材,使每一件作品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艺术享受,从而在一系列作品中展现一个较为丰富、完整的内心世界。

我对草书的理解主要有四点:一是草书在书法诸体中情感色彩最浓,艺术境界最高。“世界万物皆草书”,自然界的万物景象,人们的悲欢情怀,都可以通过草书的挥洒和线条的流变而得以表达,同时还可以给予欣赏者无比广阔的联想空间。二是草书的艺术表现最丰富。草书的创作最适合书写技巧的充分发挥,自由驰骋,其表现形式有着较大的宽泛性。在众多的草书艺术作品中,有张芝取万象之元精的神变无极,有王羲之龙跳天门的跌宕腾跃,有王献之清高逸远的潇洒风韵,有张旭、怀素风驰电掣般的回旋飞动,还有于右任简净、奇险、浑成的雄强厚重,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 晋人尚韵还是宋人尚意,无不表明草书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三是草书的审美取向,不仅要自己满意,业内看好,更要符合社会大众的眼光,达成共鸣。四是草书的书写难度最大。古人云:草书之笔画,要无一可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草书的神性隐藏在点画、笔墨、气势、筋节和布局的构造之中。尤其要守自然之法,折中之度,切忌失之于野。没有十几年的综合锤炼,休言作草,更别说写大草了。

记者:您觉得一个字对于一个书家来说,它的技术含量占多大成份?文化含量占到什么程度?

徐世东:这个问题提的好。这不仅仅是个创作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书法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任何一门艺术,它首先要求必须掌握它的规律、规则和技术,尤其是在技术上没有扎实的功底,一切都无从谈起。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指出:“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意思是书法的气韵是通过用笔用墨技巧表达出来的。如,字的力度是通过调锋表达的,并非使劲按出来的,字的气势是通过结体和章法构造表达的,并非使劲甩出来的。技术性问题很多很多,就不具体阐述了。第二,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各种艺术的灵根,中国人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是从书法而来。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理工科类的学者确实多了,而能够把书法文化精神与自己的品格修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中国文人为数不多了。因此,我们必须为书法文化的传承而呐喊,为汉字书法的传承而努力。第三,书法创作是一种充实于内而成象于外的活动。作为一个书家,不仅要临法帖,读书论,还要察世事、悟时情。书法创作最终打拼的并不完全是书法技巧和点画功力,而是书者的综合素养。从钟张到二王,再到欧颜柳赵、苏黄米蔡,无一不具备厚重的文化涵养。总之,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把应掌握的技术看得太轻,靠杂耍作秀便无艺术生命。同样,只练技法,不重学识,将终生尝不到书法真味,识不出书法真谛。我今后将在两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方面,坚持无间临池,深耕传统,不离正道;另一方面,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并深入生活,妙悟书理,让自己的作品笔笔见性情,字字见内涵。

记者:您觉得当代书法家应该承担起怎样的一种责任呢?

徐世东:当今,大众推崇书法作品,也给予书法家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每位书家要记住的是,民众对书法作品的推崇,不是对一位书家的喜好,更不是对某种书风或某种书体的溺爱,而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与探索,是对在物欲横流下被遮蔽的精神家园的依恋。书法家的时代使命并非通过书法作品去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风格,而是要通过书法艺术将其永恒追求的价值观念渗透在作品中,通过作品表达出一个文化使者对普通大众的精神慰藉。书法讲究“技进乎道”。这个道,就是中华民族蕴含价值规范的人文情怀,就是书法的精神境界和生命境界。因此,作为一个传统艺术追求者,必须按照“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要求,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在思想意识上,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类社会共生共存的追求相融合,传递“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二是在创作理念上,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对人类精神有敬畏之心,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对书法之法有敬畏之心。三是在书法创作上,要以人民大众所接受所喜爱为审美取向,确保自己的作品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真正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和人生价值。四是在职业操守上,要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克服浮躁顽疾,用艺术家的良知铸就心灵家园,让古老的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立于世界之林不朽的象征,以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作品欣赏:

《厚德载物》

《不随世俗任孤行》

《客路青山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钱塘湖春行》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宠辱不惊》

《绝句》

《立脚怕随流俗转,高怀犹有故人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