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徐渭字画论文,颠覆了很多人的看法
徐渭生活的年代,正是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和王世贞、李攀龙等“后七子”引 领文坛的时代。前后七子为扫荡明初“台阁体”的萎靡文风,而树起“复古”的旗帜,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个复古运动声势浩大,“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但是他们盲目复古,以形式主义的模拟代替对文学遗产的合理继承,给文学带来了更深刻的危机。
徐渭的人生遭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空有满身的才华却不能适合当时迂腐刻板的科考制度。他的志向无法实现,他的才华无处施展。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不会平坦。他敏感又自负的性格,又使他不擅阿谀手段。他性格上的这些弱点,使他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能正确面对,往往走向极端,这就导致他一个个的人生悲剧。
徐渭死前写有《畸谱》,记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正如徐渭在自己诗中所说:"天下事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徐渭(1521年—1593年)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72岁的徐渭在自己破旧的小屋中离开人世,身下是杂乱无章的稻草。门外,是那副流传千古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徐渭只好跟着同父异母的大哥徐淮生活。徐淮是嫡出,又年长徐渭37岁。此刻见徐渭无父无母,还要成为自己的拖油瓶,不禁怨声载道,常常联合老二徐潞欺凌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人生起伏,狂狷依旧。晚年的徐渭,生活贫苦,只能靠鬻字卖画为生。但他宁愿吃不饱肚子,也不肯卖给权贵。他不是不懂才华变现,而是再也不屑与之为伍。相反,左邻右舍,一箪食一豆羹,一把青菜,却能换来一幅字画。当时有一县令慕名而来,随从前呼后拥。
徐渭通过控制笔墨浓淡、虚实的方式,来抒发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生命意识的喜怒哀乐,最终开创了我国大写意画的先河,把写意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写意画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也为文人画的探索方向,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徐渭出生于一个败落的大地主家庭,父亲是重庆的知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官二代了吧。可是在徐渭出生不久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就让刚刚出生的徐渭连一眼都没看间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徐渭父亲就去世了。在迷信的社会,大家都认为是徐渭克死了他的父亲,这成为了他日后精神疾病的心结。从小没见过父亲的徐渭心里给了一个灰暗的暗示,就是自己害死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