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跃:粉彩瓷器中的外来元素

本文《粉彩瓷器中的外来文化元素》,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大师2020年11月22日在”南京大学——海外院士大讲堂暨中国名家论坛“上的发言稿。

与会嘉宾集体合影

李文跃大师在论坛上发言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华夏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同时又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粉彩瓷”产生于淸代康熙、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彩瓷艺术中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画珐琅”与中国传统“五彩瓷”文化元素的融合,对粉彩瓷产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创烧粉彩瓷的域外际遇

康熙皇帝是位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开明君主,康熙十二年(1673年)葡萄牙传教士范尔格尔尼雷在—封发自北京的信函中提到康熙皇帝时说:“清圣祖在宫殿中经常和外国传教士讨论着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地理、音乐、绘画等方面的问题。”朱培初在《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中载:“康熙帝对西方工艺美术,特别是欧洲传入的铜胎珐琅画倍感兴趣。

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欧洲的传教士、商人及使臣们纷纷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绘画等先进科学、艺术传入中国,欧洲各国的工艺品也随之进入中国,并带入宫廷,其中的画珐琅工艺品受到康熙皇帝的喜爱。

在康熙皇帝的积极倡导推动下,邀请法国画珐琅器艺人进入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开始研制珐琅彩器的烧制。意大利神父马国贤自畅春园写信给国内说:“皇上变得醉心于我们欧洲的珐琅画。”康熙三十二年(1693)奉旨将设于武英殿的造办处扩大编制,在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珐琅作专门试制研究金属珐琅器,使得原本在铜胎上表现的珐琅彩工艺被移植到瓷胎上进行表现。并从广东及景德镇彩绘瓷匠人中选拔技艺高超的工匠进宫参与制作。

清宫廷造办处将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上好的白胎瓷送进宫中,再申请宫廷造办处画师运用从国外引入的珐琅料在宫中革命性地将金属珐琅彩的彩绘工艺与中国传统彩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在瓷胎上画珐琅彩工艺瓷装饰,由宫中造办处珐琅作选用上好瓷胎,画师遵旨按样在白瓷胎上以珐琅彩绘画纹饰与填色,然后在宫内再次入彩炉烘创烧而成的一种釉上彩陶瓷新工艺,从此瓷胎画珐琅备受皇帝青睐。宫中造办处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成功创烧了珐琅彩瓷,并逐步进入成熟阶段。

2.受西方画珐琅工艺影响

铜胎画珐琅、兴起于15世纪中叶欧洲荷兰、法国、比利时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随着东西方贸易交往的频繁,尤其自清·康熙以后,海禁开放,西洋制品开始涌入,铜胎画珐琅被西方商人与传教士带入中国,称之为洋瓷。

珐琅是一种玻化物质,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铁等作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锻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于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瓷器为胎者,则称为瓷胎珐琅。

瓷胎画珐琅是清康熙晚期,宫廷内务府绘画匠人在金属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并借鉴珐琅彩多色阶的配置技法,将景德镇烧制的白胎瓷送进皇宫中,再由清宫造办处画师遵照御旨,于白胎瓷上以珐琅彩绘画纹饰与填色,然后在宫内再次入炉创烧的一种釉上彩陶瓷装饰新工艺。

瓷胎画珐琅在化学组成方面有如下特点:(1)它含有大量硼,而在中国传统彩料中,无论五彩或粉彩,都不用硼。(2)珐琅彩中含有砷,而在中国传统彩料中,只有粉彩含砷,五彩则不含砷。(3)珐琅彩中的黄彩以氧化锑为着色剂,粉彩中的黄彩亦以氧化锑为着色剂。而在康熙前,不论是五彩中的黄色,还是低温釉中的黄色,一向以氧化铁为着色剂。(4)珐琅彩中的胭脂红是用胶体金着色的金红,这种彩在康熙以前没有见过。

以上化学分析证明了珐琅彩不是中国的传统彩料,而是从国外引入的。珐琅彩的引入对康熙以后粉彩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由宫廷内务府管辖(如督陶官有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内务府员外郎廷极等),康熙晚期瓷胎画珐琅彩制作技术,不久传到景德镇的皇家用瓷生产基地—珠山御窑厂,从而影响了景德镇陶瓷的装饰风格与彩瓷艺术的发展。受聘在清宫廷的那些欧洲画师都在“造办处”“钦天监”“如意馆”中与中国宫廷艺人朝夕相处,相互影响和启发。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其造型和图稿纹样大都是以宫廷“造办处”“钦天监”“如意馆”的画师设计稿为蓝本,再由分工严格、技巧熟练的画师依样画出。如清朝著名的宫廷画家焦秉贞、蒋延锡、刘源等都曾设计过粉本图稿,而这些装饰的纹饰瓷样是专为迎合、满足皇帝和皇室人员对欧洲艺术的爱好而指定制作的。清宫珐琅彩瓷,常常根据宫廷旨意将样式发往景德镇御窑厂依样制作烧造。这些无疑对景德镇御窑厂陶瓷生产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又促进了彩瓷技术与工艺的变革和粉彩瓷装饰的产生。

康熙粉彩的产生,受珐琅彩砷的启示,并借鉴珐琅彩的制作工艺与方法,在含铅玻璃质熔剂中引入了砷作为乳浊元素,制成一种白色粉末。由于它烧成后呈乳白色玻璃状,故俗称“玻璃白”。“玻璃白”的作用在于可对各种粉彩色料进行“粉化”。如变化粉彩中“玻璃白”的加入量,粉彩色料红色亦可变成深红色、粉红色,绿色可变为粉大绿、粉苦绿、淡苦绿、淡水绿等,蓝、黄等色料亦然,形成粉彩一系列深浅浓淡的色调。

“粉彩”一语最早见于清末《匋雅》一书,云“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惟蓝、黄亦然”。之后,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江思清的《景德镇陶瓷史稿》等书在此基础上又详加阐释,“粉彩”一语渐趋流行,并一统“软彩”“洋彩”诸词。

3.西洋绘画技法对粉彩影响

清雍正年间,内务府总管兼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年希尧由于督陶而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名。他悉心研究学习西洋画法三十余年,却鲜为人知。他在西洋透视学领域得到郎世宁真传(1688-1766,原名CiuseppeCastiglone,意大利人,生于米兰。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来中国传教,随即人宫任清朝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画师,擅长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用中国画工具,参酌中西画法的绘画方法,按西画方法作画,重视明暗、透视,亦注重写实,寄神似于形似,所画人物、花鸟、走兽,无不精细人微,奕奕有神,为后世粉彩陶瓷装饰所推崇和效仿,是位很有影响的宫廷画家至今景德镇仍有人继承其方法)。

4.中国传统五彩瓷与域外画珐琅技艺的融合

从粉彩的产生历史来说,域外“画珐琅”的引入只是影响粉彩瓷诞生的外部原因之一,从制作工艺技法和使用基础色料看,粉彩瓷产生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它是在中国传统“五彩瓷”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五彩瓷的制作,是以烧好的白釉瓷胎为基础,珠明料、矾红勾线为基础、矾红只深浅洗色,其它均以红、黄、蓝、紫、绿等透明色平填。清康熙时期,景德镇五彩瓷极为盛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后世论“五彩”以“康熙五彩”,为最“五彩”又称“硬彩”。“古彩”,它以笔线雄健挺拔、变化丰富、形象概括、变化夸张和色彩单纯强烈、浓厚的风味独立于陶瓷艺术之林。

康熙末年,随着域外画珐琅工艺的引入,善于吸取各种艺术养分集全国名窑的景德镇工匠们一方面运用中国传统“五彩瓷”的绘制颜色与色料,另一方面又成功地将珐琅彩料“玻璃白”及部分画珐琅工艺与传统五彩色料及工艺融汇在一起,创新出新的彩瓷装饰新形式。

清代康熙晚期受珐琅彩表现工艺与方法影响,陶瓷彩绘由单线平涂的古彩发展到填色前加填一层“玻璃白”再进行渲染的工艺制作法,如中国画之粉本一样,绘人物衣褶、花卉等画面纹饰上用洗染方法,使瓷上画面色料更为丰富,且有阴阳向背浓淡厚薄之变化,五彩五珐琅彩的融合,这是陶瓷釉上彩装饰表现的一大进步。

第一:彩瓷色阶、色相的增加

由于“玻璃白”在康熙时瓷绘中的使用,遂将传统五彩瓷的色彩由原先的五六种一下扩充到数十种,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阶色相变化,极大增强了彩瓷色彩表现力。“玻璃白”与传统五彩色料的结合,一是“粉化丰富了色料”,同一色料变化粉彩“玻璃白”的加入量可呈现多种色彩。如绿可为深绿色、浅绿色、淡绿色等;黄色可变为深黄色、淡黄色、浅黄色等色料,其他色料亦可以此类推。此外还可以以“玻璃白”打底用中国画洗染技法洗染,突出阴阳浓淡的立体效果。洗染颜色“洗染”粉彩常用的洗染颜色如胭脂红、老黄、洋红、茄花、青灰等;“玻璃白”还可单独使用如表现粉彩雪景山水,扩大了釉上彩绘的表现领域。

第二:彩绘表现工艺与方法多样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玻璃白”的使用,粉彩瓷在填色工艺手段上较五彩瓷更加丰富。除了延续古彩填色的平涂技法外,粉彩又新添了“洗染法”,即通过在玻璃白上进行“洗染”进而表现出浓淡、强弱的色相色阶变化的方法,以渲染出花朵、人物衣裙等画面纹饰的明暗转折变化及立体感,写实能力大大增强,这是最具粉彩工艺特色的技法。二是绘画表现工艺与方法多样,其时采用“打底法”“洗染法”“明暗法”“接色法”等进一步丰富了釉上瓷绘的装饰语言,使粉彩瓷在状物写生、描摹情境、铺陈叙事等方面的表现能力相较古彩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在五彩色料中加入“雪白”是五彩瓷的色料更为丰富。

第三,绘画表现形式丰富

清末粉彩由于在色彩与表现工艺方法的多样,极大增强了粉彩的表现力,使其不但适合图案化装饰性的工艺性装饰,也可以张扬个性以“文人”绘画的形式来寄托情思。清末同治年间,在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群“文人画家”的努力下,通过简化粉彩的某些工艺,例如不打玻璃白底等可以让绘画者比较自由率性的表情达意,从而使他们的粉彩创作表现出“浅淡率性”的文人审美趣味。将传统陶瓷绘画从纯以装饰器物的功能中剥离出来,开启以文人画为中心的陶瓷绘画新路径。晚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新粉彩瓷绘艺术名家,最著名的有潘匋宇、汪晓棠、与“珠山八友”等。他们在浅绛瓷画的基础上,画作注重画理与工艺技巧的结合,在瓷器上勾勒、点染、拓抹等用笔画法,都努力追求适应粉彩绘画颜料、釉料、胎质、釉料等,把文人画技巧融入粉彩装饰表现之中。实现了彩瓷“工匠”与“文人画”较为成功的融合,使粉彩具有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5.多元化的现当代粉彩瓷

清末,为皇室专门烧造瓷器的御窑厂停办,民国之初景德镇陶瓷艺人仍然以创新求变的精神和聪明才智,使民国粉彩瓷得到新的发展。以潘匋宇、汪晓棠与“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粉彩绘画艺术家,作品在传统粉彩与清末浅绛彩瓷的基础上借鉴中国画构图、笔法、风格、形式,“以瓷代纸,以画入瓷”,将中国画内涵意境,艺术家的思想与诗、书、画、印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在陶瓷上用新粉彩瓷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传统红店艺术的“画瓷”向“瓷画”方向发展,从而把中国瓷画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度,开创了瓷画艺术新领域。

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它使瓷艺与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从装饰工艺到绘画艺术观念的演变与转化,呈现出民国新粉彩全新的瓷画艺术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陶瓷手工艺人和瓷画艺术家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弘扬陶瓷粉彩制瓷装饰技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而不失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粉彩艺术瓷在传承发展粉彩传统形式、注重瓷画艺术家思想个性与题材广泛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粉彩瓷画的艺术形式,并把高温色釉与粉彩瓷画结合在一起,把雕刻工艺与粉彩瓷画结合在一起。陶瓷装饰,在当代瓷画艺术家的努力下,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粉彩艺术作品创作注重深入生活,注重个性风格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展现了当代粉彩瓷画全新的艺术活力。

粉彩瓷作为我国传统陶瓷艺术表现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景德镇瓷器的杰出代表,也是极具有中国文化标识的符号。粉彩瓷器被中外有识之士誉为“国之瑰宝”“东方艺术的明珠”和“玫瑰族的瓷器”,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粉彩瓷艺术是一种文化表达的艺术语言形式,也是东西方文化艺术精华融合而成的综合体,其间蕴含了大量“国际元素”,本文从粉彩瓷产生的域外际遇、东西方艺术融合中呈现的艺术特征及多元的现当代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粉彩瓷的发展历程实则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并经由近现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互鉴产生发展。粉彩瓷域外文化要素的融合,不仅证明了中国陶瓷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展示了陶瓷人以开放的心态不断接纳、吸收先进文化、创新发展能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文明交流互鉴与东西方艺术相融、相生的创新活力。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右一)采访李文跃大师(左一)

(责任编辑/姚泽民)

(0)

相关推荐

  • 陆如陶瓷世家

    (一)--陆云山艺术精神之传承 陆云山(1901年-1974年) <景德镇陶瓷词典>这样记载我的父亲陆云山: 陆云山(1901-1974),近现代景德镇瓷画名家.陆氏"陶瓷世家& ...

  • 清代珐琅彩怎么鉴定最简单

    珐琅彩瓷器.洋彩和粉彩其实都是中国瓷器与西方画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珐琅彩瓷器是完全照搬画珐琅工艺,洋彩瓷器是画珐琅的模仿品,那粉彩瓷器就是中国人完全吸收画珐琅工艺后,并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

  • 清朝各代粉彩瓷器,这篇文章介绍得较为详细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粉彩是在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受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中国工匠的巧妙融会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粉彩初创于景德镇御窑厂,盛行于清宫内廷,后广泛流行于民间 ...

  • 乾隆粉彩瓷器笔筒

    乾隆官窑粉彩瓷既与清幽的康熙粉彩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粉彩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同时还派生出了许多新品种,造型优美,色彩缤纷,图案新颖,尤其突出的是其工艺技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 ...

  • 卓而不群 乾隆粉彩瓷器笔筒

    乾隆官窑粉彩瓷既与清幽的康熙粉彩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粉彩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同时还派生出了许多新品种,造型优美,色彩缤纷,图案新颖,尤其突出的是其工艺技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 ...

  • 卓而不群乾隆粉彩瓷器笔筒

    乾隆官窑粉彩瓷既与清幽的康熙粉彩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粉彩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同时还派生出了许多新品种,造型优美,色彩缤纷,图案新颖,尤其突出的是其工艺技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 ...

  • 清朝各代粉彩瓷器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粉彩是在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受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中国工匠的巧妙融会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粉彩初创于景德镇御窑厂,盛行于清宫内廷,后广泛流行于民间 ...

  • 清代历朝粉彩瓷器特点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粉彩是在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受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中国工匠的巧妙融会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粉彩初创于景德镇御窑厂,盛行于清宫内廷,后广泛流行于民间 ...

  • 鉴别:清代各朝粉彩瓷器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粉彩是在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受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中国工匠的巧妙融会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粉彩初创于景德镇御窑厂,盛行于清宫内廷,后广泛流行于民间 ...

  • 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点

    粉彩起始于康熙晚期,到了雍正达到顶峰,康熙粉彩特点:施彩较厚,依然用五彩平涂法,颜色没有过度,色阶不够丰富. 雍正粉彩的特点:胎土普遍坚硬洁白,结构细密,修胎规整.底足极为光滑滚圆,俗称"泥 ...

  • 辽阳博物馆 馆藏粉彩瓷器

    (辽阳博物馆) 粉彩是中国所有陶瓷品种中出现最晚的一个,创烧于清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时期,尤以雍正一朝制作的粉彩最为精美,在造型.彩绘技法.纹饰图案上达到了空前水平,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