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坎坷尝尽冷暖,安徽男子剃发为僧,每月只靠40块香油钱生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遁入空门,总觉得离咱们普通人生活太遥远,一没那个境界,二也没有那个决心。
然而安徽一普通男子却不顾家人劝阻,执意遁入佛门长达六年,虽生存艰难,每月仅靠40块香油钱勉强过活,却依然觉得活得自在。这到底是怎样一位奇人?
他叫王先凯
王先凯,安徽省岳西县人氏,现又称安徽居士。2008年王先凯搬进了大山深处“药公庙”内,一住便是六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六年?
四季变幻,王先凯身穿僧衣独自一人在寺庙内闭目、养神、打坐,一天天重复着供水、上香、拜佛,从不厌倦。
作为一个80后,王先凯曾经的伙伴都已结婚生子,拥有了自己的家庭,然而35岁的王先凯至今从未谈过恋爱,孑然一身仿若独自活在这世上。
药王庙地处深山,山中常有野兽出没,小庙更是野猪、野兔的光顾地。但王先凯说他一点都不害怕,也从未想过利用它们,彼此间安然无事。
因为小庙在山上早晚温差极大,即便是盛夏时节,药王庙内王先凯还是盖了一床薄被。
很难想象一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怎么耐得住寂寞?如此,不妨我让我们探究一番王先凯的过往人生,或许可找寻答案。
身世坎坷,尝尽冷暖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彼时大山深处仍然过着艰难、贫苦的生活,王先凯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小山村内。
作为男孩刚出生的王先凯集一家宠爱于一身,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刚学会走路的王先凯便目睹了母亲的离世。
母亲的逝世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父亲也转变了对家庭的态度,热情的父亲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经历丧妻之痛的中年男人,年幼的王新凯再也没有体会过亲情的温暖。
虽家庭不再完整,但好歹还有一个冷漠的父亲。只是没有想到没过多久父亲便将王先凯过继给了他的小叔。要知道当时王先凯已经渐渐懂事,可想而知这对王先凯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幸好,命运不会连续对一个人施加磨难,与王先凯的父亲相比,王先凯的叔叔更加爱护这个男孩,虽然叔叔身体不好,生活来源有限,但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王先凯最好的生活。
有叔叔陪伴的那段时光,大概是王先凯最快乐的一段岁月。叔叔就像一道阳光驱散了王先凯生活的黑暗,照亮了王新凯的整个世界。
早早懂事的王先凯,在小学毕业之后便外出打工。然而走出大山的王先凯在工作中因为不会与人交流四处碰壁,深切体会到了在外的不易与艰苦。
但是看着日渐憔悴的叔叔,王先凯没有理由说服自己放弃,他选择留在城里努力工作,只为报答叔叔的养育之恩。
如果能按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大概是一个美满的结局,只可惜命运似乎总跟王先凯过不去。
王先凯的叔叔突然离世,噩耗袭来,王先凯生命中的最后一道光消失了,他的世界再次陷入黑暗。
剃发为僧,一生伴青灯
随着叔叔的离去,王先凯再也没有动力与这尘世抗争,二十多年的人生他经历了太多,他选择到寺庙中当义工,唯有闻着香火气息,才能令他找到久违的安宁与自在。
恰逢村里整修了“药公庙”,需要有人时刻打理寺庙,王先凯便在村里人的推荐下到寺庙中当了“住持”。
说是住持实际上也只是换个地方当义工,但这个地方对王先凯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药公庙四面环山不见天日,好似连时光都不愿意在此逗留片刻。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先凯守着古庙一守就是六年,期间王先凯的亲生父亲找到此处将王先凯大骂一顿,恨其不争。
然而王先凯对于这个有些陌生的父亲却没有过多言辞,只是表示希望父亲理解自己的修行,自己是不会改变想法的,最终父亲无可奈何,只能默默离去。
据村长所说,王先凯有权对寺庙的香火钱进行分配,然而药公庙并非大庙,且位于大山深处,愿意来此庙上香的人并不多,只有在一些盛大的节日里,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得到上千的香火钱,大多数时候一个月仅仅只有几十块钱的收入。
但是这对于王先凯来说,已然足矣。他在寺庙的后院开辟一块地,种上了蔬菜,闲暇时还会上山采些野果、野菇,日子虽过得清苦,但也十分自在。
结语
人生在世,追求什么?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此时我们便要有自己的觉悟。
佛曰:“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大概这便是安徽居士王先凯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