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冷门中秋诗词,出自名人之手,滋味百般寄明月

中秋节是传统佳节,团圆的日子里,对着天上的明月,让人思绪翻涌。

古代的诗人们对于中秋节尤其有感触。在千百年的中秋节里,诗人们留下了众多诗篇。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2首冷门中秋诗词,出自名人之手,滋味百般寄明月

第1首,《月夕》: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写月亮,有一首《霜月》非常出名:“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里面的嫦娥是飒爽精神的,是在孤芳自赏之上的自信从容。而我们看这首《月夕》的嫦娥,是“断肠”的,是充满了愁绪的。这两个不同嫦娥的形象,比较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月夕,也就是中秋节。李商隐在中秋节这一天写的这首诗,几乎全是写景。写眼中的虫子,写湖边的月光。而“迢递”,则具有延绵之状,体现了李商隐这个观察者目光移动的幅度。

而李商隐眼中的月光,不是温暖的,而是凄冷的。一个“寒”字,一个“冷”字,加上一个“白”字,触感与视觉两种感受巧妙结合在一起,感染力十足,瞬间让人泛起共鸣来。

李白说:“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在中秋节这样的团圆日子里,天上的嫦娥却是孤独一个人。

如果传说不假,嫦娥偷了灵药,得了长生,却永远失去了后羿,一个人在无涯的时光里孤独着。

平日里就是这样苦闷寂寞的心灵,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自然便只有“断肠”一个结局了。

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他对于嫦娥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所以,他在中秋节想到孤独的嫦娥,是很自然的。

是不是李商隐也很寂寞?是不是李商隐也很孤独?虽然诗才出众,然而一生坎坷,知己无多,对着天上的月亮,李商隐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我们后人,联系到李商隐一生纠缠于牛李之间,实在有太多叹息。李商隐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中求生存,但是最终受到两党的排挤,成为了一个牺牲品。

李商隐是不是自己也后悔了?他是不是把自己比喻成了偷灵药的嫦娥?是不是在那个中秋节充满了感伤断肠之意?

后人时隔千年,再阅读这首中秋诗,还真是感触满满啊。

第2首,《月夜》: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大师王守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圣人王阳明。

王阳明在明代因为心学而扬名海内外,成为天下读书人崇拜的对象。

某一年的中秋节,月光明照,景色大好。王阳明与学生们一起来到外面,欣赏月色,喝着美酒,相当舒服。

一大群弟子,足有百来号人,有的唱歌,有的弹琴,有的吹笛子,有的在玩骰子。

说起玩骰子,这里要插入一段王阳明的趣事。当年有个才子,叫作王畿。王畿才华横溢,却没有珍惜自己的才华,每天在酒馆和赌场里瞎胡闹。

王阳明从别人口中知道了王畿这个人,比较欣赏王畿的才华,就想要找机会见一见王畿。

结果王畿也是牛皮,他对于王阳明不屑一顾,完全不搭理。

结果王阳明微微一笑,决定降服王畿。他就让最擅长赌术的学生苦练骰子的技巧,然后学生去找王畿比试。

王畿一瞧来人是读书人模样,冷冷一笑:“书呆子也懂玩骰子吗?”

结果,王阳明的学生轻松赢下了王畿,还对王畿说:“我是王阳明先生门下,每天都在玩骰子。”

王畿一听,大为惊奇:“这个王阳明难道真的是奇人吗?”就主动要求会见王阳明。

王畿一见王阳明的面,立刻被王阳明的见识和胸襟折服,就拜王阳明为师。后来,王畿还发展了心学的理论,成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的创始人。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王阳明也像孔子那样因材施教,不拘一格,不拘泥于形式,比较讲究让学生们心服口服。

话题扯远了,总之那一年的中秋节,王阳明和学生们都很开心。

王阳明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上面这首诗。

诗的意思很明白。前两句是说今日此处群英荟萃,不知天下还有哪出这般文风茂盛?

中间两句则是说,读书一场,应当有所作为,这才不算辱没了儒家的经世致用传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这两句则是王阳明根据儒学发展,对经学的郑玄和理学的朱熹提出了看法,表达了王阳明对自己学说的自信。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最后两句则是用《论语·先进》的典故,曾皙表达自己的志向:“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孔子则赞同曾皙:“吾与点也!”

这首诗其实表达的是王阳明看到学生们一个个都很有才华,心中非常开心,感到“聚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莫大快乐。

同时,王阳明对自己的学说也十分自信,对朱熹等人都有所批评,而直接把自己与孔子联系起来,表达了王阳明的踌躇满志。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中秋诗词呢?你们自己创作过中秋诗词吗?欢迎留言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