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一个闪店不到1平米,年入1000万?

放眼全球,闪店其实并非一个新物种,在欧美国家更不算是什么新鲜词汇。它的原名叫做“快闪店”,起源于英文名Pop-up shop或Temporary store。

顾名思义就是在商业发达或人流集中的场所,突然出现的“临时店铺”。通常在一个场所的经营周期为在1~4周的时间,然后再快速转场到另一个场所,如此巡回。

闪店是品牌商或零售商用以推广品牌、拓展销售的“品牌游击店”。在欧美商业发达国家,闪店的商业模式早就成熟的不能再成熟。更是被包括Fendi、Kenzo、Adidas、Nike、H&M、可口可乐、维珍航空等国际品牌运用的滚瓜烂熟。

闪店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的80~90年代。也是由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发起的。但是真正被国人广泛知晓并认可,还是要归功于后来的许许多多互联网公司,比如天猫、京东、网易、饿了么……

为什么那么多专攻线上的互联网公司,会突然热衷于线下的“闪店”呢?其实这还要复盘到这些公司是怎么起家的。

马云刚刚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首先做的是B2B生意。也就是帮助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借助阿里巴巴的平台,把产品卖到国外去。那么这些中小企业的卖家要从哪里来呢?无疑就只有线下。

所以,阿里巴巴在早年有一支号称千人的地推铁军,通过密集走访义乌、南三条等国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卖家注册阿里巴巴账户,帮他们免费推广到海外,促成贸易。

这样的线下到线上的策略,成就了最早的阿里巴巴。

再后来淘宝、天猫上线,也无不采用类似相同的套路:先通过地推,从线下广揽卖家、买家,积累流量池,然后通过线上运营,将流量进行裂变,进而促成买卖双方的交易。

当然,最初的地推行为还不是我们说的“闪店”。开始有闪店还是要从马云和王健林的1亿赌局开始说。

根据马云的预测,到2020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领域的份额占比将超过50%。事实上,如果单纯依靠天猫、淘宝等最初的流量池,这个赌局马云是必输无疑的。因为,中国疆域广阔,哪怕是10年甚至20年,谁也不敢说互联网电商就能渗透到我们国家的边边角角。

从双十一的数据来看,线上买家来源最多的依然是北上广深以及各省的省会、副省级等城市。也就是说,人数更多的非一线城市的人们,在购买行为上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或者说互联网电商渗透到他们,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于是,当线上流量明显不够用的时候怎么办?当然是老套路重演,去线下抢呀!但是,方法不能像以前那么low,阿里是个商业帝国,还是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当然,也只有高大上的品牌,才能博得更多线下流量的信任与喜爱。

于是,围绕各种活动展开的天猫、淘宝闪店,便向我们扑面而来。

而阿里做闪店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现场卖货,而是通过线下的品牌露出,获取更多的下载量。只要有下载,就意味着有流量;只要有流量,就意味着有转化……所以,阿里闪店的主要目的是抢流量。说的通俗点就是:吸粉!

而京东、网易考拉等互联网企业,无不是采用的同样的套路和策略。

至于阿里、京东在四五线城市开的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等,其实也是和闪店一个套路,都是为了吸粉、获取流量。而因为四五线城市的店铺租金便宜,所以,干脆就不用“闪”了,直接常驻。

再比如饿了么,早年刚创业的时候,创始团队兵分两路,一路去校外广泛搜罗饭店,并帮助店家注册到饿了么APP,上传他们的菜品。另一路在校内,挨个寝室去窜,让同学们下载“饿了么”来叫外卖。

等融资成功需要扩张市场的时候,便开始在全国招募名为“统领”的代理商。“统领“要做的事情也是和当初饿了么创始团队在校园里做的事情一样,在所在的城市密集扫街,把大大小小的饭店都注册上来,然后再向食客们推荐下载饿了么的APP。从而形成巨大的流量池。之后每成交一单外卖,“统领”就能抽取一部分佣金。

根据我身边早期做饿了么“统领”的朋友透露,最初做半年就能入账200万。再后来,“统领”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点收入,便开始成为饿了么的物流代理,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蜂鸟快递”。每送出一份外卖,又可以增加一笔佣金……如此下来,一年净赚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而饿了么之所以现在开始大量和线下的连锁饭店、饮品店做闪店,其实套路和阿里、京东也是类似的。包括已经在开展的饿了么“未来餐厅”,其套路也并没有离开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的流量获取、变现模式。

上面我们说的几个互联网巨头,几乎都是通过地推获取基础流量,进而通过闪店继续渗透和扩张更大的市场。实际上,有一家互联网新零售公司,是从2010年创业初就开始大量做“闪店”,获取基础流量后又向全国复制模式。而且这家公司做闪店的时间要早于阿里、京东、网易以及饿了么的闪店。

伊视可是一个专注于“验光车上门配眼镜”的知名互联网眼镜新零售品牌。创业之初由于互联网还没有今天那么发达,所以两位创始人就是靠着去企业、写字楼、论坛会务现场摆摊做闪店起家的。

当通过闪店,基础流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自然转化和流量裂变后,直到2012年才有了第一台验光车。因为此前的用户大多积累在微博、QQ、论坛等之内(当时还没有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所以,团队每周都会精密策划一次活动广告推送,来激活用户,形成转化。

据悉,当年伊视可只有10000精准粉丝积累的时候,每周做1次活动可以获得1%的转化率,也就是每周能够获得最少100单。而这100单刚好够一台验光车1周消化。每单客单价当时可以高达800元,也就意味着当年伊视可验光车一周的收入可以高达8000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32万。这与一家传统眼镜店相比,要高出好几倍。

等到腾讯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上线后,这样的通过闪店来吸粉、转化的商业模式更加是如鱼得水。也仅通过这样的模式,验光车在短短两年里就扩张到国内近50个城市,数百台验光车。

很多人要问,找个人流集中的地方,摆个闪店就能卖货、吸粉?而且能吸那么多精准粉丝?

其实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商业原理一直就没有变过。

就算是开一家传统的实体店,也一定要找个人流多的旺铺不是吗?为什么要找旺铺?因为人多!只要经过店铺的客流量大,就一定会有一定比例的进店人数。只要有进店的,就一定能转化成订单。这是恒古不变的,否则线下集流的shopping mall就不会那么发达,王健林也就不会成为中国首富。

而线上的玩法也是一模一样的!你吸引大量的粉丝进来,每天就像是经过你店铺的人流量。粉丝越多,进入你网站的人就越多,那么就会有越多的订单转化。

周鸿祎为什么要做免费的360杀毒软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更多的人使用360,然后再把这些流量转化成付费客户。免费的用户量如果是1亿,每天的转化率哪怕是1‰,付费用户也要高达10万。

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怀疑这个商业逻辑,因为大佬们就是靠这个发家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找个人流集中的地方就能吸粉吗?这显然还是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和设计。

首先,你的产品和服务要足够好,也就是体验要足够棒。

现在的人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你摆个摊,现场放些同质化的产品,显然并不能吸引大家过来关注。除非你有非常特别的产品,路过的人群才会因此而过来看看,有兴趣的会体验一下。如果你现场的服务再足够好,那么用户就会对你一见钟情。哪怕现场没买你的产品,也会先关注你,继而后面有需求的时候来购买你的产品。

其次,整个吸粉流程要短平快。

还是以伊视可为例。闪店现场陈列的产品几乎都是外面买不到的,能够直接解决用户某个使用场景中痛点的专利产品。这就大大的吸引了走过路过的人群。

除了特别的产品以外,伊视可有一项黑科技手持验光仪,能够让人群靠近后,不得不体验并关注。那就是把验光这件本来很复杂的事变成了像称体重、测身高一样简单的事情。这个黑科技设备只要对准人眼,像扫二维码一样扫一下,就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获得被测人的精准度数。之后被测人只要用手机扫一下设备上自动生成的二维码,就可以自动关注微信公众号,并秒获自己的度数。而且,只要他不取关公众号,就可以永久免费查询自己的数据。如果是多次测量者,系统还会自动生成曲线图,分析用户视力发展的轨迹。

我们日常在超市、药房看到体重秤,都会不自觉的站上去称一下、量一下。更别说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视力数据了,谁不想知道自己最近度数涨了还是降了呢?

所以,闪店虽好,体验的流程设计更加重要。

我们从伊视可南方某城市的代理人透露的数据,做一个公式推演,一台伊视可的眼镜闪店在写字楼、高校、大型工厂、影院、图书馆、地铁站等场所,一年最少可以吸精准粉3万,每周转化率如果是1%,每年按照50周来计算,客单价为800元,那么为验光车转化的年收入就是1200万。如果转化率为0.5%,客单价是600元,年收入约为450万。如此算来,一个不到1平米的眼镜闪店,一年果然可以创造450~1200万的收入啊!

很多人又要问了,这个粉丝关注后不是会有取关的吗?尤其是在你推送广告信息的时候。

不错!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互联网还有个更大的特征,那就是流量裂变。当你有30000个粉丝的时候,通过简单的互联网流量裂变方法,可能不到半年,粉丝量就会不知不觉的翻三四倍。而且,这种裂变的速度,远远超过取关数。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就难怪阿里、京东、饿了么等互联网巨头,为什么能够如此快速扩张,成就自己的商业帝国了!

(0)

相关推荐